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音作品审美鉴赏是将播音学与美学结合的产物 ,其独特性在于 :播音作品鉴赏主体的转换性 ,即 :鉴赏主体既是主体又是对象 ,这就决定了播音作品是一个二度创作的产物。它给审美接受者再创造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正>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深刻地指出;“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马恩全集》第12卷第742——743页)这里,马克思运用生产的普遍规律,科学地揭示了艺术生产中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很长时期以来,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生产为主体生产对象”这一观点还比较关注,但是,对马  相似文献   

3.
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审美感受的过程中,想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想象能力。马克思认为想象是人类的“伟大资禀”,列宁也认为创造性想象是人的“最伟大价值的质。”想象在人类创造性生活中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假若没有它,一切创造活动都不可实现,科学的发明创造、生产的技术革新离不开想象。一切审美活动,无论是艺术的创作还是艺术的欣赏,更离不开想象。审美想象是通向美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的历史是自己创造的.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马克思也曾指出:“这全部所谓历史不外是人类经过人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而且,“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也就没有人类自身;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劳动发展史,是生产主体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不断地改造客体世界使之适应主体需要的社会实践史.美学,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经验为中介来研究美、美感、艺术和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与一般规律的科  相似文献   

5.
审美主体应包含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在“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中“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的这一般意义上的“人”,亦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与具备了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整个人类。从审美主体的这一涵义言,对象美与审美主体是绝对意义上的相依存、相统一;撇开审美主体去谈对象美,不可思议。固然,对象美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的形象,但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6.
审美体验(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作为主体与对象间的双向交流,是审美活动的中介环节。而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又是实现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瑞士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1907年他在《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其基本含义:①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有“距离”,它是一种存在于主体感觉之中的心理距离,靠主体的心理调整来实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空相隔的长度;②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保持最佳心理,即“不即不离”的境界,使主体面对对象,既能“入  相似文献   

7.
从古希腊先哲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开始,对主体性的探究就没有停止过。人的一切实际活动,本质上都是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构成了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看来,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态,它是建筑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基础上的。“处于审美领域的人—不论是创作者或感受者—对种类的属性作出反映,它既关系到对象,也关系到主体。”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主要包括了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其主体性也着重体现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对此,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艺术真实,是多年来在文艺理论和美学领域中被搞得最为混乱的问题之一。建国以来曾发生过多次争论,可惜,全部讨论仅仅停留于哲学认识论范围,而未进入体现艺术特征的审美层次。因而,艺术真实的本体论特征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笔者认为,艺术真实不只是作品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而是在由创作主体到作品本体、再到鉴赏主体这一动态实现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效应①。作品本体的真实性的潜在要素是这一动态过程的中介环节。文艺作品的本体真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自参照”系统。这是由艺术本体的两个基本特征规定的。一个特征是主体性。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创造活动的结晶,即使是自觉地摹仿、再现生活的艺  相似文献   

9.
<正>文艺作品,作为包含着作者审美情致的精神产品,不仅寄托着作者的思考、理想,而且表现出极强的感情色彩。同时,作品通过文艺欣赏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艺术由人创造,艺术影响人,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没有读者参与欣赏的作品,严格说来,并不能被称为艺术作品。因为离开了欣赏,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不能得以显现,因而作品中观念的、情感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对人、对社会发生作用、产生影响的可能,作品也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离开文艺欣赏,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文艺的枯萎。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  相似文献   

10.
“对象化”是目前关于美的本质讨论的一个核心范畴 ,对这个范畴的理解 ,显然不能过于狭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对象化”理论的分析 ,试图把握作为审美范畴的“对象化”的内涵与外延 ,并找出作为审美范畴的对象化与非审美范畴的对象化之间的差异的标志。审美对象化区别于一般对象化之处 ,是反思判断能力的参与 ,有了反思判断能力 ,主体就能使自己的对象化产物转化为美的对象。而在没有反思能力的主体那里 ,即使是劳动实践的产物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审美对象 ,而反思能力又不是一种抽象的主体本质力量 ,它是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以其敏锐和丰富的审美感受,拈出“境界”(即意境)二字作为词创作与鉴赏活动中,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审美核心。这一标举为我们在探寻唐宋词魅力的茫茫大海中指点了迷津。境界是创作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产物,这对立统一的过程也是美感产生的过程,境界的出现便是美的显现。然而对创作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认识是一个无穷尽的活动。我  相似文献   

