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 ,是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文章通过举例、比较 ,认识礼仪的作用 ,以论述礼仪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懂礼知礼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明人士的重要要求。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是青少年文化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略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礼制建设的顶峰,又为封建社会礼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礼仪制度史上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周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甚大,是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周之所以能在礼制建设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高效率的礼仪教育制度密不可分。西周的礼仪教育早在灭商之前就开始了,灭商后又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其形式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其特点主要有:王室高度重视,从娃娃抓起,家庭、学校与全社会共同参与,重视情景教育与实践教育等。其中不少做法对当今的青少年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礼仪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目前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来思考学生中存在"非礼"现象的原因.根据中小学生特点,提出了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应从完善礼仪教育内容;营造礼仪教育氛围;训练礼仪行为;树立礼仪典型;加强合力作用,促使礼仪规范不断内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青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要想立足社会,创立事业,必须从学礼、懂礼开始。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礼仪教育,学校应该把礼仪教育真正地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貌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实践活动,借助社会上的"权威"来加强教育效果,教师应成为遵守礼仪规范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邝雨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6):128-130
礼仪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职学生由于生源素质下降等原因,礼仪素养也较低,很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礼仪素养,以便为将来就业和发展等方面打下较好的基础。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开设礼仪相关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家长参与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众所周知,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人内传播中自我互动过程的错位,传播过程中耳濡目染的模仿,组织传播过程中礼仪文化教育的缺位以及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作用是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喜歌即司礼人顺应婚礼程序吟唱或念诵的与习俗活动意图相应的喜歌喜词,是婚嫁礼仪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尤以婚礼正日关涉女性受礼者最为密集.过渡礼仪是传统婚礼中女性受礼者状态转化的重要机制,它依次由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构成.婚礼正日在整个婚礼中属聚合阶段,从皖北喜歌中婚礼正日女性的聚合礼仪可以发现:握纂、哭嫁为女性脱离原在世界的分隔礼仪;上轿、撒豆谷、转席是女性边缘阶段的呈现;拜堂、挑褡头、交心盏、闹洞房、撒床、点灯属于女性加入夫家的聚合礼仪.不过,三者之中聚合礼仪最为突出,既反映聚合礼仪仍可析出较小的过渡礼仪进程模式,同时也折射出传统婚姻缔结及过渡礼仪实施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加强礼仪教育 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成人教育”,使得学生的文明修养不能为社会完全认可,重视和加强高校“礼仪课”教学是加强德育和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重要途径。加强礼仪课教学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礼仪教育环境及浓厚校园尚礼风气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使学生感受形体礼仪的重要并加深对礼仪的理解,讲解课程意义,教师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实训等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