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享盛名的杰作。它问世以来,一直誉满人口。明何良俊推为“古今长歌第一”(《四友斋丛说》)。清赵翼赞为“千古杰作”。赵翼还特别强调《长恨歌》在白居易诗作中的特殊地位,说:“盖其(指白居易)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辞,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瓯北诗话》)。白居易自己也把《长恨歌》看成得意之作。元和十年冬,在江州贬所时,他自编诗集为十五卷,在卷末题诗一首,一开头就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把《长恨歌》摆在压卷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长恨歌》是唐诗中的精品,古代叙事诗中的杰作,与《琵琶行》堪称为诗人白居易之“双璧”。《长恨歌》的主旨何在?历来众说纷纭,大概有“讽谕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等。我持“怨恨说”,认为这首著名诗歌的主题就是歌“长恨”,对人间美丽的爱情无法实现而表示深深的怅恨,这才是全诗主题的实旨所归,堂奥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从诗歌结构谈起 《长恨歌》自问世之日起,就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正是这种风尚的最好写照。然而,伴随这种普遍的喜爱和传播,人们却对《长恨歌》产生了普遍的不同理解。原因就在于诗歌本身就存在着让人不同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是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长诗。选取《长恨歌》作为研究文本,搜集《长恨歌》的2 个典型 英译本,自制小型《长恨歌》英译本的语料库。采用Wordsmith 和Readibility Analyzer1.0 等软件对《长恨歌》原诗及英译本语料 从高频词、句长、可读性、意象方面进行实证性研究,发现译者风格受原诗制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比研究《长恨 歌》译者风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英译唐诗,同时对评价古诗英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是唐宪宗李忱为自居易的去世而作的《吊乐天》,诗中所提到的“长恨曲”即指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长恨歌》。对于这首长篇叙事诗的主题,历来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6.
劝讽主题说论证了《长恨歌》描写李、杨真情对于表现政治主题的重要甚至关键作用。如果不大力渲染李、杨真情 ,《长恨歌》表达政治主题的力度将极其有限或难以实现。这一进展是劝讽说与讽谕各说的根本区别 ,其意义在于突破了《长恨歌》主题研究最大两说爱情说与讽谕说的尖锐对立 ,确立了《长恨歌》选择的“动之以情”的表达方式 ,可以有效解释《长恨歌》文本特征、结构的统一性、白居易自述“风情”、将《长恨歌》归入感伤诗、对重要史实的艺术处理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讽喻说、爱情说失之偏颇,双重主题说也有缺陷。《长恨歌》的主旨,应是长恨。  相似文献   

8.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白居易《长恨歌》在唐代已是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1000余年来,历代文人或考证、或评论,或探主题,或论得失,林林总总,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例如,就诗与史实的关系就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辨证。“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是暗示汉武帝与李夫人之典意,还是代指“大汉政权”与“胡”、“虏”相对,抑或以汉代唐的隐喻?“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隐去“寿邸”是“为君讳”,还是因白居易父母是甥舅为婚,故“作者避揭人伤己之讳”,抑或为“歌颂爱情而讳”,或为“防止旁生枝节”而…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以下4个内容:1.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白居易的初恋悲剧和论述了该悲剧是白居易写成《长恨歌》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2.肯定了《长恨歌》是写李杨爱情,并肯定了李杨在史实上存在深厚感情;3.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和杨国忠“终成其乱”,与李杨相爱无直接关系;4.陈鸿的《长恨歌传》与白居易《长恨歌》是持相反立场。历来以《长恨歌传》作为研究《长恨歌》的主要依据,必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读书札记     
一、《长恨歌》“宛转”非俗语词白居易《长恨歌》有一名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其中“宛转”一词,现今通行的唐诗选本大都释为“缠绵悱恻的样子”.对此,傅如一在《“宛转蛾眉马前死”笺注指误》一文中曾作详细辨析,此不赘述.黄征在《魏晋南北朝俗语词考释》一文中认为,《长恨歌》中的“宛转”一词是俗语词,应作“剧烈翻动”解,以“状写杨贵妃被尺组勒死时竭力挣扎之惨象”;且引陈鸿《长恨歌传》中记明皇奔蜀、马嵬兵变、贵妃赐死一段中的“展转”一词作为旁证.对此,我不敢苟同,申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长恨歌》之“长恨”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朦胧触及而未深入追问的一种深刻历史遗憾 ,即一人主宰的封建专制政治和爱情是不能两全的。换言之 ,帝王的政治角色要求与其人性的自我需求是完全对立并以前者压倒后者的 ,从为爱而失政 ,到失政而复爱遂成为诗歌的结构红线。白居易的朦胧遗憾后来发展为苏轼的明确见解  相似文献   

