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共十七大基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战略决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伟大工程。要把这一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挑战,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3.
4.
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步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鲜明特色,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呈现出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基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属性的理解,总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可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兴党、富国、强民的科学理论,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穿于我国社会各阶层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当代中国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振兴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透视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第三,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走向预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努力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选取贴近农民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内容;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途径、原则等基本内容的同时,还应辨证认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条件,例如历史经验、政治组织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群众等。只有对这些条件的辨证把握,才能在大众化进程中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为更好地推进大众化奠定良好前提。 相似文献
10.
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的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从适应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官方走向民间、从学术走向大众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代表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的规定性,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共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量的规定性。为此,我们应从群众需要视角、吸纳民间力量参与、立足日常生活创新理论传播方式、领导干部发挥示范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四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中的重大问题,涉及到党能否使自己的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完全能够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寻找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时代环境下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的一个重大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内时代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理构建;国际时代环境是经济全球化的崭新国际时代经济境遇,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国际时代政治形势,文化多元化的特殊国际时代文化景观。必须把握时代环境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宝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0):9-1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的社会现实,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及掌握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这就要求让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迫切需要将其"大众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又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包容了多方面的新成果,这些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继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的发展,我们同《河北学刊》一起组织了这一专题讨论,目的是通过这组文章与同行交流,以便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能够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究其根本在于它的理论与现实高度契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应着力改进理论宣传和研究,使其最大可能地与现实社会发展相契合,又应按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着力实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最大可能地使社会现实发展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相契合,从根本上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认同和信服. 相似文献
16.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关注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与领导干部的"身教"相结合,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通俗化、常识化和群众化的理论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载体的本质、发展特征出发,从党和人民群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研究其群众化、普及化的实现过程,研究其学理化、科学化的实现过程,还要研究其人本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19.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理解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在实践中能否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全面、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要着力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两个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包括理论的通俗化、宣传普及化、内化、转化.通俗化是前提,宣传普及化是中心内容,内化、转化是目的,其中,内化是解决信仰问题,转化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化”给谁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应当是党员干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群众。第二个是谁来“化”的问题,“化”的主体应该首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不是理论宣传工作者。第三个是如何“化”的问题,“化”的方式应该是实现理论宣传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为主;实现理论宣传工作者理论水平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以道德师范为主;实现干部说教与身教相结合,以身教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