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郑伟 《兰州学刊》2005,(6):47-49
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再到道德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三种自由中,他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自由,这使得他的政治哲学最终走向了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乌托邦.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如何处理好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尤其是如何处理好刑法与自由的关系,是众所关注的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联合国颁布了很多保障人权的国际条约.在我国,无论是作为最高法律象征的宪法还是其他基本的法律,对公民所享有的自由都给予了充分的规定.在刑法意义上,对于决定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我国刑法对政治自由、言论自由、经济自由、人身自由、公民婚姻自由、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及对违反该种自由的惩治.  相似文献   

3.
法治下的自由──哈耶克自由观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由涵义的解释并不是终点,关注自由的保持才更为根本。这是西方当代古典自由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自由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因为对自由抱有如此关怀,哈耶克才特别注重对法治的讨论。他重视冯·萨维尼视法律为自由之基础的法律观,并将自己“法治下的自由”理想建基于这种法律观之上。他相信,没有法律便没有自由,因而尤其赞同将法律称为“自由的科学”①。本文准备在阐述哈耶克自由理念之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和保障这种自由所需遵循的自发秩序原理和法治原理。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是思辨的历史哲学大师.他构筑了一个哲学的世界史体系.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以"人是否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在什么程度上人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为主线,探讨了世界史的发展历程.他的历史哲学的意义不在于所构筑的世界体系本身,而在于他强调人的认识主体的作用,强调人的认识能力是可以随着变化了的形势而不断提升的.他的这一思想对以后的历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庞德的社会学法学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斯柯·庞德法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对法律概念、法律的历史发展、社会工程与社会控制及社会利益的探讨。他主张 ,法律的概念应包含司法和行政运作成份 ;2 0世纪以来 ,法律的发展不仅应保护个人利益 ,更应加强保护社会利益 ,即侧重于社会化的法律的发展。他还主张 ,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建筑社会结构 ,以有效地控制由于人的本性而不可避免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以最小的阻力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中人类的利益。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具有自由主义、社会福利主义色彩 ,对我国近代的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6.
何谓自由?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1748年发表的名著《论法的精神》中阐发了他对“自由”的见解:“……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引自《西方法学名著评介》第110—11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相似文献   

7.
从效果取向的维度考虑,物权的支配力是有法律语境的,是法律有效时代物权人对物具有的支配力.它具有时代性、客观性,主观性、地域性和涉他性.而涉他性决定支配力的自由需要界定其法律的边界.物权排他力界定了物权人对物享有支配力的边界,而传统的"一物一权"已无法全面概括物权排他力的全部内涵.物权排他力包含了对非物权人妨害的排除,特别是对国家权力侵害的排除.  相似文献   

