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物质资本是一国国民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研究,资本核算的结果是重要的数据依据,但是在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存在资本测算结果概念不清的情况。资本测算的结果包括资本存量总额、资本存量净额、资本服务等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对资本回报率的宏观核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但在资本报酬处理和资本存量估计方面仍未达成共识,导致资本回报率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参照《OECD 资本测算手册2009》,梳理分析了资本回报率的内涵及其宏观核算方法的演进脉络,探讨了资本回报率测算时的资本存量口径问题,提出了将“具有生产能力的资本存量”纳入核算方法中进行测算的设想,设计了将生产税净额中由资本创造部分进行剥离,以及针对个体经营业主混合收入和国有农场营业盈余进行调整的思路和改进方法。再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7年我国税后实际资本回报率在7.28%~13.05%之间,这一结果在走势上能有效刻画资本回报率的阶段变化特征,并印证了已有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所做的工作,对于从宏观核算角度改进资本回报率的测算精度和完善我国的资本核算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多用资本存量研究经济增长,事实上资本服务流量才是准确的资本投入指标.资本服务测算主要体现在役龄间和异类间的汇总,文章梳理了资本服务测算的理论体系,着重分析了估算单位效率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价格所用的参数、处理方法等核心问题,并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在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和经济增长研究中,资本服务是资本投入的最适合测算指标。区别于资本存量,资本服务是流量的概念。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因为所使用的年龄——效率函数、使用者成本和汇总指数的不同有不同的编制方法。目前已经有国家编制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并尝试将其纳入国民核算体系。文章对我国资本投入测算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剑  王超 《统计与决策》2024,(5):160-165
传统资本测算所依赖的钟型退役假定存在连续型函数与离散型变量之间不匹配、连续型函数的唯一确定困难等问题,并因此可能影响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文章基于永续盘存法,提出与资产役龄这一离散型变量相契合的泊松退役假定,并根据资产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将固定资产分为九类,对中国城镇资本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995—2021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的资本存量总额、资本存量净额和生产性资本存量单调递增;全行业和第二、三产业的资本投入趋势比较接近,整体都表现出“减—增—减”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的资本投入波动明显强于全行业和第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开展国际视角的固定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有助于认清我国财富水平与发展能力在国际上的地位。文章采用役龄-效率函数和役龄-价格函数测度2000—2020年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财富性资本存量,通过Tornqvist指数方法测度中国的资本服务指数,以Malmquist指数测度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建筑投资、设备投资已显著超过美国;美国的固定资本存量高于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低于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中国和美国的资本服务指数均在2020年表现出降低趋势;中国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未表现出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际资本存量的估计:1952-200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资本是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资本存量核算是经济增长核算的一个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我国统计体系曾经调整过、统计口径不统一的情况下,资本存量估算的准确性及可比性,直接涉及到增长核算的科学性。从已有研究来看,对资本存量的测算基本上使用1951年Goldsm ith开  相似文献   

8.
