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重要的思想。研究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理论变为现实的一次伟大实践。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新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反复强洞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认为它是关系到"维护劳动者的政权",关系到"防止资本主义压迫制度复辟"的大事。当时苏维埃…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国家机关中暴露出来的官僚主义引起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列宁深刻地揭示了官僚主义的危害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一系列克服和防止官僚主义的途径和措施。本文从政治制度的层面,探讨了列宁所揭示的官僚主义产生的体制原因,着重分析了列宁关于使用民主法制手段,防止和消解官僚主义的途径和措施,即:寻求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结合点,实行党的领导制与人民监督制相统一的国家权力制度;推进民主进程.实行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干、高效、廉价、勤政的国家机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武器制裁官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 列宁的政权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其发展脉络看,可分为确立、发展和逐步成熟三个时期。从1905年至1918年,是列宁政权建设思想的确立时期。其思想特点是实行直接民主制。从1919年至1921年,是列宁政权建设思想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转向通过无产阶级先进组织即布尔什维克党,代替人民对国家事务实行间接管理。从1922年至1923年,是列宁政权建设思想逐步成熟的时期。列宁在总结苏维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权机关的新思想。其核心是实行党政分开,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监督,彻底改革苏维埃政权体制。在他生前口述的《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中,提出了许多完善苏维  相似文献   

4.
列宁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政权以及法律之间的关系;主张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对政权的监督。列宁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而发展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新境界,促进了人类社会民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深入探讨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含义所在,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从理论成为现实。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同时,列宁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苏维埃。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在于:一、拥有革命的同人民极密切联系起来的工农武装力量。二、苏维埃政权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容易检查和更新的关系。三、这个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是以往那种经过官僚手续产生的官员,而是通过民意选举产生并可按照民意而更换的。四、它不是高高在上的,保证同各行各业都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够不要官僚而  相似文献   

6.
列宁管理思想浅探刘井山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六、七年间,亲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指导苏维埃俄国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对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拓前进的我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高...  相似文献   

7.
从1917年2月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到1918年1月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举行,是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初步巩固政权的时期,即十月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列宁提出和坚持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苏维埃俄国可以利用现成市场即革命前的市场关系,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目前,探讨列宁的这一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一1917年二月革命结束以后,列宁在回国前夕撰写的一组《远方来信》中,在回国后提出的《四月提纲》中,在4月下旬党的七大上的报告中,论述了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苏俄法制建设的实践中,为了实现人民主权和司法民主的理想,列宁阐发了人民陪审的思想理论,并将其理论应用于苏维埃司法制度的建设实践。列宁主张,人民参与审判是民主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主权的要求。列宁的人民陪审思想不仅影响前苏联人民陪审制度的建构,而且对新中国和我国当下的人民陪审制度的建设和实践也起到理论引导的作用。列宁的人民陪审思想经过移植借鉴和发展演进,在当下已经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列宁晚年在探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出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我们认为,贯穿于列宁晚期思想的核心,就是尽快发展苏维埃俄国的生产力。围绕这个核心,列宁还阐述了一系列极为灵活而又富于远见的策略。这一思想核心及其策略,对于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执政党怎样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是社会主义史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俄国共产党(布)组织对苏维埃国家的管理和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列宁的这个宝贵遗产,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理论的基础。总结列宁关于执政党管理苏维埃国家的思想和经验,对于我们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正确途径,无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管理国家是执政党的主要任务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也就必须随之转变。列宁高瞻远瞩,分析了这种新的  相似文献   

11.
苑秀丽 《东岳论丛》2007,28(6):23-26
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热切期盼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谋求和平共处,保证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其中列宁对资本主义始终保持的清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当前,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和挑战相当直接和严峻。列宁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17-21
在巩固苏维埃政权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从俄国经济社会落后的国情出发,在社会有机体的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总结列宁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在实践上探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且面临着内忧外患双重压力的背景下,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身负领导角色的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实现“自身硬”以更好地推动社会革命。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既来源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的继承创新,同时也源自于俄共(布)维护执政地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需要。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语义维度主要包括自我调适、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净化和自我纠偏五个方面。这些具体举措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启示,即必须严明纪律,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和定力,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4.
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恰当处理的问题.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农民阶级的要求,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当时严重的农民问题.列宁的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7,(11)
从《国家与革命》到《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至关重要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典范。为马克思主义"正名"、无产阶级团结力量、从革命中"来"到革命中"去"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路,而理论自信、人民中心、直面"革命"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宣传思想工作对当前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国有化思想的探察──关于“用赤卫队进攻资本”的传统认识质疑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即1917年10月至1918年春,列宁领导苏维埃国家进行了国有化的工作,使苏维埃国家在银行、铁路、商船、大工业企业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国有化,对这...  相似文献   

17.
继《列宁主义研究》后,俞良早教授又推出了他的新著《列宁后期思想探要》,读后很有收获。该著作大部分篇幅用来阐明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关于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个视角的选择,表明作者把经济思想视为列宁后期思想的核心。作者认为,十月革命初,列宁鉴于苏维埃政权尚未得到有力的巩固,无产阶级组织管理水平有限的情况,未提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只主张在资本主义企业实施计算和监督,即建立工人委员会或其他有关组织,监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制约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国有化的对象则是那些反对计算和监督、并反…  相似文献   

18.
列宁领导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包括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思想、通过法律来管理社会主义国家事务、执政党要在宪法及法律范围内活动等。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俄国十月革命后,特别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提出并努力实行过租让政策。虽然后来租让企业未得到多大发展,但列宁关于“租让政策的原则,原理和基础”的论述,他所阐明的一系列思想,却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什么是租让制?列宁指出,从经济关系来看,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根据这种合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工厂、原料、矿山等生产资料租给资本家,资本家以租借人的资格,利用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以其资本赚取利润,并把一部分产品交给社会主义国家(参见《列宁全集》第32卷,第285、177页)。  相似文献   

20.
由列宁租让制思想到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的发展俞良早租让制的思想,是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之一。根据这一思想,苏维埃国家可以把一部分自己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出租给外国资本家,让他们到俄国来经营,使他们把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俄国。在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