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彬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当今世界各国已愈来愈明显地注意到美育的重要意义,愈来愈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审美教育是造就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教育方针,已把美育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可见,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又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基本的美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在中学教育中,美育应该、也能够、可至今还没有成为一项专门的学科,即使被动地偶尔涉及到美育问题。其实施也只是自发、零散、消极的。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在理论上作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实施美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在舆论上进行着不懈的、广泛的宣传,期待着自觉、系统而积极的美育活动能尽快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语文美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是感知美的形象,铸造美的心灵;体味美的意境,鉴赏美的形式;学习美的语言,培养创美能力等几方面。语文美育的方式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分项简述如下: 一.感知美的形象,铸造美的心灵。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思维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荟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绚丽多姿的景物,有的反映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美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素材。1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语文教材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1)自然美。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5.
黄素婵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加强美感教育,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课余括动中去,是中师语文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需要借助于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得到和谐的发展,以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小学教师。中师《文选》教材的大部分,如诗词、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报告文学等等,都是美育的载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课文,应该包含着美育。 语文教学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主客体之间融洽的关系。感性、想象、激情、兴趣是语文教学得以成功的基本条件。当理性分析化为对美的形象把握,当教师气氛有了节奏和韵味,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交流关系时,知识的传授与领会,便变得容易和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6.
成建钧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2,(2)
统观近几年语文教学的发展,凡有所成就者,皆得益于教改。改,则路宽、步阔、果硕,不改,则道窄、步艰、获微。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发展,迫使语文教师必须走教改之路。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两年来,我对语文教材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这一尝试,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盲目到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案的过程。 开始,我没有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是见佛就拜,见经就学。魏书生、于漪、陈传和等人的教改经验,我都机械地搬用过。然而,结果成绩甚微,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
袁雅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的改革非常重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阅读测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工作的必要反馈。因此,我们把阅读测试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突破口,对改革阅读测试的内容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程丽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161-162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素,具有"便教利学"的功能。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对助读系统的有效利用情况堪忧。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助读系统的理论认识不清和理解片面。通过探寻有意义学习理论、思维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助读系统合理化构建的理论支撑,可以对助读系统的完善及教师和学习者的有效使用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包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4):41-42
近年来 ,能够弘扬个性 ,发挥潜质的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学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语文审美教学环节入手 ,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点滴认识 :在阅读作品中感知美 ,在分析作品中鉴赏美 ,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 ,开发智力 ,同时还可提高品位 ,陶冶性灵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郭玉琴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把美育简单的理解为上好美术,音乐等艺术课。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包含美育的内容。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必须渗透美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杨丽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教研成果累累,令人瞩目。但总的看来,教改重心倾于智能发展上,忽视了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审美教育。诚然,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提高语文能力,发展智力;但它同时又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它在进行上述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毫无疑义,语文教学领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肥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略论语文美育龚秀乐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既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又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改造世界,并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马恩选集>一卷223页)。加强学校的美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语文美育... 相似文献
13.
汪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审美教育的目的重在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塑造上。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和目的便是使受教育者建立起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和对语言美的创造能力上。马克思说道:“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 相似文献
14.
15.
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学校德育体系建构的背景下,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法治教育内容一体化成效显著,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但仍存在从客观条件到主观建制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坚持以人为本、守正创新、循序渐进、立足全局的基本原则,聚焦时代背景和青年学生群体特点,在纵横贯通的教材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是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6.
赵红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1):91-92
美育将是本世纪教育的一翼。美育是人的人化、文化、美化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质的规定性在于美育。以美育为核心改进语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必须,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贤平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95-97
2003年春季,新启用的职业高中全部四册语文教材已出齐。它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学教育的新天地。课本选材面广,从自然到社会,从昆虫到人类,异彩纷呈的美学素材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展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新的职业高中语文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8.
孙艳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
本文从时下语文教育弊端入手,阐述了加强语文美育的重要性:语文美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最终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9.
君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什名篇。一般说来,这些篇章经受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就其本身来讲,基本上适应了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审美心理。那向上挺拨的白杨树,那寒酸潦倒,善良的孔乙己……,对于开阔学生眼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锻炼学生的形象思 相似文献
20.
束瑞祥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9,(4)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何东昌同志也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