8.
自由与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在疫情期,人类经历了自由与安全、自由与秩序价值之间的冲突,不得不面临优先保护权利的选择.特别是后疫情时代,自由与秩序、自由与安全、尊严与自由等话题将成为影响法治发展的核心命题. 香港国安法颁布后,对本法所体现的国家安全与人权保障之间的相关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与讨论.法律文本已公布,我们需要把相关问题的讨论纳入具体法律规范之中,并运用法律解释学方法合理解读规范内涵,在法律规范体系内平衡多元的价值冲突,以实现法治的目的与功能.本文将探讨国家安全与人权关系、香港国安法中的国家安全与人权规范、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中如何保持人权与安全的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的中心.因此,自由问题是马克思毕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题.认真挖掘这一理论宝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不同时期的革命生涯和理论研究的不同阶段中,他对自由问题的探讨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的特点和收获,既反映了他的自由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又反映了他的自由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那么,如何把马克思自由观发展的历史与自由观的内在逻辑结合起来,从而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以分离命题作为核心主张的法律实证主义理论,并非是针对法官审判实践的法律方法论,但是,分离命题面临着法官在审判中对法律进行道德解读的质疑.法律实证主义理论肯定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区别于传统僵化的法律形式主义.法律实证主义认为自由裁量主要是由于语言的空缺结构和立法者的局限而产生.实践中法官通常遵循的论证模式对自由裁量构成一定的限制,但法官仍有广泛的裁量自由.自由裁量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分离命题并不矛盾,在特定的法律体系中甚至是分离命题的必然结论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将其交往行动理论与商谈伦理延伸到法律领域,试图通过重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建构其商谈程序法哲学.他重构马克思法哲学根基、重构马克思法律本体论、重构马克思法律功能论、重构马克思法律“社会物质基础说”、重构马克思法律价值论,从而指向其批判的理论旨归——追寻人类的自由、权利和解放.这五个向度的比较研究,彰显了哈贝马斯重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的致思理路,以及这一致思理路的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卢梭思想传入中国后,在晚清中国思想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梁启超亦深受影响。1903年前后梁启超的政治理念与期许发生了变化,但其西学思想的奠基性内核即自由理念与国家观念,仍有拭不去的卢梭烙印。卢梭学说无疑是推动梁启超思考"自由"内涵及其与"法律"关系的一大思想根源;梁启超将自由视作一种绝对权,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并将其视为与奴隶道德相对立的新道德,其思想理路的来源就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欧陆唯理主义对于自由内涵的道德化转换。梁启超"国家进化论"三阶段说源于伯伦知理对"国家"形态发展历史的观察,他糅合了伯伦知理国权论思想以及自身对于中国历史变迁的理解,并将卢梭对"国家"源起的原理统摄其中,建构了以进化史观为历史演进阶梯的"国家进化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保护思想和信仰自由出发,钱玄同反对非基督教运动。他认为人们的信仰不应受来自法律以外的任何干涉,来自社会上多数对少数的干涉也是对自由的破坏,并认为干涉信仰自由是日后取缔思想自由的第一步。进而,他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的、也影响到新文化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一尊、专制的思想方式作了反思,并以理性、包容的态度,科学、历史的方法对基督教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的法律理论是其晚年才最后完成的,其标志性作品是《法律、立法和自由》。他提出法律是规则的语言化表述的理论等法律理论是其自发性理论的扩展,是一种从经济自发性到法律自发性的转移。他的这一跨越是通过论述自由——自发性——法律三者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三者中,“自发性”是理论根基,“法律”是论题,“自由”是探讨的主旨。哈耶克围绕法律对于自由的卫护这一核心理念来展开论述。正是对于自由的探讨,使哈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将人置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指明人以实践的方式,实现、确证自身存在.生成历史的人,体验因差异而产生的个体存在感,并由所归属的族群、生产社团、政治联结中获得群体的归属感,最终作为人"类"成员,获得对生命本体的认识,进而在认同自身与他者后产生安全感.游走在个体、群体、类三个存在形态划定的历史边界里的人,在与他者的"共在"中,完成自身的存在.被抛入世界中而存在着的人,由于出场时的被动和被先天决定的共在生活境域,对意味着摆脱"非我"束缚的"自由"格外执著.在意志语境之外的自由,尤其在现实的社会-行为的角度上,自由总是与"他者"不可避免地联结着.人的"共在"状态下,自由,总是在个体与类、自在与共在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内部张力.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与法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法治,就没有自由.新闻自由作为自由中的一个种类,与自由有着同样的属性.在西方,新闻自由的思想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而且新闻自由的发展也总是与法律一起相伴成长.新闻自由作为公民最为重要的民主权利之一,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得到了法律的切实保障.新闻自由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于对民主的保障和对法治国家建立的促进.  相似文献   

17.
常晶 《东岳论丛》2012,33(4):43-45
马克思对自由范畴的考察,采取了回到历史的进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政治解放虽然确立了人的普遍自由的权利,但现代私有制却解构了自由的平等基础.人的自由在市民社会的历史语境中呈现为历史的偶然性与个人的任意性.消灭私有制,达至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合理的自由乃是未来社会的诉求,也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根本取向.  相似文献   

18.
布克哈特或许是十九世纪历史学家中唯一持静力学历史观的人.在他眼中,国家、宗教和文化是人类历史的恒常主题,三者之间的交错影响构成了一幅幅人类历史的横剖画面.在当时盛行的社会进化论语境下,人们通常简单地将布克哈特视为艺术史学家,而忽视了他对整个人类历史生活的独特洞察.直到二战之后,美国学者才将布克哈特作为"自由的倡导者"重新加以审视.然而这样一种自由替代权力的二元论解读却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他的历史观,后者对此显然持一种更加现实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一个法律价值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价值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它包含诸如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安全、秩序、效率等价值.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法律诸价值的相对地位是不同的,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价值需求.近年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法律价值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争议焦点.公平是法律的首要价值,效率是经济的首要价值.现代社会是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法律与经济的统一.以法律之公平消除因追求经济效率而带来的社会不公现象,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是近代历史哲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明确把自己的历史观称之为哲学的历史,本文则立足于理性与自由两个重要维度,对黑格尔的历史观进行深入阐述,意在揭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深层内涵:即阐明历史是合乎理性的历史,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思维把握到历史的内在本质,但在黑格尔这里理性是思辨的理性,历史是在各种本质的规定的联系中的有机统一体,他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知性的把握历史的方式;另一方面,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目的论思想,赋予了历史的理性以内在的目的,即自由。历史在黑格尔这里是历史理性的自我实现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的自由的实现史。自由是历史理性的内在目的,而理性是作为自由实现的必然性过程展示。理性与自由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实现了内在统一,二者构成理解黑格尔历史观的两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