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是关键,应该立足于从三方面提供保障,一是保障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二是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符合其生活所需要的服务,三是保障老年人能够方便、有效地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本文从服务内容保障、服务主体保障、服务方式保障三方面来探索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客观要求。人口多、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使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应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为此,就要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文化生活体系、社区权益保障体系和社区老年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养老问题毫无疑问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东北地区自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以来,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使老龄化形势变得严峻的同时也对东北地区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探索适合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的需要,也是推动老年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要树立以老年人为本,为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及个性化需求对老年人选行照顾,维护老年人权利和尊严的理念.合理定位老年服务业,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实现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道路.在中国发展养老服务业,除应明确养老服务的发展理念和路径,更要全面完善和强化养老服务政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规划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大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老人口的激增,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困境.要破解难题、突围困境,应加强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增强服务能力、做好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今天 ,建立功能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对保障老年人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按改革目标衡量还有较大差距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 ,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养老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河南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社会养老服务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河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期冀为建设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满足河南省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引导和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并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这些政策与实践在保障民生、刺激消费和解决就业等方面效果显著。养老服务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但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争议仍需探讨。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政策导向明确、产业基础良好,但仍然面临着传统观念束缚、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培育不足、行业监督缺失、人才队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培育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打造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基本国情。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急需从制度上加以安排。文章将“居家养老服务”界定为面向居住在家里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并且提出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81-185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更是日益突显。从农村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来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贫困地区对农村养老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的多元需求。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政府或社区在加强、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建设中,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养老服务需求体系建设工作。除物质生活以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精神慰藉。因此,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已有10年的发展历史,但无论是实践操作还是学者的研究,对于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文章认为,政府在倡导示范、发布规划、政策扶持、监督评估、整合资源五个方面发挥其作用,全面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养老模式正朝着社区居家养老迈进。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着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人员配置不足、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老年人参与不足等问题。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发展,建立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老年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养老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鼓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要求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我国当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表述,没有揭示养老服务的本质特点,存在着核心功能不够明确、目标人群较为模糊、内部诸要素呼应性较差、运行机制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在实践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通过需要理论阐释养老服务的特质,从系统论出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以重构为"为老人提供有效照护,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社会服务为依托"。这种体系表述揭示了照护是养老服务的核心;前置了养老机构的支撑作用;明确社区是综合性照护服务展开的平台;引入社会服务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优势;强调服务传递的载体是资金和设施。  相似文献   

16.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居家养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居家养老"是世界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共同意愿和选择,在我国也占主流.居家养老呼唤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辅助居家养老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7.
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以家庭为主体的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开始自发地探索养老模式的转型道路。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然面临养老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国家日渐重视智慧社会建设,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发展,需要通过改变养老服务的行动方式、结构与模式,提高养老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地位,改变养老服务业业态,逐步形成智慧性的养老服务的内容、标准与操作体系,从而使养老服务真正由农业社会的内耗型自然发生模式向智慧社会整合型社会服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区养老服务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的重要方式。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现状,主要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及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等,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平付敏  张文娴  安静 《河北学刊》2012,32(4):241-243
近五年来,河北省居家养老支持性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关注程度不够;二是老年人自身观念陈旧;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四是缺乏高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此,政府应加强居家养老相关内容的宣传;居民应转变传统观念;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世纪 ,仅靠家庭和社会难以承担起养老的重任 ,必须充分挖掘老年人自身的养老潜能 ,实行自立养老。当前自立养老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支持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