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不均衡,城镇化发展远滞后于工业化,两者存在顾此失彼或脱节发展的问题.因此,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两化”互动的一种高级实现形式,产城综合体将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将城镇建设与工业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让城镇主动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功能,这必将成为未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主动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去,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质量,建设宜居、乐居、宜游的美丽城镇。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聚集的过程,而且要区别于“造城运动”,它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西藏作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具有滞后性和不均衡性,当前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缺口问题是最大制约瓶颈,结合财政作用,围绕新型城镇化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对策,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城镇化的推行中,有限的国有土地难以满足城镇发展的需求,巨额的集体建设用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供应者。由于法律的限制,征收成为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拟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建议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方式,赋予农民集体完整的产权,享有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让农民分享城镇化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是我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内生动力。"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交通作为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驱动力之一,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交通运输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6.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新常态,区域发展呈现出分化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关注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低碳发展主张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文章运用脱钩模型,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从城镇规划、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农业作为支撑是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增强广西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素供给,因而是符合以绿色为基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并与城镇化融合、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改革城乡联动配套制度是现代农业支撑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就是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从而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这必然需要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其内部的承载力,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融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辅相成。街镇工业走廊作为长寿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其"依城建园、以园聚产、以产促城、以城优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街镇工业走廊内各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区域内的园区建设业已基本成形,产业支撑作用也日渐凸现,城镇开发有序推进,统筹城乡效应也逐步显现,并基本实现了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宗安  王显晖  汪洋 《东岳论丛》2015,36(1):116-121
由于新型城镇化倡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因而为了能够全面地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并探寻影响其发展的潜在因素,文章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首先选取相关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寻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潜在因素,并利用因子得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综合的评价;其次以因子得分为因变量,选取相关金融变量为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实证研究;通过模型结果分析可以得到信贷资源的规模发展、金融效率改善以及保险保障都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强力的支持作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力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指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以“三农”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为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本身便蕴含着城镇化产业、生态、文化等元素,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乡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承载能力受到严峻考验。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承载能力更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承载能力的比较分析,认为通过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型工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提升城市实力和承载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深水区,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转型的需要,提出了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改变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做出重大调整,用公共政策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投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去。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目前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还很多,相关体制的制约和公共政策的不协调等问题亟待政府有序的改革和调整,要深化相关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然而,伴随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生态环境问题是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必须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方能实现城镇化的永续发展。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有能力、有义务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进行预防和治理,落实生态责任,以此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促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逐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着重强调的内容,而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重要一环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存在着缺乏建设资金和产业支撑、居民的主体性弱化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并积极探索可行的路径,为有序推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而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快速扩张的动力已趋弱,城镇化是拉动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城镇化的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城镇化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应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城市品质建设、建设特色小城镇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等途径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河南就近城镇化中的小城镇“空心化”风险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载体,是改变河南城镇化建设滞后和缓解城镇化发展失调等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南小城镇发展出现了日趋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如人口和产业"空心化"、聚集效应不足、就近城镇化乏力等,它不仅会降低资源利用效率、造成严重浪费,还会影响家庭完整、扭曲家庭关系,甚至可能使城镇化跑偏沦为"半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面临的重大风险。小城镇"空心化"问题的出现,是我国长期推行城乡有别的体制机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优先发展工业与城镇特别是大中城镇导致大中小城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失衡以及生产力布局和利益分配失衡的结果,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遭遇二元体制阻滞的扭曲体现。要化解小城镇"空心化"风险,必须抓住就近城镇化的核心即人的城镇化,通过得力措施,切实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确定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资金需求规模和融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融资经验,针对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探索走出一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郑州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挑大梁、走前头,就要通过城市组团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带动,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