12.
文学创作作为审美创造不同于物质生产和一般精神生产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在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双向运动过程中,审美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作家的审美意识对文学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制约创作的全过程,而且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艺术创造开始于审美主体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然后通过审美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实现对人自身的肯定。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作家要按照客体对象的性质、特征、内在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作家不能无视客体对象自身的结构方式、属性、规律、内在特点而任意为之,另一方面作家又处处从自己的审美理想出发,根据自…  相似文献   

13.
诗词鉴赏的再创造与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词鉴赏中,主体对本文的审美鉴赏,是主体积极的二度创作,因此本文的意义并不生成于作家完稿之时,而是在读者鉴赏之后。主体之所以能在鉴赏中进行积极的再创造,是因为主体鉴赏时的想象、情感、理解与思维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使主体可以能动地把握作品。不同的鉴赏主体能动地把握作品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它体现了鉴赏主体的个性。主体鉴赏中的再创造是他能动性的体现,又打上了个体性的印记。主体鉴赏的能动性和个体性又导致了鉴赏的差异性、多元化和形象大于思想,从而产生“诗无达信”的问题。研究分析主体再创造活动中以上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美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美术创作活动中离不开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决定主观因素 ,主观是客观的反映。没有客观便没有艺术 ,没有主观同样也不会有艺术。本文就美术创作谈一谈主观因素的作用。一马克思说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美术的发生也是一样 ,它必须以主体的诞生为先在条件 ,如果没有人类意识和观念的诞生 ,美术创造活动充其量只不过是蜜蜂构造蜂房、鸟类筑巢的本能活动而已。达尔文同样指出人与动物都有形式快感的共性。但对动物来说也只是一种本能的形式快感 ,而人…  相似文献   

15.
变形,是指改变对象的原形的自然形态所作的一种“破格”描写,它是作家在一定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的观照下,根据作品内容的特点和创作主体内在情趣的需要对人物、事件、环境等所作的有别于“常格”表现手法的突破。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必须对创作的客体——生活进行粗细加工,产生各种映象,这些映象,有些与生活的原形叠合,融为一体;有些则根据作家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等差异而产生新的意象,而作家反映在作品中的生活形象大多是作家加工过的艺术创造。这种生活形象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更具有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人类的语言和智慧高度发展的产物.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察,幽默的理解与接受依赖于"被动接受与积极理解、标准经验的形成和新的生产之间的调节",可见"幽默发生主体-幽默话语-幽默的接受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幽默与艺术发生说的游戏说有共通性.无论批评性幽默还是善意讽刺性幽默都要讲究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幽默风格乃是其生活方式的缩影.充分认识中西方幽默的风格和接受者审美习性的差异,有助于幽默的创作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在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中,具有充分的能动性。他的独特个性和艺术禀赋在创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当他被对象主体——历史人物所限制时,必然发生创作上的矛盾。而创造主体与对象主体在创作中的碰撞与调和,则既构成历史剧独特的审美品格,也构成历史剧创作的特殊艺术规律。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则构成我们研究郭沫若历史剧真实性问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辞源看 ,“审美”一词的含义应是广义的 ,不应局限在以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范围内。在中国美学研究的惯常用语中审美和审美活动是同义。对审美活动概念的界定 ,应重视和突出审美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审美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性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象外之家”是司空图诗美理论的核。概念,它第一次以浑融的姿态展示了中国诗歌意境的独特风采。“象外之象”的出发点是创造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审美意象.而其诗美的真正发生则存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在高度凝炼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交流碰撞、沟通融合,才是“象外之象”诗美生成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学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马克思关于人类最初的美感与艺术起源的"劳动说",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丰富和提升"劳动说"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劳动创造了美"首先在于劳动创造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同时,劳动创造了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二者相辅相成。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构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联系。自然之美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之美,一种和谐之美。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中的异化劳动,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产生,成为美的创造的障碍。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凸显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倡导的"彻底的自然主义",是强调在"人的能动的、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价值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