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和扩张革命力量,最终取得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进行革命武装斗争需要依托巩固和发展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离不开正确的军事斗争;在巩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无产阶级必须掌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权;要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实际是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王跃飞 《理论界》2007,(3):169-170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红2、6军团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创建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领导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胜利完成了牵制敌军,策应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任务,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是革命得以胜利的重要保证。文章以安徽池州地区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探究各历史时期革命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构成,并由此来透视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乡村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本文拟就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思想试作探索。土地革命是一场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革命;武装斗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要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并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因此,根据地建设特别是根据地经济建设,就成为革命  相似文献   

5.
《重庆社会科学》2010,(11):20-2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正因如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主要围绕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史及历史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中的有关人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比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等维度展开。在此,梳理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研究文献,摘编权威报刊、图书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评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 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之为“方志敏式”的赣东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重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同志在领导弋横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块根据地的创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一)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残酷的屠杀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组织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弋横大暴动。随后,弋横武装暴动的胜利成果不断扩大,他们坚持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和基层苏维埃政权。一九二八年五月,弋阳召开第一次全县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在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组织农民运动,筹建广西党组织;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积极执行革命任务,参加红军长征;积极奔赴前线,并坚守本土阵地;坚持游击战,迎接大军南下解放广西.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刘华实  薛毅 《中州学刊》2008,(2):181-183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规模较大、坚持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金融建设乃至财政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的发展.苏维埃政府银行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产物,是根据地经济斗争和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它为支援革命战争、打破经济封锁、活跃苏区经济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支柱.鄂豫皖根据地的银行还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这些人才随着部队不断开辟新的根据地而着手筹建新根据地的金融事业.  相似文献   

9.
<正>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罪恶阴谋,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向北方的战略转移,从而为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长征的道路曲折艰辛,长征的精神气贯山河.它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既给人们以常新的鞭策和鼓舞,又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去深入探研的郑重话题……1930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这种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的现象,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奇事.毛泽东同志透彻地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特别强调的就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  相似文献   

10.
<正> 广东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东江、琼崖等革命根据地的总称。这片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的一块战略基地。它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在敌人的重围进剿之中,坚持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英雄业绩。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将广东各块革命根据地加以综合考察,以期寻求某些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1.
二、研究鲁迅对我国革命文化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史上,1927年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是我国“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的时期,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独立地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期。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开端的农村武装斗争,是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以上海为主要据点的革命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整个白区的革  相似文献   

12.
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在抗战胜利后建立起来的。 日本投降以后,中共中央鉴于东北地区在两种中国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中,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于一九四五年九月中旬,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作出具体部署,派出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十三万主力部队和二万名干部,分期分批进入东北,还决定成立以彭真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加强党对东北工作的统一领导。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东北局领导广大军民大力地进行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土地改革、剿匪斗争、军事斗争、政权建设、恢复经济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至一九四七年五月,在东北建成了四大块比较巩固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由红二、六军团建立起来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革命处于低潮,红军突围长征的生死关头发展起来的一块新苏区。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据地,在长江南岸与川陕根据地相呼应,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从敌人的侧后方威胁其反动统治,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对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本文根据史实,论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准备时期、初创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直至战略转移放弃这块苏区的两年多的历史过程。一、准备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一、老区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1、加快老区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激起老区人民的革命热情,进一步增强党的4$力和战斗力。在革命战争时期,老区人民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创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党中央的委派,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瞩目的十大块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根据地区域包括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天峨、马山、田东、田阳、百色、平果、凌云…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翠霞 《河北学刊》2001,21(5):121-123
抗日战争时期,基于国内形势的变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而国内矛盾和中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降至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把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团结根据地一切抗日力量,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重庆社会科学》2010,(11):16-16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记录这段峥嵘岁月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刊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进行函访,以纪念馆为轴重温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展现纪念馆的风貌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革命老区(简称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中国革命胜利的丰碑。四川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其中心区域在我省巴中、广元、达州,极盛时期面积达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建立了23个县和1个市的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主力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多人.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华池、合永两县北部,桥山山脉中段南梁地区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全国仅存的一块红色区域。它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为民主中国圣地——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它的光辉斗争业迹已炳耀于中国革命史册。在纪念“南梁政府”诞生五十周年之际,笔者对调查收集到的史料,按历史阶段作  相似文献   

19.
吴学东 《学术论坛》2006,1(6):154-157
毛泽东的根据地发展战略思想,是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及共产党人在实践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发展以致完善、成熟的。它在中国革命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P1024)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积极探索根据地建设的道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经济保障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建设思想.文章试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