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包公故事在民间传播的模式及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归纳、统计等方法,结论认为以包公为中心对众多故事的改编、附会与整合,包公故事不断被改编以建构"新内容"。包公在不同时代"接力式"的传播中为实现叙事的话语参与,减少传播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增殖以参与价值建构,也存在着与谣言传播类似的传播特征:受省略或空变、加强、泛化、超细节化、合理化等传播规律支配。源故事中不合理的生活逻辑细节在传播过程中将不断寻求合理化。包公故事的传播揭示出"公共知识"的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2.
涉海民间观音故事叙事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音故事集中体现了民众的宗教信仰与价值取向.本文认为涉海民间观音故事的叙事特征一是两元对立结构,二是以点化普度为动力,三是以世俗关怀为基点,并由此探寻背后潜隐的精神世界,揭示涉海民众的价值取向与复杂的文化积淀;而形式上的雷同化、喜剧性的大团圆结局则严重限制了故事的原创性、意义指向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3.
构成包公现象的核心部分 ,是包拯将传统儒家人格理想人生化而形成的自身素质。北宋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君臣际遇及政治生涯 ,是这一核心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与条件。宋代吏治与监司制度的特殊性 ,又助长了包公现象的成熟。此现象投射到文学中 ,便在通俗文学上形成了一个开放性文学展现过程。其根因在于士人传统的清官政治理想 ,以及平民百姓崇尚清官品格的审美期待 ,包公现象的形成及在通俗文学上的展开 ,体现并印证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某些特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三言"中的道教神仙故事,涉及思凡谪世、历劫悟道、济世成仙等方面的主题,"仙———人———仙"的生命形式转化,象征着"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生命循环历程,这一历程也隐约反映了作者"清静律己"的治世思想。  相似文献   

5.
包公与清官     
一说到清官,人们自然会想到包公,于是戏剧舞台上那个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威风凛凛的“包黑头”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是因为,包公的故事、戏剧在人们中间流传太广和人们结下深厚感情的缘故。包公故事、戏剧的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出现于宋代,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包公的故事和戏剧也越来越发展了,在现存的《元曲选》一百种中,包公戏竞占了十种之多,明朝的《龙图公案》就有六十三个关于包公公案的故  相似文献   

6.
电影故事的叙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西智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59-60,114
技术和商业主导着电影的叙事能力、倾向和效果。相对于技术和商业对电影叙事在成熟度上的积极推动与在人文功能上或积极或消极的推动以及电影界在叙事技法上的各种创新,文艺理论的影响非常微弱。在电影评论之外,文艺界的电影叙事学为实现对电影制作的主动和建设性贡献,需要在电影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文学叙事学同电影文本的有机结合,并探索具有电影创作独特性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审视视角和情节这两个在电影叙事学中比较成熟而有待深化的典型分析工具,说明电影叙事学必须更广泛和深入地思考文学叙事学尚没有习惯使用的各种电影要素和叙事语境。  相似文献   

