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客家族群特殊的文化与地理分布,形成了客家民系独特的民事习惯法,但一直未得到客家学和民间法研究的重视.客家民事习惯法以历史传承坚韧、商事习惯稀少和物权、亲属规则发达为鲜明特征.客家民事习惯法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在土地坟山、契约和亲属继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规则与含义.以"滴血发誓"查证事实的方式,对查明案件事实更是颇具功效.在客家地区,合理引入客家民事习惯法作为正式国家法的补充,在民事调解和司法裁判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全面、关键、决定性的影响。客家民系主体来自中原河洛,在闽赣边地开基创业奠定了客家文化物质基础。客家重构中原式宗法制社会,形成客家文化的社会基础。客家传承河洛文化刚健自强、厚德、文化和重礼的基本精神。成为客家思想文化的理学根源也在河洛。  相似文献   

3.
赣江流域与客家民系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它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占有何等地位?这些都是中国客家问题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拟从赣江流域与客家民系迁徙、赣语与客家话之间的关系以及赣江流域在客家文化传承上的地位等方面来加以讨论,以期引起前贤同好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赣江流域与客家的迂徙 我们习惯上称客家民系形成以后生活于客家地区的居民为客家人。客家民系的形成,基本的地域标志在闽西,时代大致在两宋。赣南与粤东北大部分当今客家人聚居地则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在地域获得充分发展之结果。因此,本文所谓客家先民主要指自北而南迁徒,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南迁至闽粤赣边的汉人与当地的土著民都是客家先民,而土著民中闽越族的成份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客家文化事象方面,从其宗教信仰中透视出的对蛇、石、树、鸟的崇拜,都源自闽越族的古老思想观念;妈祖信仰和临水夫人信仰原来都是闽越土著不同族类的原始崇拜,被客家顺利引进,流传广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客家具有广泛的闽越族信众基础和闽越巫文化背景。客家妇女不缠足之俗亦源于百越或阅越文化,客家方言的一些特殊词汇和特殊语法,据研究是受古百越语影响所致。如此等等,说明客家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南迁汉人文化与闽越文化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也论客家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论客家精神张应斌近几百年来,客家已逐步成为推动中国进步、东南亚发展,乃至影响文明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客家民系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精神风貌,日益引起世界有关研究界的注目。但是,目前人们对什么是客家精神,却因理解不同而众说纷纭。有的理解为政治激情,说“没有...  相似文献   

6.
闽赣粤交界的大三角地区是客家族群(民系)孕育、诞生和成熟的原生地,具有先民、先祖、祖先三重血缘资源优势和文化场景作用,是客家血缘与文化的寻根处。客家在此地所寻找的客家基本精神是对河洛根性文化的传承。客家原生地是海内外客家中原河洛姓氏寻根的中转站。客家的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化背景下重构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代福建汀州所在的汀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福建客家聚居的主要区域和文化中心区域,在客家民系发展中起着人口聚落、繁衍和族群认同作用,也成为当今世界客家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最重要的区域。客家只有在通过血缘与文化寻根达到客家族群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全球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8.
客家是汉族在南方的一个支系,是由唐代安史之乱后南迁汉人与赣闽粤之交的闽越土著和先期迁入该地的武陵蛮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判定客家的要素是方言、民俗、经济特点和人文性格,从这些方面来观察,南宋时代在汀州确已形成一种特殊的方言和民俗,因而可以判断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客家民系形成时期的中心舞台在闽西的汀州。客家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如捡骨葬、买水浴尸、女劳男逸、客家山歌等,就是比较明显可溯源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渊源的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9.
客家形成于南宋论张天周客家人口众多,分布范围极广。由于它具有自己的方言、习俗、精神、自觉意识等社会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客家人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因而海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却...  相似文献   

10.
江西客家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江西客家概述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客家问题研究课题组前言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它以独特的语言、习俗和文化区别于同由中原南迁的汉民族江浙系、湘赣系、南海系、闽海系,而劳动、生息和繁衍在祖国的大地上,显示出中华民族支派纵横...  相似文献   

11.
赣南客家民间音乐是由客家民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其勤劳智慧的先祖在生产劳动,生活中创造“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是整个华夏文化宝库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束独具异彩的奇葩异卉。赣南客家民歌乃是若最具特色的代表,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文化背景极为复杂。今天的客家民系是在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居住地,闽、粤、赣三角交界地,但历史上的客家先民在其居住地的那一天起,就长期处在一个居无定所的游离状态,当其他民系定下来时,只有客家还在飘忽不定中,与“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身世相关联。从历史学、社会学、民…  相似文献   

