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人类在发明文字之前,为了帮助记忆与交流思想,发明了多种原始记事方法。这从南方民族中可以得到证实。一、结绳记事古籍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始见于《易·系辞下》卷八:“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相似文献   

2.
说“书契”     
书契是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是一种有契约性质的文书;它亦指文字。  相似文献   

3.
受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古史研究多以具体史实的叙述为主要目的,忽视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在方法论上,研究者多过分依赖文字考据和文献考证,而缺乏科学的比较研究。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当前史学研究深入展开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借鉴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建立科学的文化史学观,探索有效的比较研究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一条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 史学研究对象问题,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和内容,一是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密切联系的两个问题。本文仅就后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的旧史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史料看作史学研究的对象,这是一种错觉和误解,犹如医学研究的是活人的病痛而不是病历、化验单一样,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过程本身,而不是这一过程遗留下來的痕迹——各种史料。史学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要求史家在收集到足够的史料之后,首先要通过对史料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也是纪念辛亥革命来过一次.二十年后,为纪念辛亥革命又来了.来了么,就这个机会跟同志们见见面,感到很高兴.今天来跟大家谈谈心,谈谈这几年的感受.就史学工作来讲,这两年,我个人感到形势很好,开始好象有点味道了.我感到有两个问题对我们学历史的人来说很要紧.当然,要紧的问题不只两个.但比较重要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史学工作在教育上的重要作用问题.这个问题在社会上不很受重视,没有摆在一定的地位上.我们搞史学工作的人,过去也不是很理直气壮.历史有什么作用啊,既不能生产粮食,也不能织成布,也不能发明这个,发明那个,有什么作用?我看这个问题应当谈谈.第二个问题是史学遗产问题.中国历史长,有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诺斯新制度经济史学制度变迁理论和一般模型的概括和分析,总结了诺斯新制度经济史学制度变迁理论的成就。虽然诺斯的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在其理论中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制约了新制度经济史学制度变迁理论形成对制度变迁一般规律的认识,也给其纳入主流经济学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他在史学本体论上有比较独特的认识,其史学本体论思想大致涉及史学对象论、史学目的论和史学工具论三个部分,概括起来是:历史学是一门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史料,进而求得真实的历史事实的学科。但傅斯年的史学本体论本身并不十分体系化,所遗留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就人类社会而言 ,它的发展过程就是历史。人类出现于地球上已有三百万年了 ,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不过几千年而已。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文字为记载、认识、理解人类活动提供了可能的、必要的凭借之便利 ,文字和史学也就随着人类活动和文明的传递和延续而同步产生和发展 ,“发生事件而记录起来 ,这是史学的起源”① ,使人类认识到了自身过去的物质和精神历程。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发达较早的国家 ,也是从未间断其历史文化传统的惟一文明古国 ,其史学之完备、发达、成熟也是罕见的。梁启超在其《新史学》开篇即说 :“于今日泰四通行者话学科中 ,…  相似文献   

9.
河南舞阳贾湖裴里岗文化遗址发现的龟占器具和卦象文字,是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的有力佐 证,它拉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序幕,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史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历史学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网络史学不能脱离传统史学的母体而存在,故传统纸质史学的研究对象仍是它的研究对象,同时它还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网络史学的史料来源极其广泛。所有的纸质的、电子的、图像的资料全部可以成为其资料来源。传统纸质史学中所用的史料考证之法,通过改造或借鉴可成为具体而有效的网络史料考证之法。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的特点问题,是史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每位治史者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对它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概括。本文有感于“文史一家”这一学科发展变化现象,试图通过文学和史学异同点的比较,从史学内容、史学见解,史观表述、史学品德和史学功能等五个方面,对历史学的特点,作点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专家。一从学科内容来看,历史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容异常丰富,无所不包。这一特点,与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密切相关。历史和历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历史就是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而历史学则以历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类客观存在的学问。  相似文献   

12.
一、象形文字的创始 纳西文字有两种字体。一种是象形文字,本语称为sr~3 ~3t~5 ~5 1v~3 ~3t~5 ~5;所谓t~5 ~5即痕迹,亦即文字,又sr~3 ~3为木,1v~3 ~3为石,意即: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是以图象的方法写成文字。余庆远的《维西闻见录》说:“么些,有字迹,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  相似文献   

13.
清代学术大师钱大昕一生治学严谨,著述颇丰,他于天文、历算、地理、金石、制度、音韵、训诂、史学、诗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等多门学科均有建树,其史学成就尤为辉煌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李大钊在他的一系列史学理论著述中,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深入探讨了史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任务、作用等历史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在历史本体论、史学认识论等方面构建起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环境史是正在构建及完善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史料学是其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建立于传统史学基础上却又突破其框架及范式,具有既普遍又特殊的特点及视域。环境史史料学既具备传统史料学特点及基本理论、方法,也具有跨学科研究独具的特点,不仅重视传统史学推重的"二重证据",也重视实地调查(田野考察)资料、非文字资料及跨学科资料。在民族区域环境史及具体问题研究中,将不同类型史料结合应用,使环境史尤其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建立在可信可行的基础上,构建一门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史学科。  相似文献   

16.
文字的力量     
刘航 《21世纪》2001,(1):50-52
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蕴育出文字的时刻、才是文明和历史的滥觞。对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学家只能描其轮廓,文字的记录才能为我们提供人类生活的各个细节——历史、信仰、名称、日期、思想和感情。 也许除了轮子的发明,没有任何其他发明的影响可与文字的出现相提并论。文字使三大宗教得以保存,那些宗教的信徒被古兰经称为“书人”。从语言向文字的过渡必须具备充沛的激情、才华、艺术和科学精神。就像《保罗书信》、阿里斯托芬的幽默还有迈蒙尼德(译注:犹太教法学家、哲学家,1135—1204)的散文中所孕含着的那样。 文字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共党史史学史学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尚存在分歧,如学科名称、学科对象等。此外,中共党史史学史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研究目的与实际应用效果不一致、研究不规范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共党史史学史方面的研究,完善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体系和编撰体例,重视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评论和批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是关于教育史学科基本面貌和总体面貌认识的问题.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和成熟程度.由于"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是一个形成中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有不同的认识.根据目前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水平,当代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概括为:(1)以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主要内容的具体教育史学研究体系;(2)以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历史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抽象教育史学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07,27(1):23-30
由美国史学家鲁滨逊和德国学者李凯尔特所倡导的新史学思潮认为:文化史研究不同于传统史学主要在于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把人类所有的问题尤其是“进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任务就是揭示历史的规则和价值,从个别中说明现实;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要在于其历史性和个别性;史学科学化的道路就是文化史研究。“五四”期间,梁启超接受了新史学思潮,既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中构建了中国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又在《五千年史势鸟瞰》和《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中完成了部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阶段,罗振玉当数第一位功臣:他帮助了《铁云藏龟》和《契文举例》的出版;亲自搜集和公布了大量的甲骨文资料;在考释文字时大胆纠正《说文》的违失;用"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的方法考释出560多个甲骨文字;在已识文字的基础上,罗振玉进一步"考求典制、稽证旧闻",探索商代历史、礼制和文化,为甲骨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