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无存在”于抽象中这个论点,与另外一个论点即“存在不存在”完全一样。这两个论点都是反常的。存在的虚无——这已是存在,而不存在的存在则是存在的虚无的存在,等等。“虚无的哲学”在“存在的哲学”面前没有什么根本的长处,因为它们两者都是片面的,就其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唐前“辞(词)”名义源流考周延良“辞(词)”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着突出的多义性和明显的复杂性。大而观之。可以类分为三个范畴:一是词汇学范畴的内容;一是语义学范畴的内容;一是文体学范畴的内容。“辞(词)”在词汇学范畴的内容,主要指“...  相似文献   

3.
马赛尔与萨特都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有一些观点却与萨特大相径庭。他针对萨特在《存在与虚无》、《恶心》等著作中所论述的“人的存在与自由”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弊端。他指出:萨特把人的存在看作是偶然的、荒诞的、虚无的,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会给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罩上一层阴影;萨特关于“他人就是地狱”的结论,是把人们带到痛苦和不安的处境;萨特提出“我是被判处自由的”绝对自由观,是“最离奇的谬误”,是“虚无”,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马塞尔对萨特的抨击,对于我们研究萨特及其存在主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理性的公式中,存在与虚无的关系很少有独创性。确实如此。如果“最初的爆炸”意味着某个东西爆炸,而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之前早已存在,那末“某个东西”就具有自己特殊的存在与虚无的辩证关系,不同于我们世界  相似文献   

5.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对于这个范畴的理解,100多年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歧:(1)生产方式的含义;(2)生产方式的实际内容。我认为,生产方式应该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其内容应该包含着“两种生产”。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建立了一种以虚无为核心的独特的生存本体论,其基本思想主要源自于对海德格尔此在生存本体论的继承与改造.萨特采取了两大改造步骤,一是将此在展现、了解为意识的存在,此在为“根”改造为直接以意识为“根”;二是将意识本身的存在(自为、人)进一步阐发、详尽论证为虚无而自由的存在,此在生存本体论被“发展”为虚无-生存在体论。萨特对海德格尔的改造以彻底贯彻主观性原则并将其引向绝对自由论为总体特征。文章最后深入剖析了萨特作这番改造的理论及社会意义,并对“误解说”、“倒退说”作了具体辩析。  相似文献   

7.
“饭圈文化”是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最为广泛的亚文化之一。“饭圈文化”的价值虚无化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道德认识虚无化四个方面。价值观虚无化的生成与信息茧房、资本诱导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可以运用春风化雨式的阅读教学实施以重建崇高精神为核心目标的纠偏策略,具体措施为:发挥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价值表率作用,在人物和作品的评析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隐形学派”形式存在的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社会思潮,其意识形态效应不容小觑.它借助人们的历史猎奇心理,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误读历史,误导舆论,以便争取认同者,期冀通过否定历史进而达到否定现实的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采用“学术方法虚无”、“选择性虚无”、“重读历史”、“人性化角度”、“历史叙述虚无”等方法“虚化”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通过挑战唯物史观,从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模糊人们的价值标准,质疑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朱熹和马勒朗士的哲学最高范畴,认识根源,“理”与“上帝”的存在方式、基本内容以及行为特点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阐明其同异,并指出朱熹的哲学思想较之马勒伯朗士的哲学思想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智者“怀疑论”从空洞的虚无表征出自身消极寂灭的形态,由于在单纯地消灭中未曾知道“单纯地消灭”并未割断消灭后新的产生这一事实性,无疑最后也滑向虚无的深渊;庄子的怀疑论表现出可知性中的不彻底性,即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因个体的有限性而独断世界的不可知性,同时在相对的消逝中警惕着虚无化自身的侵袭,并在相对条件的消逝中来成其“道”本身,最后在精神气魄上做到了淡然与超脱。  相似文献   