12.
两宋之际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关系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之际,是畲族和汉族客家民系酝酿形成的关键时期。此前,畲族先民(主要包括南迁武陵蛮与闽越土著两部分)与客家先民(主要指南迁的汉人)的相互关系有斗争,有合作,以斗争为主;两宋之际,在反抗封建苛政特别是榷盐弊政的共同斗争中,蛮汉人民的联合斗争成了彼此关系的主流,在合作中加深了交流,加强了融合,因而形成了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关系的新格局。在这一新的格局中,畲族加速了汉化的进程,同时也孕育催生了汉族的一个新的民系--客家民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界虽然强调民俗学既是历史学,也是现代学,但是,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俗事项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俗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普同性倾向,漠视民俗现象的地方性特点,一是社会进化论的线性视野,在潜意识中将民俗看作是现代化的对立面,是停滞的、落后的文化,以传统/现代、野蛮/文明、乡村/都市等二元对立观念作为研究的支配逻辑.本文从客家研究的历史梳理出发,反思客家研究的普同性倾向与地方性文化差异之间的困境,以及客家民系的现状--仍然处于不断地发明之中--所产生的复杂问题.据此提出从"地方性"视野出发,强调地方性文化对于客家民系的普遍性、历史性、现代性的整合经验,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4.
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虎 《文史哲》2002,(3):128-134
汉族民系之一客家的民居,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社会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其建筑特征是围堡式大屋。前者渊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宗族共同体聚居制度和坞堡宗族聚居方式,后者渊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与坞堡建筑。中原地区这两种居处制度与南迁后的生存、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客家民居的两个基本特征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凡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没有成为客家人。  相似文献   

15.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黄笑山(郑州大学中文系)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客家人被看成一个民系或一个族群。费孝通先生在谈论"民族"概念时曾说:"我认为在民族这个概念上是否可以设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中华民族';第二是汉、藏、蒙、回...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汉族支系的客家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境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近一亿,是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汉族民系。粤、闽、赣三省交界处是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是客家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正> 由广西梅州客家联谊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东梅州市社科联等7单位联合主办的“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桂林召开.来自海内外50多名研究客家学的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30多篇论文,交流了心得体会.大会收到的论文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客家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有综论客家源流与迁徙历史的;有论述客家与汉族其他民系及某些少数民族的关系的;有论述客家思想意识与客家精神的;有论述客家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有论述客家文学、艺术、民情风俗及其特点的;有论述客家著名人物的籍贯与贡献的;有深入客家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也有论述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某些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还有对今后如何开展客家历史文化研究的建议,等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客家文化在国际汉学和东方学中,是一门方兴末艾的热门学科.有的看法尽管存在分歧,但是通过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彼此得到了启发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赖丹 《江西社会科学》2005,(11):133-136
本文主要是探讨研究客家舞蹈是否形成.研究考察地域是客家民系的摇篮--赣南.研究切入点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三绝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的舞蹈动作.三绝是戏中之舞,又是形成系列舞蹈语汇的核心.抓住舞中三绝,进一步研究赣南客家舞蹈是否有比较完备的基本内容,即基本形态是否形成,它的形成是否有自己的历史成因,即有无自己必然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是独立艺术形成的基础.最后,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考察,笔者认为客家舞蹈作为独特的舞蹈形式已经形成,并粗略地提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唐末至北宋的客家迁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末至北宋的客家迁徙是客家源流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继东晋末年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客家南迁运动 ,而且结果还催生了华夏民族中一个独特民系———客家族群的形成。仅以这段时期的客家源流而言 ,其流寓于以后成为客家基本住地———闽粤赣边的北方汉民 ,比之上一历史时期不仅移民来源更为广泛 ,而且移民数量也更加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唐末黄巢起义而使大半个中国处于战火之中外 ,还有五代各地割据势力的纷争和北宋软弱国力与消极政治所带来的社会混乱 ;另外 ,闽粤赣边特别是闽西和粤东在这一时期相对安定与人烟稀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化、共存化和同质化之中。客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系"。客家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凸显客家文化的传统本色与现代特征,当下,必须重点关注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中重塑客家文化研究,在体现客家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展示客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全球文化创意时代推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