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社会保障作为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建立健全高质量、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取向的最集中表现。与会学者分别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的意涵评判与支撑体系、筑牢共同富裕底线、共同富裕的历史诠释、深化社保改革与推进共同富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社会保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关系等方面围绕“社会保障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学术研究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现已历经初步探索期、逐步成熟期和深化拓展期。围绕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学界主要讨论了其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和理论背景;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本内容,学界深入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演进趋势、演进原因和融合条件的论述;针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价值启示,学界重点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现有研究存在系统性尚待建构、研究视角仍有拓展空间、研究内容多样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故回归原著、深化理论解读,创新视角、注重比较研究,立足现实、增强理论观照是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后续研究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如今,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被确立为中国现阶段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重要的发展目标,为此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意义成为当务之急。就理论意蕴来看,需要从逻辑层面、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全面把握;就现实困境来看,需要从理论层面、现实层面、目标层面和行动层面进行科学研判;就实践意义来看,需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层面进行宏观分析。只有从理论、现实与实践维度充分认识共同富裕这一重要时代课题,才能在具体实践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全面、均衡和持续性是其基本要求。从中国实践来看,集体产权的权能扩张可有效盘活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集体资源,并且权能拓展可促使集体产权的扩张、发展和变动等特性得以进一步释放。总体来看,集体产权的权能拓展有利于集体内外、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个体权利被遮蔽、同一场域内多元主体分化、成效难以持续等问题不断凸显。权能拓展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促进可能转为反向阻碍。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宏观层面需明确权能拓展与共同富裕间的逻辑关联,微观层面则需强化权利主体的自主性、维持多元主体的均衡性、增强权利实现的可持续性。如此,才能通过集体产权的权能拓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数字经济在新时代共同富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从新时代背景下共同富裕的多维内涵出发,阐述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阐明数字经济作用于共同富裕的机制,进而探讨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主要包括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数字经济主要从财富积累机制、协同发展机制、普惠共享机制、精神文明引领机制助推共同富裕。基于此,从经济增长、普惠共享、法治保障、主体参与四个层面对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新时代的重要时代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重要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系列重要论述蕴含了包括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目标指向、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实践路向等在内的主要意蕴,从整体上形成和建构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需要从理论、实践、价值三重维度把握其生成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在指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坚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缩小贫富差距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方面。国外学界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开展较早,主要围绕内涵释义、测量标准、关键成因、消极效应以及应对方案等层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术谱系。这些成果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尤其对我国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受各种因素影响,现有研究成果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如何抑制资本的无序扩张、如何优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分配结构、如何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上仍有许多可拓展的空间。有鉴于此,我们应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从多维度、多层面探索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方案,为解决人类贫富差距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行之有效地实现共同富裕,是值得深思的理论探索问题,只有从理论层面梳理清楚共同富裕内涵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在实践层面推进。故而要想共同富裕之路走的畅通,行的稳健,则必须要坚持其内在逻辑的“五个统一”,即坚持政府统领和市场自主相统一;坚持理论探寻和实践深化相统一;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引导相统一;坚持重点示范和全面推广相统一;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只要处理好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的这五对辩证关系,全党同向,全民同心,就一定能够实现与我国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喜悦感、幸福感的共同富裕之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公共领域的逐步开放和拓展,公共精神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们在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培育与践行、应用与拓展等研究层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也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视域狭窄、实证研究欠缺、研究范式亟需转换等不足。下一步,应健全理论体系,继续深化公共精神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转换研究范式,开展公共精神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重要途径,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指向和价值旨归。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从现实来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区域、城乡、行业收入差距亟待解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等突出问题,亟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想社会主义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特征与基本原则,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将共同富裕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论证使其由空想走向科学。苏联未能准确领会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精神实质,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走错了路。中国在探索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邓小平吸取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视野中,形成了逻辑严密、现实可行的理论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共同富裕理论;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从实践基点、实践内涵和实践理念等方面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归宿。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的减贫工作重心已经从脱贫攻坚转向共同富裕。聚焦乡村旅游情境,基于“核心-边缘”与空间正义理论,以江西婺源李坑村为案例,剖析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的空间非正义表征与机理,揭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模式与路径。研究发现:生产要素回流、人民主体性回归、空间秩序再建构、物质与精神双重发展是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互嵌的底层逻辑。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问题源于地理、产业、资源、决策等多维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非均衡空间结构引发边缘群体的多元化涌现。治理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多维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从空间结构、主体关系、治理体系三个层面构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模式,保障边缘群体空间资源的公平分配与权益的平等共享,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的区域正义、阶层正义、资源正义与权力正义。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共同富裕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一经提出就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学者们主要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界定、主要依据、基本特征、价值意义、问题挑战、实践路径和指标体系展开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深刻揭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为接续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有效加深了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解,为实践工作奠定了现实基础。但已有研究从研究内容的深度、研究思路和视角的广度、研究方法的宽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进一步深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需挖掘深层次内容,拓宽研究思路和视角,注意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基本问题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时代价值、弘扬路径及其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系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要从深化学理研究、加强文本研究、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不断构筑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追求。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着力点,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伟业,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回答了共同富裕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基础,从历史维度和价值维度回溯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源流与价值取向,形成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纵览党的百年历史,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持续加深了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具有深...  相似文献   

16.
党的政治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又是新时代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就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理论渊源、意义、实践路径以及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且深入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深化了我们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学理性认识,增强了我们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坚定性与自觉性,但仍然存在研究视角略显狭窄、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深化研究内容、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度发掘党的政治建设学术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掀起了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相关问题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围绕这一主题从理论来源、内涵、重要意义、实践路径、基本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理论探究、实践路径和方法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囿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今后应继续加强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力度,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基础性理论问题的研究深度,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关系问题的探讨,注重比较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增强研究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四个自信"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四个自信"的生成依据及其形成过程、科学内涵、逻辑架构、价值意蕴以及实践进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应深化学理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实证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纵向历史对话和横向国际对比研究;细化研究内容,加强微观层面具体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研究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时代新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当前,在“时代新人”这一主题下共形成了四大热点论域,分别是以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为基本类别的出场逻辑研究,以主体构成和主体性研究为主要面向的主体研究,以基本素质、精神状态、使命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内涵研究,以理论、实践为主要维度的培育路径研究。在对“时代新人”研究形成初步总体认识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立足现代化进程、着眼互联网发展、注重研究力量整合,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拓展。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环境-行为》杂志的载文量、研究主题、作者分布情况等基本指标来考察不同时期环境行为领域环境保护研究方向的学术关注,以探析环境保护研究主题的扩展。微观上,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的学者由关注环境意识、态度与环境教育扩展至关注环境保护行为,除了社会层面的影响外,理论上的建构和完善也引发学者对具体行为关注的加深。宏观上,环境行为领域下有关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经历了关注、思考、建构、深化阶段,学者从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关注扩展至对全球生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