12.
自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伟大诗人。自居易的诗在当时就发生极大影响,被称为“元和体”而竞相摹仿。他的诗流传很广,“二十年间,禁省、寺观、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特别是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不但歌妓们争着演唱,_由此增价;就是一般人也诵不绝口。白居易死后,宣宗皇帝为他写的悼诗曾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这两篇作品当时流传之广和人民喜爱之深。  相似文献   

13.
早在唐代开成三年(即公元八三八年),白居易的诗歌集就传到了日本,在日本文坛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紫式部在创作《源氏物语》时,在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文学的优秀成果,广泛地适用了汉诗文。全书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就达一百0八处之多。其中尤其是受《长恨歌》主题思想的影响更为明显。第一帖《桐壶》就是有赖于《长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省谓南县)人。公元808年,白居易同当时的太监以及顽固的旧官僚进行了斗争,这时,他写下了许多讽刺统治阶级的诗篇。后来,他受到当局的迫害,降职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享有盛名的《琵琶行并序》(以下简称为《琵琶行》——笔者)就是这时所作。 (《琵琶行》问世后,为人广泛传诵。白居易逝世后,唐宣宗李忱作诗吊他,其中有两句诗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在白居易生前,《琵琶行》就同《长恨歌》一样,已是众人皆知、流传甚广的著名诗篇了。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前,陈寅恪先生以他文史大家的卓识,提出“唐代贞元元和间之小说,乃一种新文体……元稹李绅撰莺莺传及歌于贞元时,白居易与陈鸿撰长恨歌及传于元和时……实为贞元元和间新兴之文体”的新说,并准确地指出《长恨歌》为“言情小说文体”的诗歌部分。其实就《长恨歌》与《长恨歌传》这两部具体作品而言,两者都是小说,一用诗体,一用传体,《长恨歌》就是诗体小说。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贵和尚中”的中和之“度”,在王安忆《长恨歌》之审美、人事及城市摹写三个层面均有体现。与其说《长恨歌》是写旧日上海的,倒不如说是在写一种理想的生活之“度”,但这种“度”不是淡泊,不是放弃,更不是超然,而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生活艺术,守的是这踏实的每一步,攻的则是这每一步上的风景的内蕴与精髓。  相似文献   

17.
在《史记》等书中,“言”字有荐举义;“恨”字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思念”与“情”二义,皆不见于古今著名辞书。本文对此作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8.
对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文学史家多持双重论,即作品既有对唐明皇荒淫误国的讽刺、批判,又有对他和杨贵妃爱情的同情和歌颂。例如游国恩等五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游本《文学史》)上说:“诗的前半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诗的后半,作者用充满着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读者往往深爱其‘风情’,  相似文献   

19.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脍炙人口的白居易《长恨歌》开首的几句。《长恨歌》主要是描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生前的恩爱和死后的思念,这自不待言。清人蘅塘退士在所编《唐诗三百首》中评论该诗的首句道:“七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评价,自晚唐以来,一些文人学士则诽誉不一。诋毁它的人斥为“淫言媒语”(杜牧),“已失臣下事君之礼”(魏泰),是“千古恶诗”。赞誉它的人则誉为“讽刺深隐,意在言外”(贺贻孙),“讥明皇之迷于色而不悟”(唐汝询),是“千古绝作”。今人对《长恨歌》主题思想的评价,仍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讽谕说他们认为,《长恨歌》同《秦中吟》一样,都是讽刺社会诗,同是在暴露统治者荒淫罪恶。近年来,有人说,唐明皇的形象是个迷恋女色,所谓“生亦惑,死亦惑”的一个荒淫胡涂的最高统治者,一直胡涂下去,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未免过于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