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方法论角度审视意境现代研究 ,并借助哲学家冯友兰等人的启示与用语 ,对意境现代研究方法论提出了新见解。这就是 :就意境现代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而言 ,应区分“照着讲”与“接着讲”及其关系 ;就阐释方法而言 ,则应是“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论研究不仅限于“照着讲”与“接着讲”,还可以“反着讲”,鲁迅《摩罗诗力说》所揭举的“诗撄人心说”正是“反着讲”而值得重视的范例。鲁迅“诗撄人心说”针对中国传统主流意识之“撄宁”、“主静”、“慎动”,反其道而言之,乃批判“主静”说的“主动”论。抛开这篇论文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不论,仅就中国文论研究而言,其“反着讲”之方法论价值亦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浦安迪等一批西方汉学家,打破了此前数十年中外学者共同的“以西律中”思维模式和“中国长篇小说缺乏结构”的“定论”,从中国的《易》学文化、古文章法、小说评点等古典文论中汲取理论资源,揭示中国小说“结构”的独特方式及其文化意蕴,为中国长篇小说的“结构”正名.这一学术“新潮”证明了中国文论家探讨多年的命题:“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也启示我们,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系统,不能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用现代话语阐释古代文论的转换方式,更需要发现中国古代文论独特的文化蕴涵、共通的“文心”,并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更紧密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十余年,这场学术讨论的出现实际上是遍布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现代性焦虑的结果.在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问题上,其现代性焦虑表现为:在追随西方现代理论话语以进入思想现代性殿堂与保持本土化的文化身份之间、在革故鼎新以张扬现代性的新异原则与辨析古代文论的历史原貌之间、在重构古代文论元话语以强化其阐释有效性与维持古代文论的典雅文化地位之间、在划定古代文论学科属性以赋予其现代知识类型与尊重古代文论的前学科性意义形态之间,我们难于抉择又急于抉择.我们越是接近现代性.我们就越发清晰地感受到现代性在文化功能上的两面性,所以当现代性在中国展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便日益明显,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题之所以提出的文化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文论的“失语”已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有人片面地把文言等同于传统文化,把白话文等同于现代文化,因而认为在文言被废弃的今天,不可能再接续传统文化的血脉,进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实际上,文言与白话乃是同一语言系统在历史发展变化中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古人早已有用近乎当时口语的“白话”来进行言说的传统。此文初步勾勒了中国古代白话学术与文论的发展脉络,试图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对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提供某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课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讨论:一、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二、何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三、怎样实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随着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和深入,中国古代文论和当代文论的研究都进行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深度,并将继续向广度、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说的确切含义在其流传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很大变化,其较为固定的意思是对中国古代文论遗产的"重新阐释"和"重新建构"。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重要的不是将其作为一种需要转换的对象,而是立足现实,将其作为一种可以借鉴的对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实现传统文论之现代价值的同时,真正找到适合我国文艺现状的、具有独创性的文艺观念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意境”研究的基本取向,愈益倾向于将意境视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一般特征的意义上来阐释它。这种趋向肇始于王国维对“意境”概念的曲解。实则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是个不含有价值色彩的中性概念。从纪昀到近代梁启超乃至民国初年的诗话都是这么用的。王国维在西方艺术理论的启发下,取当时流行的“意境”概念来发挥他的文学观,对民国以来的诗歌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当代学者的不断阐释、开拓下,意境遂成为一个与传统用法割裂的现代诗学范畴。不从概念史的角度理清这一过程,就会导致“意境”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现代范畴和作为历史名词的诗学概念的差互错出,带来理论阐释中不必要的方法论悖谬和理解的分歧。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作为对“失语症”的反应及一种文论重建的一种有效途径,自1995年由曹顺庆教授提出以来,赞成和反对的声音经久不息。这一现象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的发生理应由现代学框架对之进行分析把握。同时,现代学框架相关的知识学原则也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性意义和价值的生成、其作为地方性知识上升为普适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古代经典的重新"阐释",这种"阐释"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而是西方现代哲学解释学所强调的"本体性的阐释",古代文论的当代性意义只能在这种"本体阐释"中生成.西方现代解释学有关经典阐释的基本观念,超越了传统的解释学理论,实现了由方法到本体的重大转向.