7.
在近百年的中国小说发展过程中,五四小说突破了中国古典叙事模式,在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时间等方面明显具有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特征。这一转换过程具有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现代白话文运动、现代小说创作理论、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五四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叙事学研究应当通过将一系列故事纳入研究视野而超越方法论文本主义。为此,本文提 出 “故事的社会生命”的概念,研究故事在媒介、代际和文化之间 “跨越”并被改变但同时也得以保存的过程;并以 《艾凡赫》为例,阐释 “再生产”、“翻译”、 “媒介转换”,以及 “文化跨界”这四种 “改编”模式,论证了由多种审美特质组合而引发的故事生产并附着于文化记忆的结果,以期引起读者对叙事文本改编为新文本的长期变化研究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包公形象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传千年的包公形象 ,是不同时代人们的艺术创造 ,它不是历史人物的再现 ,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包公形象反映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已成为主持公理和正义的化身 ,升华成超越时光的一种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0.
《包公案》中智断故事与AT926型故事都是以智慧断案为核心,在情节设置、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存在相似性,这是因为小说与民间故事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即民间故事为小说创作提供素材来源,而小说中的内容又会转变为民间故事。研究这种关系的价值,至少体现在有利于小说中故事源流考证、有利于民间故事类型判定,同时也可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词的叙事方式与小说、戏剧等相比有着独特之处,它多采用场景式或跳跃式叙事手法,进行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留白叙事;词的叙事性充分体现在词牌名、词题、词序和正文这四个方面,在各部分中词的叙事性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北宋中期词题材内容的扩大以及长调慢词的大量创作等,词的叙事性大大增强,自觉创作叙事词的现象开始出现;传统的叙事文学样式和词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要求也对词的叙事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州粜米》与河南淮阳流传的包公放粮故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是一个取材于民间故事写成的优秀的元人杂剧,在以包公放粮故事为题材的传统戏曲中,它是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在河南的淮阳,至今尚流传的包公放粮故事,却又很明显地受到杂剧的影响。 古代的陈州,就是现在河南的淮阳。《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陈州》条记云: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包公戏塑造的包公为元代所独有,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而其背后又有独特的成因。考察现存元代包公 戏,包公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因为元代剧作家对包公性格的刻画综合史料记载,并且在戏剧创作中将包公赋予了审鬼通神的能 力,剧中包公机智权变,善用智谋,在塑造包公时的戏剧安排也遵循一定的程式。  相似文献   

14.
叙事与故事密切相关,没有故事就不会有真正完整和形象生动的叙述。离开了故事就没有叙事艺术,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叙事学。现代小说打破传统的故事性叙事模式,放逐故事,正视生活事件本身的非故事性和人类生存本身的非传奇性,以及人类生命存在的非自由性与荒诞性,使现代小说特别是先锋小说走向了非故事化、非情节化的极端,造成现代小说的边缘化。在进行解构故事的叙事试验的时候,许多现代小说叙事主体又发出重建故事的吁请。从故事入手,洞悉故事的内在本性,在解构与重构中选择一种合乎时宜的策略,就成为现代小说叙事主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人物类纪录片创作的性状分析入手,以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模式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论证大量优秀样片,对三种人物类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叙事结构的不同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对人物类纪录片在实际创作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完成叙事结构构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读新时期初的获奖短篇小说,其中以第一人称视角写的为数不少,在1978—1981年的四年间,共100篇作品获奖,这类小说是38篇,占了一小半,相当兴旺发达。它们当然都算得上精品,但是无可违言,某些作品也有疵瘢,比如存在着明显的叙事越位现象,削弱了应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小说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成为当今文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几年的创作之路上,网络小说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叙事模式:“自我”式的叙事角度,“散文”式的叙事结构,网络化的叙事语言,多样化的叙事符号等。  相似文献   

18.
30年代名家历史小说具有不同的叙事纬度与叙事模式,作家的叙事指向决定了其叙事纬度,其叙事模式又与叙事纬度相适应。作家关于历史的文学叙事是重构象征秩序的表现之一种。在这些名家历史小说中,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张力关系得以典型显现。  相似文献   

19.
穿越故事和话语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60年代叙事研究取代了其它小说理论 ,成为文学研究领域里一门最富活力且不断超越其自身范围的学科。在索绪尔语言观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启发和影响下 ,60年代其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各类故事结构的研究上。 70年代以热奈特为代表的叙事学家使它穿越了单一的故事层面 ,走向了对讲述方式和话语方式的探讨。 80年代的叙事研究则冲破了“文学和小说”这个独特的领域 ,一跃而成为一切人文学科研究的主要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故事化,作为一种在业界已经逐渐被广泛认可的手法,为纪录片提供了不同的创作思路,也给这个片种带来了新的面貌:更强调视觉效果、更注重叙事策略、更着力把握受众喜好.故事化的最大魅力来源于其独特的叙事,正因为对整个叙事环节的精心设计: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叙事时间的巧妙的安排和叙事事件的精心筛选等,纪录片这个传统片种才呈现出新鲜的活力,给观众持续的收视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