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推进中心城区新安江南岸城市化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既服务好城市建设,又发展好镇域经济。阳湖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思路简洁而明晰: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化、城市化这两条主线,做强工业经济,做大城市南区。  相似文献   

2.
镇管社区是对镇域内的城市化社区采用有别于农村社区管理的政策和手段,在行政管理架构、财政支持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相互配套、协同推进的社区管理新机制.大都市郊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发展转型,是镇管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压力来源;镇域社区特质是镇管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结构性前提;而顶层设计理念指引下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则催生了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市化对我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然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泪前从理论和实践上还仅偏重于城市(镇)建设和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至于就农村内部自身生活方式城市化、将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内在构成部分、通过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实现需求的增长进而支撑经济长时期持续增长的系统研究尚未予以关注。 一、生活方式城市化及其界定 必须承认,自城市产生起,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城市化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我们难以用一个标准界定城市化生活方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城市化生活方式总…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行政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许志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最近几年,不少地方撤县设市,改乡设镇,一批围绕大、中等城市的新兴市(区)、镇在农村地区纷纷兴起。它们接受着中心城市的幅射,加速自身的发展,又...  相似文献   

5.
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山东省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表明:一、社会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二、开发建设小城镇,是未来15年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趋向。三、兼业和专业并存,“摆动”和定居并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四、由初级到高级,由小到大、梯次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城市化延至明清时期则突出表现为市镇群体的兴起,杭嘉湖市镇之多之巨居于全国首位,因此,研究明清杭嘉湖市镇史是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江南经济史”的研究成果,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学文研究员所著的《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一书的出版,无疑将推动中国城市化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的宁夏农村城市化高桂英一、农村城市化的历程与内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衣村城市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包括市镇、城镇)的具体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乡村人口比重逐步降低,人口不...  相似文献   

8.
一种既非农村,又非城市的新的生态群落——被称之为“都市里的村庄”已成为广州城市化进程的严重障碍,因此,城市化进程应该包括改造旧村庄和规划建设新村庄,尤其要重视中心村规划建设。中心村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层单位,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点,中心村规划建设体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心村规划,从规划区域上操作,包括“点”与“面”两个方面,即把中心村(点)按城市居住单元(或小区)经济技术指标规划成一个集镇,把中心村管辖范围规划成几个功能区;从规划结构上操作,要完成“六图一书”从规划体系上操作,要在上级区域规划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孙嘉丰 《社会科学》2007,(10):63-68
开发开放前的浦东基本上是农村,浦东开发开放实际上就是农村非农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超常规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态势及其中的诸多结构性矛盾,高度浓缩于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之中。在浦东新区成为国务院综合配套试点地区以及加快新郊区建设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浦东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不仅对浦东建设成为上海"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可为其他沿海开发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屯溪区新潭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齐云大道拓宽改造和黄山新城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城市化龙头作用,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合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财政收入越过1000万元大关,位居千万元乡镇行列。今年1-10月份全镇完成财政收入1020万元.同比增长3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30万元,与去年持平;  相似文献   