11.
[摘要]“微内容”的范畴可包括个人在网络上发布的任何一个只言片语, “微内容”的发布并不意味着创作的结束,它往往能够点燃下一轮内容创作的热情,使“微内容”之间存在一个吸引、聚合、改造和创新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是“微内容”的建构过程,是“微内容”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气”范畴在唐代文论中的展开.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诗学理论批评对“气”的论说;二是散文理论批评对“气”的论说,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气”作为诗文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文之气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从创作角度对“气”的考察。上述论说维面与内容.初步展开了我国古典文“气”范畴.为其在后世文论中的充实、深化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审美观念的虚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神”、“意象”、“虚实”等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的价值取向和中国诗学的价值取向上可以看出 ,中国的审美观念存在着一个“虚化”的价值取向。形成这种“虚化”价值取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 ,二是与老庄思想的影响有关 ,三是与禅宗思想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质这个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列宁认为,本质和规律是同一类概念,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在现象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都是人认识事物所得到的同一认识。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首先从认识论方面提出“本质”这个范畴,因为,他认为每一个事物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面,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认识事物,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们怎样才算认识了这个“存在”呢?亚里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是一个难以究诘的概念,不同的存在主义者有不同的看法: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与神秘主义的信仰密切相关,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具有本体论意义。但殊途同归:“存在”是主观性的自我,其思维模式可简单归结为:“存在”——“自为的存在”(或“亲在”)——“主观性”——“虚无”。  相似文献   

16.
美本质的传统思维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本质的传统思维批判周全田内容提要:传统思维对美的思考是基于一种错误。美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其存在方式应是无所不在,无限无界的,美之外乃是纯粹的虚无。美的最高本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本身”才是所有的事物美的内在根据。周全田,男,1963年生,河南...  相似文献   

17.
<正> 内容和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王鹏令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上,发表了《内容和形式范畴新议》一文,对这一范畴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见解。我认为,王鹏令同志的观点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与王鹏令同志商榷。(一) 按照通常的解释,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内部形式)。我是赞成这种解释的。我认为,所谓“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在观察和分析事物时,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成所内含的东西以及这些内含的东西的存在形式、表现形式这么两个侧面,并进而探究这两个侧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对范畴。对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含义,应当、也只能作出如上的规定。可是,王鹏令同志却不同意这种规定。他认为,按照这种规定,在分析有机化学中  相似文献   

18.
朱熹理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个由最高层次的本体范畴构成的横向范畴系列,这便是“太极”、“天地之心”、“仁”、“道”、“体”等。这个范畴系列赋予了最高本体“天理”多方面属性与丰富的内涵,使理学本体论不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比过去更加完备、严密,更富于思辨色彩。对于“道”,“体”与“理”的关系,过去学者论述已详,本文不再赘  相似文献   

19.
从存在论和虚无主义层面和对王小波与贾平凹(《废都》)进行审视不失为一种新的“问题”视角。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都构建于非理性主义思想根基,虚无主义的本质表现为存在之为存在的悬缺。王小波和贾平凹关于虚无主义的“诗之思”执著于“存在”的虚无之境和“虚无”的自由之意,或通过对个体存在"虚妄"境况的省视和对“沉默的大多数”生存困惑的体察,把文学从剥离了人之存在的叙述语境中带到了关注现代人的存在困境上;或在荒诞乃至虚无的生存状态中掘发某种世纪末症候,重新打量、追询存在的意义,流露出一种对本体性存在的怀疑意识。不同的是,王小波的写作更多地表现为积极虚无主义之旨,贾平凹的《废都》则明显披露出消极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宇宙人犯了熟悉的错误:他们按照单线性的历时的连续性来判断人的存在与虚无。而这就意味着:宇宙人为了使人免受苦难,就不得不使他们失去尘世的幸福。人的存在与虚无的辩证关系包括光明与黑暗、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的统一。从绝对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认识的,没有什么东西是看得见的——甚至光,因为在绝对那里除了虚无的存在和存在的虚无,没有任何东西。佛教徒的涅盘——愿望,宁静!而宇宙人的世界——由于光而看不见的黑暗。只有准备落到人身上的虚无的存在,才能代替永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