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思斯 《理论界》2007,(4):205-20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与挑战共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潮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从反全球化运动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和养料,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有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有策略的灵活性,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金融全球化亦出现新的趋势。金融全球化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贸易增加和居民福利改善的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冲击和风险。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在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加快构建国家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和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是经济不断开放的过程,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开放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但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因开放度增加而产生的风险.阿根廷的实证研究从反面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开放与发展关系的问题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2002年阿根廷危机的爆发是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特别是梅内姆执政时期所采取的激进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应以阿根廷为鉴,对开放的目的保持清醒的认识;根据本国利益需要和现实环境选择开放战略;强化和扩大国家在改革开放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正面临着来自全球化的严峻挑战。面对无法回避的全球化 ,惟一的选择就是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本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为全球化提供理论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吹鼓手,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却普遍受阻。这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缺陷紧密相关,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应该认真思索,积极探讨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政治民主化浪潮,是在政治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推广其民主观和民主制度的结果,也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所决定的,而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则促成了政治民主化浪潮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民主化浪潮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更多的是起到了消极作用。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应当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应当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民主化进程,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代价。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世界各国政府职能及其经济增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无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下政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论述政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对本国经济进行的制度安排 ;政府作用的有关增长模型 ;政府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边界 ,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经济安全应当实行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牟丽 《北方论丛》2003,(5):35-37
以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安全受到的各种威胁,因此必须有化解这些威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既为各国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系数提供了机遇,也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中国入世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祉的同时,国家经济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正确选择经济安全战略,以维持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全球化及其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和保障本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敏 《江淮论坛》2000,22(4):25-31
冷战结束后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深化。一国的经济波动即刻传导其他国家发生连锁反应 ,经济安全问题日益为所有国家所重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损惨重 ,60 %以上发展中国家经济陷于衰退 ,一些国家已陷入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因此 ,经济安全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首选课题。本文拟就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有关问题加以粗浅的探讨。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它是指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轨国家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转轨国家在开放本国经济的过程中放弃过分理想的“休克疗法”措施 ,重新界定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职能 ,在国际竞争中驾驭本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策略、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政府行为的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要选择适当的经济转轨速度和市场化改革次序 ,掌握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转轨国家政府还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 ,使政府的作用与其能力相符 ,重振政府的机构能力 ,并以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 ,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一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虽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双重影响,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拒绝经济全球化。我们只有直面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勇于竞争,才能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才有可能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和全球化的宏观层面,研究世界范围内经济和教育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转变形势之下的发展和变化,探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经济知识化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寻求如何借助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推动与促进本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各国政府行政生态环境发生了最深刻的变迁。这种变迁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职能要有新的发展 ,承担起治理“世界市场失灵” ,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参与国际制度供给的新职能 ;扩展自己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主权的职能 ,培育本国国际竞争力 ,扩展自己维护生态安全的职能等。为了适应政府职能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2011年因地震海啸引发的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使世界各国必须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亚洲地区也不例外。如何尽快摆脱困境,继续保持亚洲经济的良性发展势头?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特点,提供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公民社会的成熟,明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形成亚洲地区多层次的环境治理机制,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强调依靠本国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第三世界”国家还应善于利用各种外部条件以推动本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自己置于封闭的体制之内,中断与其他国家相互往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策略显得可笑。明智的做法是,“第三世界”国家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外部因素,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在目前各种外部因素中生产力移植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生产力移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现象日益明显。世界经济中各国之间…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资金),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本国的经济,就必须进行对外经济交流,以  相似文献   

20.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传统能源需求缺口,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势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能源价格、消费导向等能源控制手段,将本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更是加大能源需求规模,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长能源瓶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