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藏族作为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饮食传统,其中禁忌不乏,这不仅体现了藏族的文化,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和谐方面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本文主要通过对藏民忌吃狗、马、鱼等为个案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得出其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英雪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98-100
隐喻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形式,研究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认知结构,以及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语言的认识、构建和使用。以莱考夫等人的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中与“食物”相关的隐喻进行比较,并提炼出这方面的概念隐喻。探讨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寻求其普遍性和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食物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首先对宁夏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提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产业链延长,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产品供应更加丰富。但是,农业产业链仍面临农业研发能力不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灾害风险高、农产品加工产值低和农产品进口高度集中等诸多风险挑战,农业产业链韧性不足。为保障新时期粮食安全和加强农业强国建设,亟须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未来,应借鉴国际上注重农业生产多样化、农业风险管理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以“大食物观”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加强农业风险管控,拓宽食物来源和丰富供给品类,延伸农业产业链和增强价值链,优化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布局,倡导健康的膳食消费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资源问题在我国表现得非常突出。目前水资源、荒漠化和森林退化等问题影响我国的食物安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都将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因此 ,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13.
63岁的老宋,7年前退休之后惟一的爱好就是钓鱼。他每次回来,都能带回50公斤鱼。就这样,老宋家里的鱼多得吃不完,于是老宋和老伴开始腌咸鱼。从此,老宋和妻子天天吃咸鱼,有时50公斤咸鱼2个月就能吃完。咸鱼多得吃不完了,老宋也常常拿去送给妹妹吃。 相似文献
14.
15.
16.
《齐鲁学刊》2014,(5)
莫言的创作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的寓言。莫言所描述的是一个充满饥饿、疾苦而又无助的"农民世界",这个"农民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20世纪中国社会和历史的缩影。莫言研究应该回到莫言那里去,回到莫言创作的乡土性和农民性,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莫言的乡土化、中国化的研究思路。莫言研究的乡土化、中国化必须立足于20世纪中国"农民世界",切实关注农民的饥饿与疾苦,切实关注农民的无助与挣扎。莫言的创作是围绕着食物与土地的循环展开的,食物神圣化与乡土崇拜意识构成了莫言创作的生命基调。"红高粱"由食物圣化向植物图腾的转换,标志着莫言走出了自己童年时期的饥饿记忆,由现实的食物神圣走向精神的乡土崇拜。面对土地流失、食物异化和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莫言的创作揭示了乡土意识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17.
英国食物消费的变迁反映在人口与资源之间的波动上.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的研究不能单纯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也不能单纯以自然的供给为尺度,应该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依靠技术发展获得了更多食物,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获得生态缓解,食物消费结构等也在发生变化,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食物消费的变化.这一时期食物消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资树荣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6,(1):49-5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食物出口贸易增长呈现阶段性,而世界食物需求、国内GDP、城市化水平、食物生产的资源禀赋以及加入WTO是影响我国食物出口贸易增长变化的因素。我国食物出口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与世界食物市场结构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