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要点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教育要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更好地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邓小平同志的重要理论指出了教育的任务,充分说明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高等教育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是各种教育的“龙头”,也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伴随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工…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确立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的历史时期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把握这些特色,对进一步学习、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自觉贯彻执行十四大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特色,做如下如步分析。一、从沉痛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出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找们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待别是“十年动乱”,在林彪、“四人帮”“知识越多越反动”等谬论下,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受到很大…  相似文献   

4.
一、邓小平文化教育思想的务实性1.文化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意义。邓小平在长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在我国这样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然而,搞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①这是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于1983年9月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一、“...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走过几十年的历程。而第一次明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则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要指示的提出。1993年初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纳入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标志着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自“三个面向”指示发表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我国关于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探讨空前活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科技·教育·人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战略支柱宋淑敏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而人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拔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邓小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问题,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立足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  相似文献   

9.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和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邓小平教育与劳动结合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劳动结合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教育与劳动结合思想的精神实质有三:1.教育与劳动结合是教育同经济的结合;2.科学技术是教育同经济的结合点;3.教育与劳动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孙秀鸿 《理论界》2002,(4):77-78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一,“三个面向”的提出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  相似文献   

11.
怎样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呕心沥血、殚精竭思考虑的最根本问题。一九七八年,在揭批“四人帮”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应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及时地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建议被党的十一届三中接受并切实付诸实践,从而实现了二十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的转变。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接着,于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149-151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三年后,即一九八二年,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全面总结了我国教育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在全国亿万人民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热潮中,重温这一题词,对于统一思想认识、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在题词中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的现代化,很显然指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教育为什么要面向现代化,究竟应怎样面向,本文就此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科学分析时代特征的重要成果。其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笔者认为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第一、发展机遇论机遇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机遇好或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促进事物更快更好的发展。邓小平提醒我们说:“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所以“抓住时机,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除了林彪、“四人帮”的反动路线的干扰以外,从我们教育科学工作者这方面来看,这究竟是什么主观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些重要论述为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要求,邓小平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培养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要承担起和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先要自身现代化,因此,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本文就我区教育现代化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对于外国的教育情况,几乎一点都不知道。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外国的教育情况也逐渐介绍进来。不过,我自己看到听到的还不多。现在仅就个人知道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谈谈,以供大家研究和参考。(一)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上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重大的突破。生产自动化的发展,把作为社会主要生产力的人的作用,提到一个惊人的高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从根本上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训练的需要。现代化的生产过程,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量的最低限度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仅要求工人的“双手”要“受过训练”,而且要求工人的“头脑”也要“受过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在这里,小平同志讲到国情问题,指明了中国国情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条结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回顾历史,我们党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这种从中国特点出发”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深刻地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本质,正确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牢牢把握这一精髓,对于我们,学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全面地宣传、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促进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坚持用辩证唯物史观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所谓实事求是,则是坚持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反对一切脱离客观实际、凡事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统一,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因此,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致的.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坚持实事求是,而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务实的作风,粉碎“四人帮”后,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把这一思想路线贯串于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关键时刻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成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总结了正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