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伯龙(1617—1669),字次侯,号塞斋,晚年别号种陵。湖北汉阳人。他是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出身于中下层地主阶级。据衡衡子书,熊伯龙在学术上,精于字母反切之学,知西洋天文算去,又能通佛经,解翻译。还通魏晋玄学、宋人理学。其古文诗词传世的有《谷诒堂全集》(又称《熊伯龙诗文集》),但学术价值不大。只有他所编著的《无何集》,在中国无神论思想史上是一份珍品。  相似文献   

2.
熊伯龙的无神论思想主要来源于王充。他虽然自幼不信鬼神,但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且从儒家经典《中庸》、《易》、《尚书》中不但没有得到无神论的启示,反而使自己“疑而不决”。他说:“尝作《适逢说》言古今天下之事皆适逢耳。又尝作《鬼辨》,言人死之后如未生之前;作《神论》,言山神之形宜似山,水神之形宜似水。是时尚未读《论衡》也。后越数年,京师购得《论衡》读之,喜曰:‘予言有徵矣’。”他读了《论衡》之后,“废《适逢》、《鬼辨》诸篇,取《论衡》之辟虚妄者选为  相似文献   

3.
<正> 在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中,对宗教的批判是比较深刻的一部分。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无神论的著作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从数量看也是相当大的。而且他从早期就已经写下了批判宗教的著作,最早的著作《论死和不死的思想》发表于一八三○年。尽管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信徒,但已经开始对宗教进行批判。到四十年代以后他写下了一系列批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LudwingAndreasFeuerbach1804-1872年)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无神论者,一生致力于批判宗教神学,他对宗教的研究和批判几乎是他一切著作的主题。费尔巴哈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不同,不是把宗教简单地归结为人们的愚昧无知,他的无神论具有人本主义的性质。他从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上分析宗教的产生,把异化应用于对宗教本质的分析,他的宗教异化理论是揭露和批判宗教本质的主要理论武器,是他的无神论思想的核心。一、费尔巴哈的宗教界化理论费尔巴哈从人的心理状态去分析宗教产生的根源,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萨迦格言》是西藏喇嘛教萨迦派哲人贡噶江村(本名吉祥义成,公元1182年至1251年人)的著作。这部富有哲理的诗歌集,虽有一些剥削阶级的宗教的糟粕,但也有不少具有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精华。几百年来,这部诗集象生活的教科书一样,在西藏人民中流传着。现将其中有关治学方面的格言选录几首,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6.
1979年中华书局校点出版《无何集》一书之后,学术界对这本书和熊伯龙的历史地位,立即进行了一些讨论。去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无神论学术讨论会,这个问题又被当作中心议题之一,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本文想对过去的一些讨论意见,发表些不同看法。我认为张瑗等三同志在《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发表的《中国杰出的无神论者熊伯龙》和唐明邦同志在《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发表的《论<无何集>的思  相似文献   

7.
拉法格的无神论思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尔·拉法格不仅是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传播者,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无神论者。在他的大量著作中,对宗教迷信的批判和对无神论思想的论证,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对拉法格无神论思想的特点及其主要贡献作一粗浅的剖析。这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江永是一个著名的古音学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死于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他写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这部著作对清代以后研究古韵分部的人很有影响。他对等韵颇有研究,著有《音学辨微》和《四声切韵表》两书,前者是他分析等韵学理和其他音学问题的著作,对四声、平仄、字母、七  相似文献   

9.
李渔生平思想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约在三百年前(公元1680年),我国杰出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在杭州去世。李渔生前穷愁半世,常常自叹:“饥来驱人”,“伤哉,贫也”!然而,他却把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戏剧美学论著留给了人间,为我国古典戏剧美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珍贵的明珠,这就是著名的《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后人辑为《李笠翁曲话》)。《闲情偶寄》是李渔六十岁的时候(即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付梓印行的。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颇负盛名,常常为人们所称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些戏剧论著,如清代杨  相似文献   

