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仇小敏 《兰州学刊》2010,(10):2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时俱进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承担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及其伦理价值观的建构。从革命意识主导下的阶级伦理到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伦理价值导向,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本位价值的确立,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伦理建设日趋合理化和时代化,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伦理建构从政治强化到实践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建设高潮迭起相对应的是中国哲学界的思潮澎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是毫无疑义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具体指导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念,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就是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以有三个理解重心,即重心在"中国"、重心在"化"、重心在"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三个重心中又是以"化"这个重心来统领其他两个理解重心的。"化"的本质就是实践,它不仅要求尊重中国的现实,也要求尊重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开放性、实践性品格,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且必须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积蓄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理论源泉和支持背景。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特别重视处理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关处理社会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构成部分.这些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来建设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理论指导,对我国处理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日常话语中界域不清,有必要从哲学层面来探究和厘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哲学概括。这一过程的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它们既具有质和量的区别,又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历史性和当代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郑伟 《理论界》2013,(12):5-8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有利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的科挚}生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 ,还提出了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 ,二者的综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化”来界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性质。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辩证地统一起来 ,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发展多方面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姜宏波 《理论界》2006,2(12):24-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一个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相互衔接,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历史。”〔1〕两者内涵丰富,辩证统一,充满着翔实的哲学意蕴和不可分割的相互统一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范式,实际上主要经历了“西化”、“苏联模式”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种范式转变.这三种实践范式既有时间上的先后性,又有交叉性,在具体的实施内容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现代化实践范式是中国现代化在历经“西化”、苏联模式化等各种实践范式之后的必然转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性、社会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的逻辑前提,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预设了前提和基础。从革命时代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创立。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实践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正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解放思想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来加以理解,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过程,它丰富的理论成果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新形势下的解放思想,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必须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为旨归,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为哲学基础,其实践性和批判性及其"内在紧张"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式只能是"结合".最根本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的关键是中国现实和世界趋势在理论创新中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问题的认识 ,必须着力关注邓小平理论的思维视界、本质特色和实践价值等问题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 ,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科学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 ,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 ,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邓小平理论中 ,“实践主题”的明确提出源于对“生产力问题”(即“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极大关注 ,并使“生产力问题”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生产力问题”既导引出“实践主题” ,更深化了“实践主题”。邓小平理论在“生产力问题”上的重大创新价值 ,不仅在于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价值目标意义 ,更在于强调了要从实践上创造性地探索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最终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由最初的“理论设想型”经“经验主导型”向“科学实践型”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它具有同质性、继承性、发展性、创新性、科学性、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正是这十大基本特性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了多姿的风采和神奇的魅力,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认同到实践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必然环节 ,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一个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不断延伸和磨合的过程 ,这就必须首先跨越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这道坎 ,即被中国民族文化所接受 ,才能转化为实践的指导思想。所以 ,从文化认同到实践契合 ,文化重构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四大基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其哲学基础;事物普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辩证法是其方法论基础;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必然结合是其逻辑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现实奋斗的统一是其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催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促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由此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