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需要区分物象化一般与生产关系的物象化、物化一般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需要区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竖立其上的拜物教观念。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是指生产关系表现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是指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作为物就具有的属性。资本的拜物教性质非常复杂,远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和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能够透彻地说明的。拜物教观念指的是一种把物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的错认,它直接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而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有关。在拜物教观念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混淆了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化、永恒化了。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作为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条件下运行的规则是相通的。但具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又总是与各国所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也就显现出各自的特性。各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既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在各国表现出的不同点。对中德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运行机制,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化认  相似文献   

3.
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加剧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相关税收是对此进行调节的核心手段,因而再分配率如何设定和政策是否有效变得非常关键.文章以微观个体为出发点,将财产性收入差异以资本生产率的形式加以体现,同时强调高收入阶层通常享有更多的社会决策影响力,即其再分配偏好会得到更多重视,由此设计了对应的经济学实验.研究发现,引入差异化权重的模型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行为,而且也为中国财产性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实施效果欠佳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过度重视高收入阶层的诉求,也会使中国实际征收的税率过低.较低的再分配率不仅难以调节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而且会将负担更多地落在普通工薪阶层身上.当然,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存在,过高的再分配率会抑制社会资本的总产出.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暂时性和历史过渡性,考察市场经济,必须把其一般物质内容与其社会形式相结合;市场经济,从其生产要素配置的物质内容看,具有生产力属性,从其生产要素配置的社会形式看,具有生产关系属性;从生产力角度看,它具有适应一切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和共性,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看,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又有着丰富的个性和特点;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体现市场经济一般,又须具有切合自己国情的市场经济特殊,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不加分析地照搬西方经济理论,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错误的。必须以《资本论》方法为指导,客观评价西方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创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资本范畴是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的统一,其形成既有特定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也离不开马克思在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增殖的价值、运动、权利和生产关系四个方面对资本范畴进行了系统阐释,分别指明了资本的基本规定、存在方式、典型特征和内在本质,体现了资本的增殖性、运动性、竞争性和社会性。其中,资本作为一种增殖的价值、运动和权利是资本一般,而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则是资本特殊,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范畴的四重内涵及其联系,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清醒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有效提升驾驭资本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到资本,人们习惯地会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然而从资本的源头分析可知,资本是商品流通发展的结果.本文从人们对资本的误解进行分析,从资本一般、资本特殊,资本的自然属性、资本的社会属性方面重新认识了资本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再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的产业性是生产性与商品性的统一,其中生产性包括一般的生产性和特殊的生产性,特殊的生产性正是生产劳动能力的属性,亦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属性;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不是体现在高等教育的产品性质上,正是体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其本体功能实现,因而高等教育的产业性与公益性在生产性要求上不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且是构成手段目的的共存关系。同时,通过克服两者在商品性条件下的矛盾冲突,能够实现高等教育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收入差距幅度太大,必须合理调整分配格局,因为它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改革破除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却出现收入的贫富差距,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分配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化解收入分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特殊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资本的运动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贯穿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其运动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利用世界经济舞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最低工资制度与初次分配中的公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收入分配制度,体现社会公平原则,按照初次分配的公正性原则与相关调研资料,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中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等严重分配不公的根源。分析认为:其根源是GDP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偏高的畸形分配格局所致。同时认为: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发生异化的情况下,着力解决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尤为迫切,在现阶段主要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使以往GDP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偏高的畸形格局得到矫正,逐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