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90年代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是实现小康。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小康的主要指标,它的增长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78~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6.62亿元增加到45.2亿元,增长5.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9.147万元增加到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5.9元增加到618.7元,增加502.9元,增长4.3倍,农村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一、农民收入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变化特征1978~1992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大体经历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减弱。究其原因,不仅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造成增产不增收;而且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积弊,乡镇企业增速回落,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农业投入不足,负担居高不下有直接关系。这些问题已经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应该从提高乡镇企业质量,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大内需的突出问题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不合理负担过重、农村资金不足,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及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低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加快启动农村居民消费,不能单纯依靠消费刺激政策,而应该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形成有效需求,从而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主要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之一。1984年以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84~1988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89~1991年,扣除物价指数,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0.7%,近年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没有获取应有的回报,在中、西部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有的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已经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基本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这是应当认真思考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民收…  相似文献   

5.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6.
教育对甘肃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居民个人和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落后的西部农村,教育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在逐渐地显现,至少在2003年教育开始显著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当然其影响系数还比较小.教育对农村居民的意义更为显著的作用表现在教育增加了农民从事本地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的就业机会,获得较多收入,从而使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从农业向非农部门的流动是甘肃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提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庆社会科学》2005,(1):61-61
收入:仍将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2004年经济生活中的一大亮点,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也要看到,2004年百姓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另有16个省的268个县免征了农业税。  相似文献   

8.
省统计学会和省农村抽样调查队联合召开了关于四川省农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学术讨论会。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当前我省农民收入和消费变化的特点 与会同志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在农村的逐步落实,我省农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并具有以下特点:①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虽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增长较快。这种增长速度,一般说来,城郊农民快于城镇职工和远郊农民,商品生产发达地区的农民快于商品生产不发达地区的农民。②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传统而单一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3.4元提到高到1998年的1860元,增长15.4倍,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购买力的不断增长,对扩大城乡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消...  相似文献   

10.
开拓农村市场,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关节点,农村市场的开拓主要取决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严重滞后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99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6元,比1996年的增长幅度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160元,仅比1997增长3.3%。农民收入增长放慢,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自1979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的经济迅速增长,其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此外,对外开放与社会进步(包括技术与信息方面的变化)也在不断取得进展。这些都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变化。农民生活正在实现由温饱型向小康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1992年同1980年相比,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3.68增加到731.69元,平均每年增加8.87%;1992年同1985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2.96元增加到731.69元,增加428.73元,平均每年增长8.8%,增长速度接近全国水平.1980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的90.7%,而到1992年相当于全国的93.3%,12年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同时,不同层次的农民收入水平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5.72%,比1985年占22.4%减少了16.6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74.5%;纯收入在200元至500元的占54.46%,比1985年占69.15%减少14.6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21.2%,纯收入在500至1000元的占33.96%,比1985年占8.06%增大了25.63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3.18倍;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5.86%.比1985年占0.39%,增大了5.47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14.03倍,贫困人口由1000多万减少到500万.在我区底子薄、条件差、国家投资少,改革开放起步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就,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十年来,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上层,逐步深化,新体制的逐步确立,旧体制的变革,外引内联的有效进展,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与生机,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突出变化。到1990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达251.8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8%,国民收入204.95亿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9.9%,社会总产直达458.65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4.03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亿元,增长4.4倍;十年来,新疆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连续夺得了农业十三年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76.89万吨,比1980  相似文献   

14.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实现农民增收,应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制度和政策创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明 《天府新论》1998,(1):37-42
一、问题的提出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业的再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古什倍况(1984-1995年)然而上述资料显示,1978年一1995年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明显存在与本文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仅2.8%(扣除价格因素后)。“吨有1978-1984年的6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增长率高达1771%,为建国以来之最,大大超过同期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0年实现人民生活基本消灭贫困,并达到小康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使这一宏伟目标的按时实现任务艰巨。从多种视角深入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对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1995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倍,宁夏增长7.9倍,农户生产和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显著改善,但农民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增长速度缓慢是当前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将影响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目标的进程。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较低,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20.46元,比全国2161.98元的平均水平低20.42%,位居全国第24位。近两年又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的新问题。面对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发挥我市的比较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宁夏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运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理论,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农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必须从提高农民收入着手。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虽然尚不是农民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却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来源,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水平和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民增收的效果。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变化特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特征及波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为巩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芸 《南方论刊》2005,(7):33-34
一、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发展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城乡关系不顺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90年代末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据统计,1997至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198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71:1,到2000年为2.79:1,到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