10.
王廷相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今河南省兰考县)人,生于明成化十年(公元一四七四年),卒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他是明代中期一位卓越的社会改革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王廷相的主要著作,经编辑为《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他的著作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要研究王廷相的思想,恢复他的历史地位,必须从整理他的著作入手。因此对王廷相的著作作一考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头面人物,是他的时代"神学领域的罗伯斯庇尔",一生致力于宗教批判与研究。他阐明了法国无神论启蒙的来源、成就与局限,认为宗教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上帝是异化为人的人。鲍威尔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并以上帝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了在一定前提下宗教信徒及神学家是无神论者的论点。就否定神(上帝)而言,很难说唯物论的无神论与唯心论的无神论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2.
<正> 陆侃如先生的《中古文学系年》,是继《中国诗史》之后的一部力作。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七年,陆先生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初步完成了这一部八十二万言的巨著。《系年》的写作年代,正值抗战时期,陆先生在西南各省流徙播迁,生活既不安定,书籍又极缺乏。所以在抗战胜利后,《系年》只有一些初稿。此后,他不断修改补充,直到他的晚年。这部著作,上自公元前五三年扬雄生,下迄公元三○年卢谌死。以年为纲,以人为目,考证了这四百年内一五二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著作篇目及著作年代,辑录了大量的资料,考证精细,征引丰富。从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出陆先生朴学方面的功力,也  相似文献   

13.
一八四三年,以“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4页)为己任的马克思,写下了他的一部巨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无情地揭露了黑格尔的思辩神秘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  相似文献   

14.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宣传无神论有密切的关系。无神论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否认鬼神的存在,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没有什么神灵和上帝,没有什么“造物主”,要把人们从蒙昧,落后的状态下推向文明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又批判了各派无神论学说的错误和不科学的地方,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广到社会现象领域中去,具体地研究了有神论和宗教的起源,正确地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无神论学说的思想体系,把无神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无神论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无神论,具有以王权抵制神权、以人道遏制神道、以力学致知破除宗教神话、以实用理性批判神学迷信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古代无神论与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结合。为现实政治服务、讲求实际,通俗朴素等优点,但也存在“神道设教”的不彻底性以及思辨色彩不浓等缺陷。探析中国古代无神论的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现代迷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史上,如果说《伦敦笔记》和《经济学手稿》(1859—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则是最后形成阶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批判》)完成于1858年下半年,出版于1859年6月。该书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问世前出版的一本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批判》一书时说,这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闸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  相似文献   

17.
吕振羽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是他的第一部成名作。这部著作是作者30年代执教于中国大学经济系时,在所编《中国上古及中世纪经济史讲义》(曾由北平聚魁堂讲义书局铅印发行)的基础上写就的,并于1933年11月定稿,1934年6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该书计十余万言,共分十节,目次如下:一、  相似文献   

18.
刘知几(公元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20岁中进士,醉心于史学研究。公元702年起担任史官,参与编撰许多史著。公元721年受贬。刘知几著述甚丰,《史通》是他唯一留存于世的作品,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的著作,堪称第一部中国史学史专著。《史通》共20卷,分为内篇与外篇,另有刘知几《原序》。《史通》取名是受《白虎通》影响,“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观,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也受司马迁封为“史通子”名称所影响,“且汉求司马迁后…  相似文献   

19.
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也是我国历史上进步的心理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据《后汉书·王充传》记载,共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今存共三十卷,除“招致”一篇有目无书外,仍有八十四篇,二十余万言。《论衡》的思想特色是:在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和神学思想体系居于统治地位,谶纬迷信大肆泛滥的历史条件下,能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从“悯世忧俗”出发,敢于反对一切他认为虚妄不实的东西,既不信神鬼,也不做圣贤之言的奴隶,疾虚妄不避上圣,求真理不承认正统的偶象。以致被当时斥之为“异端”、“妖变”。这种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敢于反抗,敢于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特点,也具体体现在他的心理学思想中。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西方《易经》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研究《易经》已形成一定规模。英国的除了传教士身份的汉学家如艾约瑟等人外,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s,1845—1935)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从事外交事务的汉学家,于1897年继威妥玛为剑桥大学汉文教授,著有两部研究《易经》的书:《来自中国的神奇传说》和《占卜概观》,都是在本世纪初完成的,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在西方,翟理思较早研究《易经》的占卜方面,他认为《易经》这部奇异的书可以视为神谕集,在《占卜概观》中他对这部人类文明早期著作的特点作了概括:《易经》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