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法论基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的框架模型。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其思想基础和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时代性、民族性和人民性,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实践和认识方法、社会历史方法和领导方法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两手抓”的方法论意义程建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其语言通俗形象,含义深刻丰富,涉及面广,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一、邓小平“两手抓”是完整系统的理论。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3.
"发展理论"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和实质.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中蕴涵着科学的方法论.本文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方法论总结为"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依据和指针。邓小平教育思想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内涵,闪烁着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光辉,是贯穿并体现邓小平教育思想科学性的基础和活的灵魂。从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高度把握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容及科学体系,对深化教育改革和推动教育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 ,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列宁在此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并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这就是间接过渡的方法。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 ,在中国得到了发展 ,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此都作了不懈的努力 ,并由邓小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在举国上下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邓小平总结经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关于认真总结经验的思想及其方法论内容十分丰富、深刻、系统,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践证明,我们党能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遵循了邓小平总结经验教训基本思想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经济建设,从唯物论、历史观、辩证法和认识论等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这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俞朝卿主编的《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已经南京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从方法论的视角,阐述了贯穿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他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伟大历史道路的开辟及其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哲学高度系统考察这一道路的形成及其辩证发展过程,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认识的武器和实践的方向,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该书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内容,都是为发展服务的。以发展为目标。是邓小平思想理论的突出特点。准确深入地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不仅对于准确深入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党的十四大确定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这一理论,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帮助全体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陈俊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创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九九二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科...  相似文献   

12.
对邓小平领导价值观的认识汪世锦邓小平的领导价值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天然地包含着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正是其区别于一般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姚郁杰历史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再强调人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关于教育培养青年的理论是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4.
1、第一次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邓小平本人提出并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把这个科学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本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十三大首次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并初步勾划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标明在十四大,我们已把邓…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实事求是思维和矛盾思维相统一的方法论探析叶山土《邓小平文选》中,处处闪耀着矛盾辩证法思维。其中关于实事求是思维和矛盾思维相统一的方法论,是贯穿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学习领悟。实事求是思维和矛盾思维的统一,一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雷振扬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的卓越创新。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更好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的改革理论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改革全面论、改革动力论、改革方法论和改革目标模式论,构成了改革理论的完整科学体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依据韦新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弄清楚这一重要问题,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当...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申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是他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维定势,其鲜明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南和精神武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实践、求真性选择、务实性原则等政治哲学方法论特征,对于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