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实主义对博弈理论的应用,使参与博弈的国家通常关注绝对收益从而导致国际合作的乐观前景。这种分析方法为二战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历程提供了良好的解释思路,也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不过这种立足于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博弈方法在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解释或影响上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目前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包括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经合组织等在内的国际组织所关注的焦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既是一种道德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不仅需要从国内法上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更需要从国际法层面,通过国际机制来监督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过去三十余年,博弈论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组织研究引入博弈论方法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趋势值得关注,但目前并没有进行系统性总结和研究。社会学的组织研究并非博弈论方法的被动接受者,一些社会学视角在与博弈论方法的互动中推动了博弈论自身的深化,这些视角包括相对地位、社会规范、情境定义、认同等。博弈论方法引入组织研究中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深入挖掘,与此同时,经过社会学视角推进后的博弈论方法对社会学的启发和影响将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个人信用缺失和国家关于个人债务和信用问题的立法偏好是我国个人破产立法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应当同时并进。信用消费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人无力清偿案件将大量增加,个人破产制度的确立无可避免。尽管信用缺失可能直接危害个人破产制度的有序运行,我国仍应在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有计划、有针对地促进个人征信体系以及社会信用机制的完善。同时,国家在解决债务问题上对民事执行的过于依赖等偏好,都将对社会信用体系的确立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延滞个人破产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国际软法在国际法律秩序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软法本身虽然不具有直接法律约束力,但是在规范国际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国际软法的兴起不仅与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有关,也与传统国际立法模式无法有效适应变动的国际社会有直接关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之结果。国际软法的兴起是全球治理时代在各个“权威领域”追求“规则体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演化经济学与博弈论并非是两种不可通约的研究范式,它们长期存在互动与交流。演化博弈论和主观博弈论在演化分析中的作用与局限显示,尽管随着博弈论的发展,经典博弈论的许多假设被放松,博弈论具有更多的演化性质,日益成为演化经济学重要的建模工具,但是,无论是演化博弈论还是主观博弈论都无法解释自身客观博弈形式的演化,博弈论还不能成为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而建构一个融合变与不变或均衡与演化的理论体系将是未来经济学的理论前沿。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观与国际法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透视国际社会、国际社会观与国际法发展的关联性。古代社会国家职能不完善,近代社会出现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现代社会联合国体制的建立与二大阵营的对抗,当代社会的一体化加速发展等,这些现象均在学者们的国际社会观中有所反映,也使国际法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特点。构建一个和谐的国际社会是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透视国际社会、国际社会观与国际法发展的关联性.古代社会国家职能不完善,近代社会出现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现代社会联合国体制的建立与二大阵营的对抗,当代社会的一体化加速发展等,这些现象均在学者们的国际社会观中有所反映,也使国际法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特点.构建一个和谐的国际社会是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类理性能否作为经济学基础假设的逻辑起点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纳入人类道德偏好的双重动机下利用二次理性的假设提出重新构造"经济人"假设的猜想。旨在回归经济学基础假设的社会性,揭示人类多重原始动机下抉择的行为模式,并解释不同社会性质下人类有限理性实现程度①的影响因子,以及影响社会最终结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评博弈论在反垄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弈论证明了部分垄断的形成机理和存在,所以它可能为反垄断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可能引致反垄断政策宽严的转变.但是,由于博弈论大大提高了反垄断的成本,所以它的应用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外贸虚拟经营突破了传统企业有形的组织边界,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外贸虚拟经营使外贸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变。各个参与人由以前的“囚徒困境”向共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全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劳动立法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中劳资对抗的角色预设影响了正常与反常的判断,在国际政治、经贸关系中,敌友选择决不是抽象的概念选择,"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的对外开放,须以自由贸易作为外部环境,美国商会支持自由贸易,而美国工会反对自由贸易.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战略研究者提出"第二种选择"的新战略,核心是将国家利益包装为阶级对抗,以影响中国的价值判断.我们应当警惕这种新战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开展国际石油市场合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中都遇到了能源紧缺特剐是石油紧缺的问题,在寻求海外石油供应时,两国必然要在国际石油市场接触,但中国和印度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对方而是发达国家。因此,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合作是必要的。而合作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通过对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合作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两国合作能否赢得竞争,两国收益最大化的选择还是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术界关于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究竟谁应为优先者之争似乎已经陷入了二律背反。一方面 ,主张实体正义优先的学者不得不面对众多深具远见的学者对“看得见的正义”的迫切呼吁以及现实中恣意的“人治”给司法公正性带来严重损害的尴尬 ;另一方面 ,主张程序正义优先的学者也难以回避由于我国刑事立法宁粗勿细、宁疏勿密的原则给法律适用带来的难题。在刑事法律中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博弈中 ,如何能够使得两者不会由于陷入“纳什均衡”而导致法律功利目标的削弱 ,就成为我国能否真正走向法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图像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图像学还是传统艺术史理论,都是在表征认识论框架内回应这一问题,前者认为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经验、移情等方式感知到;后者认为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视觉感知把握到.这两种路径都有着心理自然主义的危险,图像学混淆了图像主题与作为心理识别对象的图像内容之间的界限,传统艺术史理论将图像体验完全看作是心理意义上的视觉认知行为.两种路径无法有效回应某些图像体验如恐怖、共鸣等.要理解他们的图像体验已经超越了心理表征概念的有效范围,这一关系的实质是观看者想象、移情和乃至其生存状态等维度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如何协调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普遍性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它们在国际反恐中的作用等问题 ,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的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在刑法上属于特殊类型的犯罪。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对网络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理论和立法上,概括了网络犯罪概念的各种学说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界定网络犯罪的见解;在犯罪构成上,论述了网络犯罪客体的复杂性、行为方式的独特性、犯罪主体的智能型和主观罪过的预见性,提出了完善立法的意见;在刑事处罚上,提出了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的处罚规定存在的缺陷以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恶果 ,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都是促进生产、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国际形势也使世界各国都意识到 :全球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建立在都能得到认可的“环境公正”的基础上。从现有的环境公正的一般分类入手 ,论述建立国际环境公正的依据 ,得出建立国际环境公正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