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许多同志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具有双重含义,即既指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又指矛盾的共性。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赋予矛盾普遍性双重含义造成不可避免的逻辑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共性应该各自单独成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不同于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作出科学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3.
矛盾普遍性含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矛盾的普遍性包括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性质的普遍性两个方面。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和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具有共同性质的矛盾。弄清矛盾普遍性两种含义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澄清一些理论是非,坚持矛盾问题的精髓十分必要。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性质的普遍性的基本区别,在于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是以“事物”为其直接对象的,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以“矛盾”为其直接对象的。前者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始终都具有作为矛盾而存在这样一种共有的普遍的性质。后者是说,某种矛盾在一定范围内的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或者说,某种性质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简言之,前者说的是事物的共性,后者说的是矛盾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5.
首先,从内涵上看矛盾的普遍性这一概念,按照恩格斯、列宁的解释和毛泽东同志的定义,是指矛盾的普遍存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它表述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 相似文献
6.
矛盾普遍性概念应当重新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我国哲学界关于矛盾普遍性的传统定义,仅仅揭示了矛盾普遍性的外在规定性亦即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因而是不完整的。矛盾的普遍性还内在地包含着矛盾性质的普遍性,这是矛盾普遍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涵。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特别着重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上,详尽透彻地阐述了矛盾法则。这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实为精彩的篇章。毛泽东同志使用“联结”一词,在《矛盾论》中共有十处。它的含义是指矛盾同一性,即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本文拟根据这一论述,就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的统一、对立的联结的原理及其在分析、解决矛盾时的重要意义,谈谈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8.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问题是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在二者关系上存在辩证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由此得出两种不同的矛盾普遍性———具体普遍性和抽象普遍性。邓小平运用具体普遍性的思维方式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该理论无论在方法论原则上 ,还是在理论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作了很高的评价,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论述。“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决议》)毛泽东同志这个哲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普遍适用。当然,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新的特点,弄清楚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普遍性和殊特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以便于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权利概念的提出是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差异觉醒联系在一起的,市民社会的成长促使个体的人的生成,通过自我意识而实现了差异的觉醒.工业社会治理方式的建立无非是在差异之中发现普遍性和提供普遍性.所以,有了权利的观念,并在权利的基础上建构起了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权利作为一种理论设定,应当具有满足差异与普遍性之共同需求的功能,在权利的基石上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体系应当承担起承认差异和供给普遍性的双重职责.然而,从近代以来的政治实践来看,权利在形式上满足了差异与普遍性的双重要求,而在实质上却造成了对差异与普遍性的双重损害.20世纪后期以来,承认差异的要求再度出现,特别是新市民社会的出现,指示了一条超越权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它們的相互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辯証法。”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全面地阐述了这个問題,我們学习《矛盾論》时,自然应当首先把这个問題学好。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对性这个問題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运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說,世界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存在着矛盾,沒有矛盾的事物是絕对不存在的。自然和会社各种事物都存在矛盾,因而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揭示自然界各种事物自身的矛盾规律;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13.
<正> 矛盾同一性,这是近几年来哲学界讨论较热烈的问题之一,讨论这个问题并不单纯是概念之争,而是关系到如何概括现实,如何正确指导实践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关于同一性的含义问题,即什么是同一性,同一性与事物的共同点、同一性与转化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至今看法还不太一致,不能说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讨论.我们这篇文章也打算就以上几个有分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陈祖华同志在《关于“一分为二”》一文(《江汉论坛》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中提出: “毛泽东同志自一九五七年以来,多次谈到的‘一分为二’,都是指矛盾普遍性而言的”,“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一分为二’代替对立统一规律,就意味着舍弃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同一性等极为重要的内容。”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提出来与陈祖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6.
<正> 联系的普遍性或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它在唯物辩证法乃至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如何理解这一范畴的涵义,就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那末,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呢?现行哲学教科书一般都解释说:“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某种联系或关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这就是联系的普遍性。”我认为,这种把联系的普遍性归结为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解释,还停留在直观和经验的水平上,是不够完善和不够深刻的。在我看来,联系的普遍 相似文献
17.
质疑“学术权力”:兼论和谐社会的另一层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学术的本质特征上看,学术不具有以强制性、关系性、方向性、资源依赖性、工具性、动态性等为特征的权力可寄生的空间,因此学术无权力。但管理学术活动的组织有权力,这是作为"后勤"或"联络装置"的权力。学术组织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是对社会领域本质特征及其作为的不正确理解,以及社会中某一领域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必须保障各领域的核心价值并形成领域间的适当关系,这种适当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
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把儒学“地方化”从而使对儒学的研究变成为地方社会史研究的倾向,作者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在思想史领域强调或偏重儒学研究中的小单位地域性的重要性,而忽视儒学分布的统一性和儒学思想的普遍性,这是片面的。本文强调宋明儒学的主要学派都不是地域性的学派,也不能归约为某种地域的需要或地方社会结构的反映。作者指出,夸大地方性社会结构对文化思想的作用,把学术派别全归为地方社会利益的反映,把这种研究与对思想本身的研究对立起来,从而排斥对思想本身的哲学研究和分析,这种倾向是值得检讨的。 相似文献
20.
吴雪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2):174-176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质性的交流,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有用的教学行为。普遍性教学策略包括组织教学策略、激励教学策略、提问教学策略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