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界思想活跃,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文艺理论的讨论中,不少同志论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问题。对于这种创作方法,有的同志怀疑或否定它“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有的同志断言古今中外没有一部作品、一首诗歌是“两结合”的,进而认为这种创作方法的提出不仅不是对创作  相似文献   

2.
在批判“四人帮”的极左文艺思想中,提出了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口号,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所谓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现实主义呢?有的同志指的是革命现实主义,但有的同志却指的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认为对革命文艺无须再提革命现实主主义创作方法。这种看法把革命现实主义简单地归结为现实主义,并当作社会主义文艺的总的创作方法加以提倡,这不仅在理论上混淆了二者的质的区别,而且对文艺创作也是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下称“两结合”)在文艺界颇受一些同志的冷遇,反对者不少。有的人认为这个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创作上也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方法的作品。有的人认为“两结合”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四人帮”横行时期,很多所谓“两结合”的作品,都是瞒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两结合创作方法时,曾经深刻阐明:革命现实主义是基础,革命浪漫主义是主导。大家知道,基础和主导,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近年来,由于“四人帮”鼓吹所谓“三突出”原则,用以取代两结合创作方法,大搞瞒和骗的阴谋文艺,使文艺的真实性丧失殆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自从批判  相似文献   

5.
关于《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讲法,认为是现实主义或革命现实主义的。例如,一九五九年何家槐同志就提出:“鲁迅在这些作品中所采取的写作方法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一九七九年,唐弢同志进而提出,《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是“革命现实主义”。一九八一年,王士菁同志也认为,“这八篇小说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其实,这些概括未必符合《故事新编》的创作实际。我认为,从总体上看,《故事新编》里的多数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的,或者说,它的创作方法的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根本的、主导的创作方法。这一创作方法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凭个人意志所随意规定的,而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符合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质的规定性作深入的探讨,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弄清它与其它创作方法的根本区别,也有利于在创作实践中,坚持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相似文献   

7.
近一、二年来,我国文艺界有不少同志否定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存在。他们的主要论点是: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绝然对立”,“不能混同”的创作方法,两者是根本“结合”不起来的。2、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出现,必须有体现这种新的特质的作品作基础,而“两结合”的提出,没有作品依据,不过是一九五八年我们党在经济工作指导上所犯的“左”的错误在创作方法上的反映。凡按此方法指导创造出来的作品,几乎全是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8.
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提法曾被“四人帮”利用过。“四人帮”复灭后,他们的阴谋文艺受到了应有的批判。这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是完全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有的文章却认为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提法不能再用,认为文艺不能高于生活。这种看法反映出有的同志对生活与文艺的关系、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的模糊认识。对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应该探讨清楚。  相似文献   

9.
周扬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我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提倡社会主义文艺表现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承认正确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对的……我们要提倡我们所认为最好的创作方法,同时更要鼓励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不应强求一律。”现在,文坛思想活跃,思潮并起,而且又有比较舒缓宽松的环境,各种创作方法正好展开竞赛。钟情于自己创作方法的人们,正可以全力以  相似文献   

10.
“三突出”这个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文艺主张,本来是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下称“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篡改和背叛,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四人帮”之流吹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具体运用”。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26页)。所以,凡属创作方法,则必然是作家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指导下,艺术地反映生活所恪守的基本原则。不同阶级的作家,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  相似文献   

11.
周揚同志在“新民歌开拓了詩歌的新道路”一文中說:“毛泽东同志提倡我們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結合,这是对全部的文学历史的經驗的科学概括,是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需要而提出来的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这段话非常精辟地阐述了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的現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的文学主张的意义。毛主席的这一主张指出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具体道路,这是毛主席对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論的又一重大发展,因此,它“应該成为我們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方向”。正确地研究、学习和探讨这一创作方法,从而正确地运用它,对当前我国文学的发展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艺是最无阶级偏见的文艺,是在一切历史形态的文艺中最真实的文艺.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关于这一点,自粉碎“四人帮”以来,似乎是无人公开否认了。但文艺的真实性的基础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文艺的真实性?对于这一些问题,现在意见还不是一致的。比如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文艺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对晚清创作与小说批评的影响很大,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近年来,不少同志对这一理论表示了肯定的意见。有的说它“代表着当时先进文学思想的最高水平”,有的认为“作者已经谈到了小说以形象反映生活的特点,涉及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等问题”,有的断定“他比较明确地揭示了小说形象化和典型化这一基本艺术规律”,因而礼赞它是“高论千言出胸臆”,等等。然而,当我们细读梁启超的有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价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同志认为,在兴中会成立以前,孙中山基本上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或者认为孙在这时虽有某些革命思想,但占主导、支配地位的是改良主义思想。有的同志则认为,兴中会成立以前,孙中山“不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或者认为孙中山这时的思想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受到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但起主导、支配作用的一直是革命救国的思想。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孙中山“一开始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自己曾经多次谈及何时产生革命思想的问题。一九一九年,他在《孙文学说》中认为:“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  相似文献   

15.
江青这个野心家、阴谋家,不学无术,厚颜无耻,自封为“文艺革命旗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她欺世盗名,借口总结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狂热鼓吹“三突出创作原则”。偷换概念,贩卖黑货,妄图以此篡改毛主席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文艺纲领。它在理论上是十分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给予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6.
一、毛泽东同志提出过“两结合”创作方法吗? 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现行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无论是《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文学概论》(蔡仪主编),还是《文学理论基础》(十四院校合编),都详细地介绍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为“两结合”),并肯定地指出,这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五八年在成都会议上提出来的。除《文学理论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否定论者认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缺乏创作基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能结合;“两结合”创作方法没有质的规定性这样一些论点加以评驳,强调指出,“两结合”与革命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所着力描绘的“现实”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区别,则在于所描绘的“理想”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努力塑造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文艺战线强调恢复现实主义传统,这是针对“四人帮”那套瞒和骗的文艺提出的,确实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产生了不少现实主义的好作品。对于提倡恢复现实主义我们是完全赞成的。但是,也有同志把现实主义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同时否定“两结合”(本文的第一、二部份是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第三部份指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为行文方便,不再说明),不承认它是一种独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的哲理诗,开头的两句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观赏庐山奇丽的姿容是这样,立脚点不同,面目就各异。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看法又何尝不是如此?视角不同,结论也就迥异。有的认为“两结合”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有的则说“两结合”不科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两种意见,相去何远?孰是孰非?以笔者一孔之见,均觉欠客观。  相似文献   

20.
创作方法辨     
创作方法辨刘正强创作方法是文艺理论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名为“方法”,实际上又不限于方法。在西方文艺史上,它和几大文艺思潮的关系非常密切,虽各自独立,却又互相重选、互相渗透,它常常是在文艺思潮中产生、发展和成熟的。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