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羞感是指人的指向超生物性目的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羞感有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之分。羞感与谦卑、尊严感、献媚等情感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羞感的逐渐衰退,从而使整个道德具有了功利主义性质。舍勒的羞感理论,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伦理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羞"与"耻"的关联与区分隐蔽着"耻感难题"的某种始源性的信息. "羞"的现代性命运可以概括为构成其深层根据的本体世界在存在论或本体论基础上的被瓦解,这是以现代人所经历的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为典型表征的.世界"去羞化"是耻感丧失其"天然家园"的历史与逻辑.它必然历史地同时也是逻辑地使耻感在现代人类型和现代世界类型中成为一种现代性建构.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是为耻感和荣辱观寻找某种绝对不变的形式原理,而是在一个"去羞"的时代、在一个"渎神"和"祛魅"的时代,真实地面对耻感重建的条件.这乃是我们所指证的荣辱的初始条件:作为现代人之质料条件的自由,即可为人所依赖的"物";作为现代人之形式条件的时空,即由人之在"此"的一种时间延迟而出的某种世界性收纳.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的,感性不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性,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感性存在,是人的感性存在,所以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与人本主义是统一的.但是,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和人依然是"哲学家眼中"的感性和人,依然是抽象的.他的感性本体论并没有贯彻到底,感性与人仅仅在观念中获得了统一,在现实中是分离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在于把感性存在进一步发展为感性活动,使感性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感性成为了现实历史中的人本身,这就是马克思的感性生存论.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研究,虽然把握到实践概念,但存在人的生命本性研究维度的缺失.西方传统哲学"科学观点"与"神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割裂了人性的思维方式,无法实现对人与世界的真实理解.马克思从人的自身根源,以否定性统一的"实践观点"去理解人及其对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符合"人之本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变革了西方传统哲学对人与世界的极端化理解模式,实现了在传统哲学理论中割裂的人性的统一.马克思在思维方式上的此种变革,也是当代中国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未来的重要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5.
"虽显犹隐"的故事--对池莉《看麦娘》"生存"主题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小说<看麦娘>是一个"虽显犹隐"的故事.小说的隐形文本围绕"生存"的主题展开寻找生存意义是人的宿命;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以欲望为核心的生存环境使现代人的生存意义空洞化、虚无化.在寻找生存意义的过程中,人获得"生存自救".寻找的过程就是目的.<看麦娘>的隐形文本表现了池莉对现代人生存方式和意义体系的解构和批判,将一个通俗的故事提升到了精神反思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从美德论、生存论和宗教现象学等维度来看,基督教伦理中"信"、"望"、"爱"三主德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信仰、希望与爱都是人的精神意向和生存规定,三者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盲目的信仰和虚幻的希望与爱是相悖的.概言之,正是由于"信"、"望"、"爱"之间的道德悖论,使基督教伦理呈现出超越性与虚幻性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7.
"因性练才"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论观点.这一观点,其基点在于论述人的天赋之"才"与本然之"性"之间的复杂关联,其核心在于阐明"才"、"性"、"体"之间互交互融、互动互感的审美生存态势,本质在于揭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生态文艺观.本文以"体性"篇为基础,参照<事类>、<才略>、<神思>、<程器>、<明诗>、<熔裁>诸篇,对刘勰的"因性练才"说蕴藏的丰富的生态文艺思想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8.
"主-客-主"交往实践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又一个向度,是在对传统向度"主-主"辩证法和现代性向度的"主-客"辩证法基础上的完善与发展.从生存论视域进行哲学反思,目的就是返回到人自身之存在,使人能动地对客观世界进行生存意义上的改造,使"以人为本"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崇高使命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9.
个人之所以要选择道德的生活方式,成为德性高尚的人,则是因为个人以德性的养成作为人的自我实现,以德性生命作为个人生存意义之所在."为仁由己"是孔子对"个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儒家对于个人成就德性生命和实现自我所指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士人所代表的"道统"与君王所代表的"政统"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张力,士人竭力维护道统的尊严,使之摆脱对"政统"的依附,成为独立的精神力量.冯从吾在晚明提出以讲学"独行其道",体现了晚明士人面对"政统"的压迫,其政治意识发生转变,期望以"内圣之学"挺立道统.儒家"内圣之学"是道统超越政统的内在依据;而确立士人群体独立的生存方式,是超越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炫 《河北学刊》2004,24(2):14-19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论都是一种人为的本体论,但因"人为"这一概念无法区别人的模仿与创造、沉沦与澄明,因而最后也就不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根表特性.所以,"本体性否定"以"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展开自己的"什么人为"之思.通过"本体性否定",人并不优于动物,而是不同于动物.  相似文献   

