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术论文论点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感受、理解、解释的过程。写作者在提炼论点时,必须根据论点形成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提炼论点。论点创新的方法包括细化、分化、质疑、深化。学术论文论点的表述实际上是认识、思维由内在到外化的过程,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才能实现,选择恰当的概念和明确论点存在的条件对论点的表述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对方法的研究,而且也要重视对论点的研究。就此而言,当代马克思主义应当重视对论点的起源问题和有效性问题的探究。从起源问题上看,马克思主义中的论点形成于马克思主义中的两大经验:本质经验和归纳经验。从有效性问题上看,本质经验形成的先天性论点绝对有效,而归纳经验形成的规范性论点相对有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的先天性论点和规范性论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一个误区,即确立了中心论点之后,没有分论点,仅有几则材料的罗列;或者,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脱节。这两种情况都影响到论证的集中,最终影响论证的效果。因此,如何确立分论点,直接关系到议论文写作的效果。本文试就分论点确立的思维方法和结构形式作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篇规范的议论文,通常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而论证恰恰是议论文的主体和精华部分。论证通过内在的逻辑分析的链条把论点和论据紧密衔接,使二者有饥地结合。但是,许多同学的议论文偏偏少了它,只有两要素——论点和论据,即提出论点,举出事例.就得出结论了。这种简单堆砌论据(事例)的文章给人油水分离、隔靴搔痒的感觉,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新贸易理论提出政府干预贸易的两个论点 :一是利润转移的论点 (或战略贸易论点 ) ,另一个是外部经济论点。这两个论点可用于解释高技术产业中政府对产业和贸易的干预。模型分析表明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 ,存在政府干预高技术产业和贸易的必要性和吸引力。这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贸易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点和论据是一篇议论文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篇文章的论点怎样提出,要根据议论问题的需要而定,而提出论点又必须有根据。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三要素理论即“论点说”应如何看,这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语文学习》1991年第9期余绍秋《向“论点说”开一炮》的文章认为:“论点说”“无视文章的性质,尤其是无视议论文的性质”,“无视所有名家名篇议论文中都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篇议论文的思想认识即道理并不是一点,而是一连串”;“论点说”把“议论文教学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因此他要求“废止‘论点说’是当务之急”。作者的看法是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还是肤浅的脱离实际的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并与余绍秋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巧用阶梯式处理方法化解教学难点的论点,通过具体感性实例归纳总结出五条实际途径,结合本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此论点进行了阐述,论证了阶梯式处理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说理文有“三要素”,这没有什么争议,但三要素指的是什么,我看有探讨的必要。 对于说理文的,“三要素”,有的书上是这样表述的:“一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①有的书上是这样解释的:“论说文的基本要素,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构成的。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如何来证明’的问题”。②有的书上这样说:“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真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齐玉苓诉陈晓琪等案为导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法学界对此案及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的相关论点 ,并对这些论点加以简要评析 ,以期对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问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市场化后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自主定价的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存贷款定价系统,已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中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章就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决定因素及定价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率变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可以认为:当前利率总水平符合中国经济状况,央行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暂缓放开存款利率情况下,积极调整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论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资源有效配置起到的作用和经济风险.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社会利率的变动经常发生,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利率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国家和投资者更好地利用利率的变动获得效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市场化利率机制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首先指出了微观经济主体、金融交易规则、信用制度、金融监管等因素对中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约,然后提出了与此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盈亏平衡分析一般不考虑利率与通货紧缩因素,但是由于通货紧缩的存在,盈亏平衡点会发生变化,这样投资项目评估的可靠性也将受到影响.在考虑利率因素,并假定通货紧缩存在的条件下,对一般的盈亏平衡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助跨期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在跨期消费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通过探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对人们预期未来消费分布和份额变化的影响来确定储蓄率及利率的变动方向.同时,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其中,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并且出生率对储蓄率的作用力要大于死亡率;相反,出生率、死亡率对利率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且出生率对利率的作用力要小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森林旅游业投资利率的本质分析,探讨了森林旅游业投资利率选取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根据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与森林旅游业实际统计数据,提出了我国目前森林旅游业投资利率的具体范围和操作建议,为森林旅游投资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率政策对我国股市股票交易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调整将会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股票市场.我国中央银行从1996年起至今共进行了8次降息.通过对八次降息的研究表明,利率调整对我国股市的股票交易量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这一时滞期约为15--30日之间;同时利率调整的单独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率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剖析美日利率政策的应用特征及效果,并阐明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