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姚珺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3):286-288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强效果理论的代表,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些质疑,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统上关于媒介和舆论的学说都面临着挑战。实验表明,在网络中,沉默的螺旋不再一统天下,取而代之的将是反沉默螺旋现象。 相似文献
2.
姚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88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强效果理论的代表,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些质疑,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统上关于媒介和舆论的学说都面临着挑战。实验表明,在网络中,沉默的螺旋不再一统天下,取而代之的将是反沉默螺旋现象。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时代,“沉默螺旋”理论明显地表现出局限性,网络传播出现一种新的态势,即“反沉默螺旋”现象。通过观察“反沉默螺旋”现象在现实中的诸多案例,得出了其出现一种模式和两种路径:即理性和非理性途径,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交互性、中坚分子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5.
“沉默的螺旋”与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4):61-63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6.
辨析“沉默的螺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世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121-124
人们的沉默现象被受到普遍关注。文章对新闻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了辨析,认为它不是一条铁的定律,并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应制造沉默,更不要让沉默深化,教的成功不能以爱的沉默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大大改变了人民的生活,其及时性、交互性、草根性的特点使它成为民众自由言说的阵地.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中国互联网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使"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中日益凸显,本文以最近发生在网络中的热门事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在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9.
"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清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375-378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结合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有关群体压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网络受众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产生“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刘冰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106-108
"沉默的螺旋"中的"多数意见"压力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压力作为居于更根本层次的"隐蔽力量",影响人们意见的表达.霍夫斯泰德(Hofstede)文化模式里面包含了影响"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四种文化维度.探讨了"沉默的螺旋"与文化模式之间的一般对应关系,并分析了中国文化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旋转势头强劲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1.
胡冬梅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会话中的无语同样能传达丰富的信息,甚至是语言难以传达的信息。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无语的态度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与文化密不可分。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旨在帮助人们从本质上理解会话中的无语在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相似文献
12.
李雪银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95-96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德育教学以人为本,就是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提高实效性,使德育教育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349-351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已成为影响中国国际信誉和中国未来的时代问题。其生成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打破这一道德缄默,关键在于培养企业的伦理人格与打造合力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鹤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3-156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而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培育和发展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人的道德人格完善、思想境界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倡导并实践主体性德育就是要澄清并还原德育的主体地位,把德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德育的实施逻辑向学生倾斜,把德育的内容向学生移近。让德育从天理回到人心,让德育从天上回到人间。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市场经济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7):220-223
时下,有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推行是导致大学生道德水平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对该观点进行了批驳。并进一步论证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道德内涵,这种市场经济道德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指出将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与市场经济语境相联系,能为高校道德观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进路。 相似文献
17.
困境与张力:鲍曼后现代语境下的道德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思鹏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92-95
齐格蒙特·鲍曼被称为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研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家之一。鲍曼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现代性的伦理困境,揭示出理性的普遍实践恰恰造成了非理性的伦理后果;并从后现代视角对道德现象进行了展望,进而提出构建一种体现"道德向个人回归"的后现代伦理学。 相似文献
18.
19.
李重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6):4-6
"以德治国"的重点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难点是加强执政党权力道德建设,核心是解决社会信仰问题,保障是"依法治国".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必须重视道德理论建设,应注意发掘优秀德治资源,但不能把古今"德治"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张康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548-554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一方面需要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另一方面全球性的后工业化也对中国社会构成了巨大压力,它必须解决后工业化的课题.在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伦理学的研究需要有着远大的社会目标,那就是努力追寻道德制度确立的可能性,以求通过道德制度的建构去解决后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