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析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个体私营经济在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重新出现和发展,是邓小平伟大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就使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具有更明确的指针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罗静  王登成 《阴山学刊》2002,15(3):61-62
邓小平提出的先富与共富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质量互变规律在分配领域的实际运用和创造性发挥.共富是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是质变的结果;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实现质变的过程;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先富达到共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中,没有明确提到公有制,有人据此认为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对邓小平同志论断的片面理解。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即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要从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和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进行系统的考察,这样就会得出公有制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结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应当承认,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在主张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制度方面的特征。譬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所讲的消灭剥削和实行公有制,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所以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革命的基本点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我国,受“左”倾思想的长期影响,片面强调生产关系,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一大二公”,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四人帮”更提出了“穷社会主义”的谬论,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鉴于历史上的惨痛教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与经济建设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本质 ;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现代化建设十二个重大关系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 ,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顾钰民 《学术界》2005,3(4):37-43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立到统一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从纯公有制经济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得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结论。列宁和斯大林在实践中提出了在现实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必须运用商品经济的形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理论,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统一。这一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7.
王拓彬 《东岳论丛》2001,22(6):31-33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进行了不断探索 ,并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总体上把单一公有制看成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认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重新界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引申 ;“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层拓展和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要求 ;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目的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当代目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股份制是个人所有与社会占有的统一,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中间形式与过渡形式.那些主要实行公众与职工持股的劳动者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级形式.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发展要求,应当在坚持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公有制形式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广泛实行劳动者股份所有制并使之成为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0.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实质,坚持认识的全面性.在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上,邓小平在他的多次讲话中反复阐述了这样的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但我们决不能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不是绝对对立、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容纳的,应当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论西方哲学演进的思路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颂杰 《河北学刊》2003,23(4):80-87
文章对西方哲学演进的思路和问题作了概述 ,涉及本原论、本体论、神论、知识论、唯理论和经验论、批判哲学、主体性哲学、实体主义、理性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现当代哲学转向等一系列重要概念、思想和问题 ,凸显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等转折性人物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以美国城市化的历程为例,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同时,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状况,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由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快速发展阶段。借鉴国外这个时期的特征,结合我国的具体城市化发展情况,提出大力发展中心城市边缘地区新城的建设,并且总结了新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建忠 《兰州学刊》2009,(2):210-213,226
早在12世纪晚期,注释法学者们(the Glossators)就遭遇了法律冲突的尴尬局面。为求得法律正义的实现和法律争议的公正解决,注释法学者提出了如何选择法律的难题。通过对《查士丁尼法典》首篇的歪曲解释,注释法学者批评了适用法院地法的单一模式,开启了人们对法律冲突和法律选择问题的思考,为冲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双才  齐寅峰 《河北学刊》2001,21(4):114-117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负债筹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有限责任的负债筹资条件下,会激励股东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从而产生债务的代理成本。木文将分析因负债筹资所引发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并探讨缓解和消除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