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运用接受美学文学批评理论,可以从小说主题、人物性格塑造方入手对美国20世纪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两部短篇小说《斯蓬克》和《6枚镀金的硬币》所蕴涵的黑人民俗和生存状态进行探寻和解读。赫斯顿将黑人民俗因素运用于小说创作,有助于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才子佳人小说放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么,就不能轻易将之视为“观念陈腐”的小说,相反,此前出现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长篇小说几乎清一色地鄙视或贬损女性,而才子佳人小说对女性人格的尊重,对女性美貌与才情的颂扬,对男女平等乃至女胜于男的表现,一扫此前中国长篇小说对女性的讥讽、轻视、敌视与咒骂,成为中国长篇小说妇女解放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山西的长篇小说始于中国古代社会末期的《三国演义》;五四时代至1940年代,相较中国现代长篇小说高潮的出现,山西没有在中国文学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1940-1970年代,山西长篇小说在中国长篇小说格局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就是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但仍不及此时山西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及其时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标高;1980年代亦如此,其时的代表作有柯云路的《新星》、焦祖尧的《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成一的《游戏》等;1990年代,山西同全国文坛一致,成为长篇小说的时代,代表作有张平的《抉择》、李锐的《旧址》、成一的《真迹》、周宗奇的《文字狱纪实》等中年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以及马烽、李国涛、林鹏等老一代作家的长篇新作;新世纪以来的山西长篇小说趋于对"史诗"品格的追求,体现在:其一,对历史事实的高度概括,如成一的《白银谷》等;其二,巨大的精神、思想概括力,如李锐的《张马丁的第八天》等;其三,对社会现实的高度概括,如张平的《国家干部》等。  相似文献   

4.
梁丰 《家庭科技》2013,(12):9-9
貌似现在男人都喜欢嗲声嗲气、装纯装可爱的小女生。这让《霹雳天使》里的女汉子们很是失落。  相似文献   

5.
理性的光芒——《傲慢与偏见》与奥斯汀的婚姻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简析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 ,评述了该书作者——— 18世纪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婚姻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刘畅 《兰州学刊》2007,(1):143-145,46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的高峰阶段,长期以来,论及清代长篇小说,常常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代表.《歧路灯》作为这一时期作品,名不见经传,虽为一部六十余万言的长篇小说,生成于《红楼梦》之前和《儒林外史》之后,但是,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歧路灯》才得以大规模出版.此作品于两个世纪间被"悬置",抄本之多几于其他任何作品之上,流播空间狭小,始终走不出中原大地,竟几成为一大憾事.从传播与接受角度解析《歧路灯》,有助于其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7.
淑和艾拉贝拉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中两位女主人公。前者因反对当时男权社会而难逃悲剧命运,后者则因顺应社会,成为适者而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8.
最近,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长篇小说卷两卷已经与读者见面了,这两卷共选五部长篇小说,即叶绍钧(即叶圣陶)的《倪焕之》、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田军(即肖军)的《八月的乡村》及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这五部小说是从新文学运动的二个十年所出版的近四十部长篇小说中遴选出来的,它体现出这十年间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实绩。  相似文献   

9.
刘卫东 《齐鲁学刊》2008,6(1):146-148
"家"与"国"之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隐喻关系。把现代文学史上的《家》和《财主底儿女们》两部描写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放在现代启蒙的环链上,可以看到"五四"精神在现代中国的变化过程。《家》以通俗的形式演绎了个性解放的吁求,《财主底儿女们》则以痛苦的思索表明五四后的知识分子无法完成"五四"文学的启蒙承诺。  相似文献   

10.
源于小说"隐括"机制下史传的内在背离性,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文体的分裂"与"文本的间隙"形成了构建该小说结构要素的文体裂隙,成为带有明显文体裂隙特点的典型文本。以《风云初记》为中心文本并通过对其创作前后杂文、文论和《文艺学习——给冀中一日的作者们》及《文学短论》等周边文本的考察,可以发掘史传内在背离下,作家历史观念审美表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王林的《腹地》是一部反映冀中抗日根据地1942年"五一大扫荡"前后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建国伊始因《文艺报》的批判而受到文学史的遮蔽。但作为迄今为止描写抗日战争最真实、最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腹地》不仅展示了王林独特的艺术创造,及其向"伟大的作家"迈进的雄心,而且它对历史的"原生态"想象和再现,使其成为具有经典性意义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2.
《简·爱》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上摆脱父权制不惜以死抗争。从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中,分析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她们渴望自由的呼声。  相似文献   

13.
回族女作家陈玉霞的长篇小说《心斋》的问世,标志着陈玉霞创作的女性文学的序列化小说已初具规模,而她迄今为止的全部创作,越来越清晰地凸现了她的女性文学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复活》历来最为我们所看重,至今仍被国内编撰的多数外国文学史教材选作重点分析作品。然而《复活》却未必然就是最能体现作家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作品。由于种种的原因,《复活》倒是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留下遗憾最多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于爱琴 《理论界》2008,(9):133-134
赫斯顿的《他们眼睛望着上苍》是一部被誉为黑人妇女文学经典、女性文学经典和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的作品。文本中珍妮·克劳福德三次婚姻的裂变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视角,诠释婚姻在珍妮成长中的作用,以揭示其超越时代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6.
芦苇,1950年3月出生.现为西部电影集团编剧、导演,中国影协理事,国家一级编剧.主要剧本有:《疯狂的代价》(夏威夷电影节优秀作品奖),《霸王别姬》(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国际贡比西影评人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活着》(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纽约及洛杉矶影评人最佳外语片奖),《秦颂》(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评委团特别奖),《红樱桃》("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目前,正在筹备根据陈忠实同名长篇小说《白鹿原》改编的电影的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实践"新神话主义"文学主张的重要文学成果,叶兆言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创作的长篇小说《后羿》彻底颠覆了后羿、嫦娥等神话人物的传统认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神的堕落与英雄的缺失"的远古社会图景。《后羿》是作者个人与远古神话的一次凝视与对话,通过各种神话人物的重塑,《后羿》展示的是一个神的堕落、英雄消失、人性迷失的蛮荒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 《金瓶梅》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如同《金瓶梅》的作者是谁一样,至今仍是个谜.这里,我提出《金瓶梅》成书三阶段说,同时谈谈我对《金瓶梅》作者问题的看法,请《金瓶梅》研究专家们和读者们指正.一、《金瓶梅》原是评话,创作者是评书艺人许多持《金瓶梅》创自"大名士"、"大手笔"、"大文人"之手的学者们,大多低估了我国评话艺人在几部优秀长篇小说中的作用.没有众多的有关梁山英雄好汉们的评话,也就不会有《水浒传》;没有《三国志平话》和其它有关三国人物的评话,也就不会有《三国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小说《到灯塔中去》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分别扮演的女性角色——房间里的天使和具有革命精神的叛逆者的形象剖析,揭示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生存的不易与困惑,以及她们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所做出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奥康纳的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光"、"血"、"森林"和"路",而这些意象均取材于《圣经》,它们在《圣经》中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意义。在此以《圣经》为切入角度,旨在从两个方面探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中意象的原型意义:一是"光"、"血"作为洗礼和救赎的象征;二是"森林"和"路"作为邪恶与歧途的象征。通过对这些原型意象的运用,奥康纳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内心期盼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