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4):I0002-I0002
各会员单位和其他年鉴单位:我会组织开展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对促进各单位加强编校质量管理,提高年鉴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是本会组织的年鉴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性质的检查评比活动,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及其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为依据。根据年鉴出版的具体情况,为使检查评比活动公正、有序地进行,本会制定并公布了《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办法》。我会决定2006年举办第三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第三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自2006年10月起…  相似文献   

2.
出版物的差错与编校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校质量关系重大 年鉴研究会决定开展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必将推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何谓编校质量?《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这样定义的:编校质量就是编辑加工和校对的质量。《规定》将图书的质量分为两大项:内容项和编校项。编校质量表现在出版物上就是有无差错或差错多少。《规定》还提出了编校质量的量化标准:差错率低于0.25/  相似文献   

3.
重视编校质量,是出精品、善本图书的至关重要一环。作为一名出版家和学者,党玉敏认为:我国历来就有重视精品、善本图书的优良传统,其第一要义便是编校质量。当前,对编校质量,出版社普遍没有很好重视。“无错不成书”是广大读者对出版界的严厉批评。主要原因首先是领导不够重视,其次是编校人员的敬业心、责任心不强,第三是编校人员素质不高,第四是工作量大,时间不够。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编校质量才能提高。办地方刊物要增加投入,作出牺牲,吸纳优秀的外稿,这是保证刊物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年鉴,作为一种资料工具书,编校质量要求更高。可由于年鉴编辑部人员不能像出版社或期刊社人员设置那么齐全。据我所知,很多年鉴还是编校合一。针对年鉴单位的现状,我认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编辑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主动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感是提高年鉴编校质量的关键,如果再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现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26号令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印发各年鉴单位,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1997年3月3日公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包括《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同时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孙关龙《编校质量和年鉴创新——在第二、三届全国年鉴高级研讨班暨年鉴编校质量专题培训班上讲话》一文第一、二部分对历届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进而从多角度论述了将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改为年鉴编校质量评比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新闻出版总署最近颁发的新的《国书质量管理规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进一步增强年鉴编纂人员的编校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年鉴的编校质量水平,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于2005年8月9-12日在北戴河举办了“第六期年鉴编校质量专题研讨班”。来自全  相似文献   

8.
一、年鉴文化定义的理论推导年鉴文化的形成依赖于年鉴、年鉴事业和年鉴学的产生与发展。众所周知,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初迄今创办的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信息并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它除了具备收录广泛、编排系统、查阅方便等工具书共有的特点外,还体现着自身  相似文献   

9.
年鉴简论     
年鉴是按年度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一年一刊的资料性出版物。从内容上看,年鉴是一年之内某地、某行业各方面情况与统计数据的记述、记载和总汇;从作用上看,年鉴是一种年度性的资料性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具有存史、资政、宣传、教育以及方便检索、查阅的特性。因此,年鉴的定义可以归纳为: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年度性的资料性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中国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于年鉴工作者来说,如果做一次统计调查,所编纂出版的年鉴作为一种图书出版物,在全国图书界中能占到多大的分量,其影响力和使用价值又会有多大?恐怕这项统计的结果不会很乐观,因为从每年的年鉴发行量就能窥见一斑。当然,不可否认广大年鉴工作者在为提高年鉴整体质量、扩大年鉴发行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年鉴发行量却一直难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国家新近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的编校质量作出了严格规定,对编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图书编校人员必须强化质量意识,谨防一些常见编校错误,练就过硬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相似文献   

12.
年鉴“姓”年,年鉴的年度性是年鉴的根本属性之一。近年来,业内比较认同的关于年鉴的定义为: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相似文献   

13.
“书面材料”指图书出版前的文字材料,包括作者原创作品,编辑发排文本(原稿),校样。 为什么要研究书面材料出错类型和规律?图书质量是个综合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年鉴?《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年鉴是以编年体书写的,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那么,年鉴工作的内容包含哪些呢?有人说,年鉴工作不就是编编稿子、发发书。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我认为,年鉴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1.文字的组稿、编校。年鉴是大型综合年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字组稿、编辑、校对则是年鉴工作的基础。其工作进度如何,尤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我们《浙江年鉴》获得了综合奖特等奖,这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鞭策。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的年鉴借评比的东风,千方百计提高年鉴的编校和装帧设计质量,推动年鉴出版事业上  相似文献   

16.
《宋文通论》作为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理应成为精品,嘉惠学林。但该书存在严重编校错误。由此反思当前图书出版界盲目提升速度、增加品种、追求利润,文化责任和质量意识却淡漠了。业界亟待大力培养学者型编辑。出版人要力戒浮躁。坚守出版品质,追求文化品位,摒弃图书出版庸俗化和拜金主义倾向。改变目前的图书出版评价标准,确立以出版精品、传承文化、服务大众为最终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7.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姓“年”。年度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年度性规定了年鉴的现实性,说明年鉴是现实性资料工具书,而不是史书或史料书。认清年鉴的现实性,千方百计增强年鉴的现实性,对于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决定,自当年起恢复举办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并指定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委会)和《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社(以下简称杂志社)共同承办。学委会和杂志社认真总结了1996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活动以来历届编校(校对)质量评比活动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年鉴单位的意见,主要依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并参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转发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的规定,起草了《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办法》。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于2005年11月21日批准并公布…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出版的各类年鉴在三千种左右。其中有二百多种用刊号以年刊的形式出版,其余用书号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当然,无论用什么形式出版都改变不了“年鉴是逐年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这一根本属性,也改变不了年鉴作为年刊出版是规模最大的年刊、作为图书出版是规模最大的图书这一客观事实。也就是说,以规模论,中国年鉴是当然的书刊之王。  相似文献   

20.
年鉴是汇编上一年度各类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它具有信息资料系统、齐全.反映及时、集中和综合性功能的特点。无论是何种年鉴都是信息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年鉴编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把好年鉴信息质量关,对提高年鉴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