12.
羞感的路径学空间 --关于萨特现象学的批判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把羞感归结为情绪并将自己的现象学的情绪理论应用到羞感的研究中。他从中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羞之所羞者是自我;第二,他人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但如结合舍勒的羞感理论、胡塞尔的直观学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其开出的路径学空间并不是无可置疑的:从羞感出发其实无法过渡到对象化和他人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他对于现象学的“现象”、“意向性”、“直观”和“自我”等概念作了某种非现象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人学"研究进路成为20世纪宗教观理论思考的共同取向.上帝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彼此关联、彼此定义,上帝与宗教贯穿于世界与人生之中.以马丁·布伯与雅斯贝尔斯的思想为代表的"人学"的宗教观本质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即个体性的失落和主体间的疏离,因而成为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对于宗教深刻反省之后的理性表达,并传达出人作为"超越的存在"是指向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对话"关系的"存在"--"人学"和宗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刘素民 《东南学术》2006,(5):104-109
马里坦认为,"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粉碎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的形象"、拔离了人曾经深植的精神之根,将人类文明推向"黄昏时分".陷入困境的现代人需要一种"新人道主义"的牵引,以恢复早已丢失了的"人的形象"、"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之根."存在"的意义是马里坦"新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滥觞于传统托马斯主义的生存论,既是现代存在主义及其关于人之存在意义的理论根源,又是马里坦生存论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15.
李庚香 《中州学刊》2007,(1):98-103
"法之和谐"是建立在法美学是人学和正义之学这一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法美学是人学体现了法律的"合目的性"以及法律的人性诉求,那么法美学是正义之学则体现了法律的"合规律性"及其与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而法美学是和谐之学则体现了人性与生产方式的互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可以说,没有生产方式与人性的统一,"法之和谐"是难以真正成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之美"的实现离不开"法之和谐";和谐社会的建设也离不开"法之和谐".  相似文献   

16.
较之其他儒家,宋明儒家对"生"之义理作了高度思辩的理论发微,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生"之伦理思想.他们通过对性与天道问题的周延论证,清晰而透彻地说明了"生"之本源依据;通过"为天地立心",特别彰显了人道之"生"的意义;通过"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表达了"生生之境"的终极伦理追求.其"生"之思想的根本在于从深层次上确证人的伦理性存在的意义,提升整体人类的伦理境界.  相似文献   

17.
"劳动创造了人"内涵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劳动与人"互生."劳动与人"互生,并非指有些人认为的劳动的形成与人的生成是两个并列的过程,而是指劳动的形成与人的生成为同一过程,即劳动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生成过程,人的生成过程就是劳动的形成过程之互生互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成了人的类本质,并内化在人的本质之中,最终使人与劳动融为一体,从而区别于一般动物.这体现在正在形成中的劳动催生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各种属性、以劳动为基本生命形式是"完全形成中的人"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及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8.
游戏乃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和人生的存在方式之一.关于游戏的理论探讨和哲学一样古老而深邃.虽然中西"游"和"游戏说"因深植于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首先,中西文明都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之所以能进行中西"游"和"游戏说"之比较的深层地基;其次,无论是中国的"游"还是西方的"游戏说"都浸透着对入的生存本身的深沉关切,这使得中西"游"和"游戏说"在存在维度上的深层次对话成为可能.中西"游"和"游戏说"都有着丰富的自由意蕴,这是游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徐克谦 《学术论坛》2006,(11):31-34
早期儒家之"道"作为哲学范畴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历史属性和实践属性.这使得"道"有别于西方哲学形而上学范畴.儒家强调"道不远人","道"不可能脱离人的历史和人的实践而存在.因而儒家重视在人的社会活动的历史中探求"道",强调"道"在历史之"统"中的活的生命;并且善于运用历史的道说与书写来彰显"道"."道"的历史属性和实践属性体现了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道"与"德"的统一.这使得儒家之"道"与强调辩证的观点和坚持实践立场的历史唯物主义可以找到共同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实践"范畴的再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李泽厚先生关于"实践"的解释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实践不等于物质生产劳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率先把生产规定为"目的在产品"的制作,把实践称为"本身即是目的"的政治、道德行为.康德把生产置于现象界,称之为"遵循自然概念"的技术性实践;而把实践置于本体领域,称之为"遵循自由概念"的道德实践.黑格尔也突破单从生产理解实践的局限性,把实践看作人在事物和环境刻上自己内心生活印记、使事物和环境变成人类"家园"的自由的对象化活动.这些,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形成产生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为我们准确、全面、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提供了思想前提.马克思在继承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实践范畴作了革命性的改造.他把实践确定为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总根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最高本质;并且从人与世界的客观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客观关系入手,建立了统一的实践概念,即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内涵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方式,其表现形态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变革社会政治道德制度的革命实践,还包括感性个体的生存活动,即广大的人生实践.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同于物质生产,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超越把实践单纯理解为物质生产的狭隘观念,在物质生产、革命实践和个体生存实践的总体关联着眼,才能真正寻找到审美活动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