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城市化模式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进程。它不仅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的进一步集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标志着一个国家 ,一定地域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化。城市化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伴生物 ,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社会演变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然而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城市化不只是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 ,而且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 ,可以把城市化作为一种动因去推动工业化和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兼论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只有合理发展中小城市,使其吸纳大部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才是未来我国城市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是推动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三大机制。产业的发展是驱使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聚集以及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磁场效应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变迁和比较利益的推动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三大机制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走过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型城市化道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的多元城市化道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中国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模式、规律、特征,以及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城市化趋势与城市化研究成果显示出,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进程规律、经济全球化趋势、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都要求中国选择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格局,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对于能否加快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众说纷纭的城市化模式哪一种更适合广西现状,只有对各种城市化模式进行客观的分析,再根据广西各经济区的城市化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才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现实发展水平与空间结构 ,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选择上 ,不能盲目仿效和不切实际地追随 ,应当立足实际 ,走以大中城市为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现代化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应该走城镇化之路,提出了发展城镇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都市圈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模式和特征,未来全球竞争的关键将是都市圈之间的较量。本文主要从都市圈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城市规模、增长方式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不同发展模式的特征与效率。同时,对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我国都市圈发展模式和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都市圈未来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应该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有句名言;“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写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1995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29.4%,与此同时,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已达到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农业的历史演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比重大,工业底子差,城市化水平低,所以西部工业化城市化不宜采用“苏南模式”,而应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集中力量促成现有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扩张与升级,走集中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而小城镇建设首先必须以县城(县政府所在镇)为重点,有选择地建设和发展特色小城镇和小城市。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刘易斯模式和托达罗模式综合作用分析,我省人口流动模式选择路径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宜单方发展,必须三方推进;二是实施就地转移,促进短距离流动;三是以中小城市为依托,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这为山西城市化道路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是产业形成的根本的推动力,众多子产业的独立、新兴产业的形成,从根本上说都是技术创新推动的结果。技术创新是产业形成的根本推动力,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形成两个模式:创新—扩散模式和分工创新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对产业形成的作用,要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天华 《江汉论坛》2003,10(10):30-32
要素禀赋与发展目标的矛盾使中国采取以计划为主导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使中国城市化滞后具有历史必然性。“乡村城市化”政策的提出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必须加以调整。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理解市场原则和借助市场力量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才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特征描述、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市化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和新景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市化发展理论不断深化,城市化主动力转向发展中国家,城市功能效应增大增强,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前提。是建设民本、民富、民主、民生的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主要路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体现其历史必然性,是从国情出发的完整意义的主动式、内生型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标志和逻辑归宿。城乡内生——外生城市化多元复合互动"推拉"过程形成城市化动力机制。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前提,相伴相随,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本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但仍然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应建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理论界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争论颇多,我国城市化政策也几经演变及实践。本文通过评析当前理论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争论和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践,阐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在城市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结构体系。并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政策导向,认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城市发展市场化为主要手段,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全局出发,规划城市生长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结构体系;立足现有各级城市潜力挖掘,增强城市功能和吸纳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变的过程,我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也不能重蹈"拉美陷阱"的覆辙,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城市的发展上,而是要正确分析本国国情,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面对国内存在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我区农村城市化应该积极提高和完善乌鲁木齐市作为我区首位城市的功能,带动其它城市的发展,近而带动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我区农村人口转移应以中小城市为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现有观点多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就业、规模效益等角度进行分析,但普遍忽视了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自然生态的限制,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应是在自然生态可持续的条件下,有选择地发展,而不是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战略类型与西部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西部地区区域差异大、城镇密度低、城市化水平低 ,因此其城市化发展应采取“龙头带动型”和“层序推进型”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