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1938年南岳军事会议转变对日战略,明确了“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二期抗战任务;在坚持持久抗战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有限攻势与反击”战略指导和“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战略思想;会议依据新的战略形势全面调整各战区规划部署并强化部队整训、提升国军战力。南岳军事会议成功实现抗日过渡时期的重大战略转变,对抗日战争胜利进程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缘战略研究为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推行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所重视。西方的地缘战略理论在研究分析国际关系时,重视分析地理因素的影响作用,能够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地缘战略思想异彩纷呈,为追求国家的安全及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一步步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更多地卷入南海之争,与中国有着领海之争的菲律宾和越南不仅与美国进行战略互动,而且还借此机会相互间在外交、军事、海上安全等领域进行着密集的区域互动。由于菲律宾是一个军事弱国,越南更多地则选择在政治层面及外交上与菲律宾进行着互动,剑指南海问题,而双方同为东盟成员国则为他们的互动提供了难得的便利条件。在海上争端愈演愈烈之际,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频繁。因此,准确判断、分析他们之间互动的特点、利弊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知己知彼,继而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积极寻找应对军事能源供需挑战的解决之道。奥巴马政府通过出台《作战能源战略》及《作战能源战略实施计划》,改革创新相关制度,力推美军作战能源的战略转型,冀以此提升美军在全球战略布局转换中的作战效能,配合国内能源环境新政的实施。由于受国防预算限制与党派政治影响,美军作战能源向可再生燃料转变的进程势必遭遇挫折且进展缓慢,但其绿色化、清洁化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美国调整军事能源战略的经验值得中国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体现为从军事、政治、经济到环境气候等诸多方面,其中在环境气候方面的行动似乎较少得到重视。为什么美国选择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的合作?这样做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认为,环境和气候问题是湄公河地区面临的重要安全和战略问题,与本地区面临的水资源分配、减贫、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密切相关。与此相关的政治信任问题也是涉及制约中国与本地区经贸关系升华的瓶颈。美国选择在这一议题上重返亚太,正好切中了中国在本地区影响力的软肋,迎合了本地区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安全需要,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而且美国也利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范话语,以履行自身作为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援助承诺的行动。美国的做法表面上对中国不构成威胁和挑战,实际上相比军事和经济战略方面,却更加明显地存在针对中国以及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意图,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时代,面对严重的军事安全威胁,毛泽东作为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决策者,运用多种军事安全战略手段,成功地维护了国家军事安全,保证了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9.
冷战之后,美国在白令海峡区域的活动基本保持低热度的状态,随着北极地区战略价值上升、大国竞争加剧、美国日益严重的国内政治极化以及利益集团的影响,美国重新加强对白令海峡区域的重视。美国增加了在白令海峡区域的军事存在、加强了对白令海峡的管控、围绕该区域的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展开了国内政治博弈。这些行动的影响会超出白令海峡区域,进而影响整个北极地区的安全局势以及"冰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美国对白令海峡区域的重视将成为长期趋势,未来或将继续增强军事存在,并以该区域为基础联动北极地区与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同时继续保持在该区域的"低政治"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0.
2月4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妄言中国“作为一个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新兴大国”“,最具有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的潜力”“,中国军力扩张的速度和范围已使区域军力处于失衡的危险境地”。这份报告使近年来喋喋不休的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再度升温,并更加具有官方  相似文献   

11.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军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为我军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安徽理工大学遵循高校育人规律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对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领导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中 ,突出强调军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在其中的作用 ,并把它作为推进我军建设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具有时代特色的军制改革的战略思想 ,不但从实际出发 ,确立起军制改革的方针原则 ,而且其一系列论述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军事制度领域。特别是他着重抓的一些重大方面的建章立制 ,大大地促进了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局势变化,我国原有的"橄榄型"军工经济结构存在着军工工业不能充分利用民用工业的基础,军工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协作等局限.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立"哑铃型"军工经济结构的思想,其实质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重要思想和实现形式的重大创新,是新时期国防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体现.在建构"哑铃型"军工经济结构过程中,我国军工工业可以借助国际上出现的"虚拟经营"方式,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军品科研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军事科技创新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具有倍增器的作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需要和我国国家利益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发挥军事科技创新在国家军事实力、国家科技实力、国家经济实力、国家战略能力等领域的倍增作用。其关键途径在于贯彻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构建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和加深,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参与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竟相通过新军事变革,抢占军事制高点,其军事较量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军事较量日趋激烈和复杂,超越社会制度的国家利益之争趋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军事教育学是军事学与教育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设立军事教育学科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高素质人才、国民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又是军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于国于民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军事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理论基础、学科建设实践还是学科设立的政策依据方面,都具备了设立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军队采购合同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本文拟就军队采购合同的概念、订立方式、履行监督和争议解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促进我国军队采购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军事安全是国家关注的核心议题,建立完整、高效的军事安全机制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文章分析了美国军事决策机构、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并以科索沃战争为例,对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效能进行了分析。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制度、意识形态和防务战略上存在差异,但是可以在咨询机构、情报机构、军事指挥机制和监督机制改革上,借鉴美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于1901—1911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始称“清末新政”,它的实施开启了中国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这些改革措施也涉及到了体育领域。本文通过考察在这一时期确立的军国民教育的体育思想,认为它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重文轻武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战争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军事信息人才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力量。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从根本上说是军事信息人才的对抗。培养军事信息人才,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五力"。"信念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克敌制胜的内在灵魂,"意志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履行使命的根本支柱,"进取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建军强军的重要保证,"合成力"是军事信息人才提升战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