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任: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对"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的一种回应,信任问题逐渐成为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西方经济社会学家,或者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或者直接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特定形式,通过研究信任与经济秩序、经济交易及其成本、经济效率和效益、经济繁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来阐明信任这种社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西方经济社会学家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为经济社会学在当代的研究和发展开阔了新视野,展示了新空间,而且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理性假说是隐含制度规范意义的行为假设。由此带来了新古典经济学危机。经济理性假说有其优点与缺陷,通过对Simon有限理性学说、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Albin对新古典经济学根本改向作出了预言。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中发展最迅速和引人瞩目的一个分支。它挑战新古典经济学 ,批判地继承旧制度经济学传统 ,强调制度至关重要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分析范式 ,它也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信任与理性的关系经历了综合—分离—新综合三个阶段,理性选择理论沟通了长期分离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并推动两者不断迈向新综合。在这个过程中,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秉承理性选择理论,坚持认为在市场中选择信任是非理性行为。社会学家通过对信任的不同解释,积极回应了理性选择理论:格兰诺维特证实经济行动嵌入社会结构,将社会结构作为个人理性选择的背景;科尔曼将理性选择理论引入社会学,并对其进行了扩展;福山则通过信任研究提供了理性选择之外的解释道路。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融合趋势日渐明显,社会信任和理性选择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领域,在促进两学科的研究者展开对话,并构建经济学和社会学新综合的格局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虽然产生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种学派,但它们都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现在,我国正在创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批判地学习与汲收西方经济学,对我们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市场配置资源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配置资源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与方法 ,然后概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配置资源理论的基本分析思路与内容 ,最后 ,对新古典市场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农户在各种经济政策和体制下的行为方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总体来看,研究农户市场行为的思路与理论经济学的演进相匹配,经历了由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嬗变。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农户市场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为农户市场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 ,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2 0世纪 80年代 ,以罗森、贝克尔、杨小凯、博兰和黄有光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 ,借助超边际分析的方法 ,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分工与专业化变为决策和均衡模型 ,而从中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全新的经济学思想。其对经济学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拟从对新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的角度来考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 ,及其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丁丁在2010年1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劳动-资本”轴心关系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正以格外强烈的方式呈现为我们全部社会关系的轴心。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而应当论证“劳动-资本”关系何以对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这才是“新政治经济学”之综合新古典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途径。在经济学的古典时期,劳动与资本被视为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帝国主义扩张的背景下,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兴起的。它的出现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经济学和社会学得以在微观的层面上"对话"。把社会网络引入到对经济社会现象的分析之中,对经济学的解释进行补充,为社会关系被结合进经济模型提供了可能性,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贡献。它的产生大大拓展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社会学和经济学在当代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后发优势”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发展经济学的演进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对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及其对实现途径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演进和发展的,其困境是由于未能找到将“落后”转变为“优势”的有效途径,其发展则是在不同思路的思想实验和发展实践中不断推进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经济力量 ,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 ,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法则的“有效性”已经形成了挑战 ,这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报酬递减假设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正经受挑战 ,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受到进一步冲击 ,传统的统计、会计理论和方法面临较多困难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正逐渐被新增长理论代替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以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旨———利益不一致作为线索,阐释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机理、框架以及工具。总结了新政治经济学的流派观点及代表人物,比较了新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政治经济现象中的优劣之处,并初步整理了新政治经济学在金融、经济改革等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明确知识的本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在经济发展中对"创新"的强调不仅仅是策略上的变化,更多地意味着对经济系统和经济发展过程的理解上的根本性改变,是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开创的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向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学的转变.基于这一理论转变,在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不再是生产能力、产值等的增长,最根本的应该是新知识的创造、获取和利用等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西方农业合作社的经济学研究以科斯经济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研究农业合作社,即农业合作社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新古典经济学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农业合作社理论:一是以Emelianoff和Phillips为代表的理论认为,农业合作社是农场的延伸,是独立的农场主的不完全联合;二是以Enke、Helmberge和Hoos为代表的理论把农业合作社视为企业,是投资者所有企业(IOFs)的变体,合作社的决策主要由经理人员完成。这个时期的研究不足是只注重纯理论模型的比较研究,忽视了合作社的内部制度研究。第二阶段以科斯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注重对农业合作社内部制度的研究,认为农业合作社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理论则把农业合作社视为农场主以集体或联合行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联盟”(coalition)。随着成员异质性问题日益突出,“契约”理论和“联盟”理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是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是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而价格机制理论则是马歇尔理论体系中的最大创新。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沿着由埃奇沃思、帕累托、希克斯、凯恩斯和萨缪尔逊等学者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综合”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经济理论丰富和充实了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的内涵,使其越来越具有现实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有限责任制度尽管最早由法学家主张,但实则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命题。本文从法经济学的交叉点上考量有限责任制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明辨其功用。  相似文献   

18.
约翰.E.罗默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重新表述马克思关于剥削和阶级的理论,提出了他的关于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设想出一种理想的社会经济结构。他公开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力图通过阐述非劳动价值论的阶级和剥削理论,建构一套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这位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虽然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形式的现代化,却淡化其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特点。罗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式颇为独特,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参考文献作为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学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整理了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学科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所发表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国内纵向和国际横向比较研究发现:经济学、社会学和国外接轨较快,法学、政治学和国外接轨较慢;各学科对外部知识的引用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对比各个学科在1998年和2008年的跨学科引用情况后发现,经济学的自引参考文献比例下降明显,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三个学科自引比例均有所上升。另外,社会学和法学这两个学科对经济学文献的引用较高。相对而言,政治学引用经济学文献的比例较低。对于国内跨学科研究并不发达的原因,跨学科学术期刊的缺乏是影响参考文献引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国内目前从事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人员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早期法哲学是人本学的法哲学,但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他实现了从人本学的法哲学向"经济学的法哲学"的转变,而"经济学的法哲学"则实现了对自由、平等的法权观念的批判和超越,从而使得马克思的法哲学深深植根于生活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之中。但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把握又不能单纯地停留于经济分析之中,而必须深入到"实践"的概念,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法哲学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这种实践论的法哲学是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整体性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