这种阐释之本体化转型,较好地回应了经典阐释活动中诠释个体与经典文本、主观与客观、传统与现代乃至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等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种本体化阐释,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实现其当代性价值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关于"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学术研究路径,对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当前文献在认识理解这一研究路径上还存在简单化、机械化倾向。涂又光学术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两者是"一体双面"和"有无相生"的;"照着讲"远不是"抱残守缺",也不仅仅是"接着讲"的准备,而是一种超越方法路径的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现实人文困境既需要"接着讲"的创新开拓,更需要"照着讲"的传承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以“天人合一”为例证 ,旨在阐述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必须作一种全方位的审察。既可以采用文化之维 ,以见出其精神意蕴 ,也可以运用逻辑演绎 ,以寻绎其基本模式 ;既可以采用我注六经 ,以见出历史本真 ,又可以使用六经注我 ,以领悟其现代的启示。通过这种多种角度的整合与建构 ,我们可以透视中国古代文论的整体风貌。这样对于当前呼声日隆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无疑具有一种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论的思想内核互不隶属,具有异质性,但对情感和想象的共同追求,从一元到多元、从权威到平民思想转变的相似性,使得二者又具有同构性。中西文论对话应异中寻同,同中存异,同中化异,同异全识。宇文所安的双向阐释,走的就是多元文化互动之路,其精髓在于发现东方,尊重“他者”,异质同构,阐释中国。宇文所安将文本中心论贯穿始终,将文论文本和文学作品等量齐观,采用译释并举和语码混杂的方法,再现中国古代文论的异质思想,为中西文论对话与交流搭建了一座“多元共生”的桥梁。双向阐释的启示是,中国文论应借鉴传统文论的资源,吸收西方文论的营养,走特色发展之路,构建一种更合理、更开放、更具中国特色的文论。  相似文献   

14.
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阐释,应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根本,但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文论的否定.应正确对待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关系.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十分必要.应掌握对古代文论现代阐释的原则和古今互补、中外互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既不能局限于对其本义的阐释,也不能一味追求“现代转换”,而必须从自觉的中国文化和文论主体意识出发,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加强古今会通式的研究,即对话—交融—建构式的研究.通过对话实现中国文论的古今融会贯通和沿革性建构.中国文论古今会通所涉及的问题具体包括:坚持民族文化立场,致力于古今、中西融会;接续文统的传承,实现文脉的古今贯通;发扬文化同化传统,寻求文理的古今会合变通.  相似文献   

16.
“失语症”引发的身份焦虑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激发的情感认同,合力促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跨世纪重大命题长达近二十年的持续讨论。然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症结在于知识主体总是习惯于站在一个超然的阿基米德点进入问题场域,使“现代转换”指向以特定先验逻辑为假设前提,存在着主观性的先天不足。因此,在“失语症”和“转换论”之后,“存活论”的提出是一个新理论,也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承载着社会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性,同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又凸显了翻译文本的核心作用。翻译的过程提出了话语思考的意义,而话语思考又自然返回到对文本的理解。所谓话语就是一种表达方式,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就是表达中国古代文论的论说方式,这些话语植根在中国古代文论之中,评说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既有评判中国古代文论的功能,又存在自身中国古代文化和文论的意义。在20世纪80-90年代随着西方哲学、语言学、文学、译介学等学科大量步入中国本土,西方的认识论、方法论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文化,中国文论界开始对文论话语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下理论界对西方理论产生的疏离感和对文论范式之确定性的普遍忧虑,建立中国本土文论显得十分必要。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不仅仅是简单追求现代性的问题,更是确立中西文论“体”与“用”的关系问题,而关键是在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点的同时使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中国化、本土化,应当对其进行“化用”。另外,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性和纯粹性必然会对当下文论的泛文化研究模式起到很好的规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建中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 0 0 1年第 2期撰文《辨体明性 :关于古代文论诗性特质的现代思考》指出 ,中国古代文论以论说之体而具诗赋之性 ,其批评文体的文学化、语言风格的美文化和理论形态的艺术化 ,共同铸成文论之“体”的诗性特质。中国古代早期文化的诗性智慧 (原始思维 )本源地铸成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 ,而儒释道文化的诗性精神则从根本上规定了古代文论诗性特征之历史走向。 2 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丢弃了自己的诗性传统 ,基本上靠“拿来”或“他律”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其结果是既丢失了自己的“体” ,也丢失了自己的“性”。…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文艺理论研究中"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论题,提出中国传统文论在现代语境下亟须转换思维方式,这种转换的实质在于本土精神与现代(西方)方法的兼容.通过对转换的必要性、艰难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阐明了只有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西方的现代思维方式,传统文论才能获得生机,在相互借鉴中完成中国现代文论的真正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