姬卿伟 《统计研究》2017,(10):15-28
本文运用平均役龄效率、各类资产初始存量和永续盘存法估算生产性存量,在此基础上,引入固定质量因子和Ttmqvist指数权重测算中国1985-2014年的资本服务.结果表明,平均几何效率测算的各类资本服务流量皆小于平均双曲效率,其中非住宅建筑和住宅建筑以较大的资本服务流量位列9类资本的前两位,二者汇总的1990年不变价增速显著高于设备类和无形资本,并在8%~18%之间大幅度波动,总资本服务增速高于建筑类服务增速并呈周期性波动,且两种役龄效率下总资本服务增长趋势接近.最后通过可比口径参数组合间的资本服务相对误差稳健性检验发现,役龄效率对比组合的相对误差最大,同一效率下测算结果较稳健.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经济折旧率测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东华 《统计研究》2009,26(10):15-18
 本文通过提出一种新的经济折旧率测算方法,从而使估算经济折旧率建立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保证了基期资本存量和资本存量序列测算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利用这种方法重新估算了我国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52~2002年度统计数据,测算天津市历年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总量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估计,并着重考察人力资本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孟欣 《统计研究》2011,28(6):59-64
 内容提要:有关R&;D资本存量的测算理论与方法问题,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一些学者则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美国BEA通过R&;D卫星账户的构建在R&;D资本存量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文首先分析了R&;D资本存量测算中存在的困难,并基于2007年美国R&;D卫星账户,对BEA关于R&;D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进行介绍与分析,最后指出了我国R&;D资本存量测算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错位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样本研究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升有降,大多数省份均在上升但增速不高,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Chines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16,CSNA2016)修订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和核算分类,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支出纳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基于《2008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SNA2008)的GDP核算平台,本文构建了制造业R&D支出的资本化核算框架,测算了中国1990-2016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R&D投资与资本存量,为进一步探究制造业无形资产的资本回报率、生产率等经济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撑。测算结果显示:○1R&D投资是测算R&D资本存量的准确指标。直接使用各行业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R&D投资,将高估各行业R&D资本存量;○2本文构造的R&D投资价格指数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说明使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R&D工资支出的价格缩减指数是有效的;○3中国制造业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制造业R&D资本存量占全国R&D资本存量的比例从1990年的35.33%增长到2016年的67.75%;高技术制造业的R&D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22%,对中国经济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婧  邢向阳  郝索 《统计与决策》2012,(17):123-125
针对一些学者们研究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TFP增长出现严重下滑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性持怀疑态度,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矛盾,文章延续李宾,曾志雄(2009)的资本存量测算方法,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TFP增长进行了再测算及分解。对TFP进行精确测算是研究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从TFP低速增长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关键在于资本存量和TFP测算方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政府行为等视角,系统剖析了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并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亦能通过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政府行为等变量的中介效应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经济增长水平提高,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据此,本文从厚植乡村“数字土壤”、统筹多维因素综合施策、重视中微观层面差异化特征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段万春  杨建龙 《统计研究》2010,27(12):72-77
 资本存量是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资本存量数据。因此,为了提高后续研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资本存量进行测算的一个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1986-2007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和工业行业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同时将测算结果与已有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资本产出比的检验表明,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资本深化的过程。进一步对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研究表明,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均出现了资本深化过程,但1998年之后,不存在资本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孙凤娥  江永宏 《统计研究》2018,35(2):99-108
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拓展了固定资产的边界,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被视为一类新的固定资产,列入了知识产权产品。目前,官方统计并未给出中国各地区的R&D资本存量数据,现有文献也鲜有讨论2008年SNA框架下的相关测算。因此,本文依据2008年SNA和现有的统计资料,在合理估计1978年以来各地区的当期R&D投资的基础上,采用永续盘存法科学测算了1978-2015年各地区的R&D资本存量数据。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各地区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各地区R&D资本存量年均增速与各地区GDP年均增速,具有正相关关系;中国的R&D资本存量主要由东部地区贡献,东部地区是中国研发创新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8.
文章测算了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基于碳排放效率的绿色经济增长指数,并从技术进步角度分析和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增长的机制,从相对差距的视角论证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后发优势。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是提升碳排放效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赋能绿色经济增长;(3)数字经济在相对落后的城市存在后发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是缩小城市差距、实现区域协调的重要手段;(4)在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中存在隧道效应,该效应是相对落后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以2013—2022年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1526篇数字经济相关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对数据进行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研究热点集中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数字经济的测算、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四个方面。研究前沿包括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治理等。知识基础涉及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趋势的述评等。数字经济相关研究刊载的核心期刊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发文作者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多分布在北京、西安等地学术力量雄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俊波  王铮 《统计研究》2007,24(7):49-54
资本存量K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实证分析如生产函数的估计、经济增长、投资效率和TFP等都需要K这个指标。在现有的研究中,各个研究者都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测算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讨论的是全国的指标、分省的指标以及某些行业的指标。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的数据,给出了一个测算资本存量的方法,并对中国17个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