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潜在优势的分析,从提升中部地区发展外贸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途径,论证了提升中部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6至2012年数据,从对外贸易规模和外贸依存度、出口结构、利用外资水平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江门的外贸竞争力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门外贸竞争力正逐渐减弱。运用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了影响江门外贸竞争力的五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江门外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目前国际上权威机构建立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建立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中国各省市区竞争力的相对强弱,重点从整体上对比中东部地区经济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方面比较分析了湖南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的外贸发展状况,发现湖南外贸总体上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且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有扩大趋势。结合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背景,提出了发展湖南外贸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 ,中部地区难免有“塌陷”之虞。中部地区必须形成合力 ,积极塑造区域形象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 ,实行分工创新战略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良好机遇.现阶段是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全面了解是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能反映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确定和解释影响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因素,以对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指出政策推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异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中部地区难免有“塌陷”之虞。中部地区必须形成合力,积极塑造区域形象,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实行分工创新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整合可约束恶性竞争、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形象逐渐明确,并具有一定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条件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途径和对策,即加快省际毗邻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跨省区优势互补、互动;优化旅游线路,合理组织旅游网络;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携手开拓客源市场;加强区域联合,打造中部无障碍旅游圈。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影响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开放是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条途径进行的。西部地区目前利用外资不足,加大外资引入力度乃大势所趋。但外资的引进不应是盲目的,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对外资的利用加以制约,从而确保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与此同时,由于外贸结构取决于产业结构,因此,在开放的条件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方法,能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的差异。本文采用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测评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地反映了中部六省旅游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