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好东西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生活中偶尔能听到这样刺耳的声音,影视片中听到的则更多了——其中不少是出自风尘女子之口。 事实是:世上有多少坏男人,就有多少坏女人;有多少好女人,也就有多少好男人——上帝毕竟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2.
年龄妙语     
王悦 《家庭科技》2006,(11):7-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让我透过男人伟岸的身躯,看到柔软的心。朋友哲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型作家,年轻、斯文、英俊,对女人呵护备至,是有车有房的绝世好男人。他有一位相爱两年的女朋友,女孩刚刚大学毕业,80后,独生女,长得非常漂亮。两个都是人中龙凤,典型的  相似文献   

3.
邵丽是当代中原作家群中富有创造力的女作家,她的女性身份让她的作品体现出明显的性别特色。其中,她的创作往往以女性的视角,形塑着男人的世界,在建构男人世界的同时,保持着对女性的书写。她的男人世界与女人世界隐约地存在着内在的融通性,作家似乎在以其女性的文化认知构建着一个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男人所背负的社会压力要比女性大,男性抽烟、酗酒、车祸、患病、死亡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在现实生活中,松懈马虎、不讲卫生等,似乎又成了一些男人的“共同疾病”,不重视自己健康的男人并非少数。  相似文献   

5.
眼下的男人委实不好当。 先说家里。家是社会的晴雨表。外面很精彩,轰轰烈烈,大把的银子不知落入谁手,首先引起女人的羡慕,当丈夫的只是暗中着急。有些女人不容易冷静,缺少洞察力,不知道发大财的男人都具备老鼠的狡黠和狼豺之凶残,便埋怨自己男人窝囊。男人忍受了。 再说床上。焦灼的男人因社会压力,床上也难能尽欢。女人又埋怨男人窝囊。殊不知眼下的社会多为女性拥有,从豪华乳罩到女性催情剂貌似吸引着男人,其实  相似文献   

6.
正瑞典的科研人员最近公布了一项成果,告诫男人不要与女性吵架,原因是女性具有记忆优势,即使年代久远的片段细节,也会在争吵中被提起,导致偏题,无法达成共识。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女性更有吵架的天赋,翻旧账无敌,如果识相,就不要与之争论。习惯了唯老婆马首是瞻的男人会觉得这个研究很奇怪:  相似文献   

7.
小姐们在选择婚姻对象时,手中都握有一张网,网眼的大小常常与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人会自觉调整自己的标准,使其更切合实际一些,于是她们走入了婚姻。而另外一些人则坚定地继续高举高倍放大镜,把男人的毛病缺点看个一清二楚,然后叹息好男人的稀少,于是她们成了单身女郎。 这两种选择谈不上孰是孰非,只是对那些希望有一个家的女人来说,对异性最好不要太苛求。水至清而  相似文献   

8.
何云贵 《天府新论》2001,4(2):79-82
女性命运一直是老舍关注与表现的重要命题.男人的强权与人格退化是女人依附受辱的根源.因此,修复男人,拯救女人,重建男女性际和谐,理应成为女性解放运动过程中必须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五四女性写作是中国女性文学的滥觞 ,晚生代女性写作是中国女性文学在 2 0世纪末的发展。本文把世纪两端的女性写作对列在一起 ,从女作家创作中对母亲和男人的心态、情爱观、性心理等集中体现女性意识的几个方面进行比照 ,在比照中透视近一个世纪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废弃了女性为奴为婢的下等角色后,赋予了女性各种新的五花八门的社会头衔。女性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宽广的生存空间,许多人甚至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上与男人并驾齐驱。但是,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互联网是一个人的话,那么TA是男人,还是女人?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陶宁女士在做客腾讯《百家游坛》时表示,女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在互联网产品经理心中,女性用户群已经成了一个香饽饽。淘宝、蘑菇街、美丽说、陌陌等产品,通过对女性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2.
如果互联网是一个人的话,那么TA是男人,还是女人?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陶宁女士在做客腾讯《百家游坛》时表示,女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在互联网产品经理心中,女性用户群已经成了一个香饽饽。淘宝、蘑菇街、美丽说、陌陌等产品,通过对女性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3.
男性经常会将女性的被动理解成默许。因而忽略或误解女性“礼貌”的反应 男人犯错往往是在女人犯傻之时。女性在恋爱约会时最好的自保方式,有点像过十字路口:一停二看三通过。  相似文献   

14.
年轻男性往往抱怨女性被动、冷淡、缺乏性欲;年轻女性则反过来抱怨男人性欲太强、不懂温柔。但在35岁以上的年龄组里,情况却颠倒过来:常常是女人抱怨男人缺乏性欲,过于冷淡;而男人们却心惊胆战地谈论着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虽然中国还缺乏足以佐证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经验研究,这种中年之际的常见现象可总结为“男女三个性互变”。  相似文献   

15.
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已方兴未艾,女性作为家庭主妇和男人附属品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女性争取解放的斗争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小说中的伊莉莎不满足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对沉闷单调的家庭生活深恶痛绝,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局限,她的挣扎和努力一次次被击败。男人的世界排斥她,丈夫不理解她,作为女性的个体价值也受到无情地践踏。伊莉莎的形象充分展示了男权社会中女人遭受的失意和挫败,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贤妻良母,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它规定着女性的价值,代表着女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要求——好女人的标志。能否做到贤良是衡量女性的标准。这几乎是对一个女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合格女性与不合格女性的最低标准。贤妻良母,  相似文献   

17.
卢来新 《家庭科技》2006,(12):29-30
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男性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是女性的1.24倍,40岁的男人患癌症的几率比30岁男人高两倍。消化系统(检修指数★★★★★) 40岁的男人一般都事业达到了一定程度,工作量和压力加大,经常加班加点,饮食无规律;另外,频繁的交际应酬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酗酒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女性悲剧性格成因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磊 《东岳论丛》2006,27(5):117-119
福克纳作品中的南方女性大多以自我毁灭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们的毁灭不仅是因为她们寻找外部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希望破灭,更重要的是她们自我生存意识的必然选择,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生存,她们都是为了寻求南方社会对女性作为人在社会中拥有与男人同样的基本生存权和正常的生理需求,期望在男人参与的南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中发挥自己天赋中的自然本性。福克纳通过自己作品中南方女性悲剧性格成因,告诫南方人要彻底消除历史沉积在南方妇女身上的重负和偏见,使她们在回归自我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玲 《家庭科技》2009,(5):12-14
据统计,癌症已成为国人的头号杀手,尤其是男性,死于癌症的比率高出女性10%. 男性为何更容易成为癌症的牺牲品呢?男人的先天弱点、生活方式与社会角色等难辞其咎,如男性的免疫力先天逊女性一筹、基础代谢的速度比女性快5%~7%、贪恋烟酒、争强好胜、社会压力大等.显然,男人更要重视对癌症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萧红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作品中的女权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赞颂女性,在<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女性描写中,她称赞:女性的人品高尚,性格坚强、刚毅,不向封建道德观念与黑暗恶势力屈服,敢于同命运抗争;另一方面,她鄙视男性,抨击和嘲讽男性,如在<逃难>和<马伯乐>中,对她的这种思想体现得尤为突出,她觉得:男人貌似强大,了不起的样子,其实思想卑微、自私自利.男人不仅胆小、怕事,而且比女性懦弱、愚蠢等等.萧红笔下的这些男、女形象的刻画都充分反映了她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