11.
徐明康 《学术探索》2002,(3):117-120
大通道的完善和建设 ,对促进沿线场站港口城市 (镇)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因此 ,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 ,促进大通道沿线城市化发展 ,已成为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心村规划——广州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既非农村,又非城市的新的生态群落———被称之为“都市里的村庄”已成为广州城市化进程的严重障碍,因此,城市化进程应该包括改造旧村庄和规划建设新村庄,尤其要重视中心村规划建设。中心村规划,从规划区域上操作,包括“点”与“面”两个方面,即把中心村(点)按城市居住单元(或小区)经济技术指标规划成一个集镇,把中心村管辖范围规划成几个功能区;从规划结构上操作,要完成“六图一书”从规划体系上操作,要在上级区域规划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实现区域内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青岛市近年来创造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青岛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就要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创新协调发展机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体现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融合性、互补性;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引导城镇集约化发展;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改革有实质性突破,扫除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铸造城市之魂,探讨符合建设国内著名中心城市、国际知名城市要求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多元化、多层次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城乡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是农民身份市场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生活范围非农村化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城乡差别,较快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尽快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必须将城乡置于统一的空间下,谋划城乡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构筑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工业发展、市场建设、城乡科技和社区建设一体化,使城市和农村在地域、形态、功能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依据适宜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培育具备现代化综合性功能的国际大都市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中、小城镇建设,走使人口和其他资源在特定小城镇及区域内相对分散配置从而推进大都市圈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要协调农村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二要使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三要正确规划和管理农村人口与劳动力的转移;四要构建城乡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人口城市化与要素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永祥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滞后于要素流动,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农村病"。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治理"农村病",推动城市化健康协调发展。杨云彦指出,中国正处在有利的人口窗口内,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加快人口与劳动力转移;同时,应按照城市化的大趋势来规划、建设新农村,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实效。徐勇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点已由农村转入城市;国家发展走向将从"以农村包围城市"向"以城市带动乡村"转变,具体表现为财政带动、就业带动、资本带动与制度带动;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开展新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市化已被世界经济发展证明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路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是党的16大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近10多年来,由于农村征地、农民安置补偿等制度严重滞后,从而使这一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和突出。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专业镇成长:从无形走向有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业镇作为一种区域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聚集体 ,为解决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专业镇以某一具体的细分工业行业为经营对象 ,以民营的中小企业为主体 ,通过发挥集群优势 ,迅速地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从国内外专业镇的实践来看 ,专业镇的基本运行规律是不进则退。只有持续升级 ,专业镇经济才能避免走向衰退甚至死亡。专业镇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特色经济体。专业镇的产生过程大多是自发形成的 ,是农村里的一些能人敏锐捕捉市…  相似文献   

18.
从人口迁移角度而言,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城镇人口比重低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阻的注脚.受阻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的缺位、错位与越位所致,分别体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性障碍;城市化盲目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市场力量推动的大城市扩张受抑.城市建设和发展应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系列制度保障,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19.
童潇 《兰州学刊》2012,(12):130-136
镇管社区是指建制镇作为一级政府,参照城区街居制社区管理方式,在镇域范围内设置若干"社区",而通过"社区"以直接或间接管理镇域范围内的社会事务,为属地居民(包括市民、农民、流动人口)有效提供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它具有体制结构杂糅、服务对象复杂、管理内容多样等相关特点。镇管社区之所以会形成,深层次原因是原有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已经无法容纳当前由城市化、郊区化带来的人口布局变革,而直接变更当前农村既有的镇村制为城区街居制,又遇到变更既有利益格局而带来的成本和阻力,因此镇管社区可以被认为是快速城市化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互动耦合的产物,是面向人口流动和布局变更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城镇化的社会管理方案。当前,不同地区的镇管社区有不同的实践运行模式,大体形成了管理方式上的"分类管理"与"统一管理"并存,管理主体上的"政府管理"与"社区参与"并存,管理路径上的"预防管理"与"社区自治"并存的多元化状态。镇管社区有一定的管理优势,主要在于有利于发挥镇作为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及镇域内人大主席团的相关作用。镇管社区要进一步发展有两种思路:一是撤镇变街,二是强镇扩权,相对来看,近郊镇、经济弱镇宜走前一种道路,而远郊镇、经济强镇则宜选择后者。  相似文献   

20.
张晓辉 《学术研究》2002,2(3):59-62
以广州、汕头为中心的南粤城市(镇)发展是中国近代城市化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过程始于20世纪初,兴盛于抗日战争以前.广东城市(镇)密度及其人口规模均达到国内前列水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由于广东农村极为贫困,大量农民被迫流入城镇谋生.日本入侵给广东城市造成严重破坏,而城市化进程中的畸态亦制约了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