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象派特别是后印象派绘画中,放弃焦点透视、消弱景深感;物体的体积感在动感与光线中的消融;画面开始出现了大开大合的交叉线、构图中心开始偏离画面中心等转向是最明显的东方印迹。西方传统绘画注重的是眼中的真实,而以后印象派为前奏的现代、后现代美术更重视心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科学与理性精神的继续,是传统绘画追求真实再现客体对象的逻辑发展,完成了由乔托开始的西方绘画对于真实再现客体对象物理属性的探索。但它又在美学追求、技术风格、表现题材上发生了有别于传统的变化,萌生出诸多现代艺术的因素,由传统绘画过渡到现代艺术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一种艺术真实,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印象"便是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的基础上,以主体意识介入和把握的方式,通过对生活的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使艺术形象的创造带上普遍概括的意义。在后印象派的作品中,这种"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便突出地体现为一种"简炼"的风格。没有简炼,就没有后印象派的存在,因为艺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只有"简炼"都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从色彩、线条和构图三方面来分析后印象派"简炼"手法。  相似文献   

4.
后印象派在前印象派追求"光学现实主义"影响下,在对色的分解与综合的绘画实践中逐步形成"抽象美",这种依据艺术家内在的审美感觉逻辑所达成的"表现"美,表明了西方绘画首次出现了一个主体创造和主体表现的自足独立的艺术世界,彰显出主体自由意志在艺术创造中取得了胜利,并孕育了后来平面化构图的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5.
马蒂斯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作品,其中包括油画、壁画、雕塑、插图、剪纸等。他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优点于一身,融汇贯通梵高、高更、塞尚的精髓,在形体上吸收了印象派反对再现的绘画理论;在色彩上突破了写实主义的灰暗画面,获得了自印象派以来全新的明快色彩光辉。基于客观与内心的需要,他发展了东方绘画平面观念及装饰因素,放弃了焦点透视,追求艺术“表现”的感受。他的绘画,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生命,同时也表现了画家本人的认识、心灵和个性。马蒂斯为20世纪现代艺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充斥着印象派的影响,在构图和表达上,都能够找到有效的切合点。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创作方法,始于其对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借鉴,尤其表现在感官效果、构图与韵律、色彩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和灵魂,也是众多以现实主义为宗旨的作家努力追求的创作目标。在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客观环境的制约和作家主观认识的差异,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在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作为“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家的柳青遵奉在先进世界观指导下的真实观,而新时期文学代表作家陈忠实更注重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去超越时代和政治局限,描写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追求历史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的创作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藩篱,尤其是在如何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他注重的不是摹仿,而是超越具象世界,追求形而上的真实,表现出较为鲜明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9.
自然主义文学与印象派绘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主义文学与印象派绘画都繁荣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它们之间存在着彼此呼应,相互渗透的关系.两者都倾向于从日常生活、从自然界中取材;自然主义文学借鉴印象派绘画对光与色的重视、借鉴了印象派绘画的多重视角,在创作手法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革新;在艺术理念及审美追求上,二者也有共同之处,呈现出一种艺术上的契和与共鸣.  相似文献   

10.
以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表现为主线,从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况出发,通过物理学对光与色的分析,引中出光对人的视觉感知的重大影响。以印象派代表画家的绘画风格为例,分析了光与色的发展历程,并系统总结了印象派画家创造性的色彩表现样式。重新解读了印象派绘画的色彩魅力。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绘画以写实到写意的转变,印象派既是过渡,也是开始。印象派艺术家一方面强调真诚面对自然,另一方面,他们摆脱了单纯的再现,呈现更加自由的创造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印象派艺术家突破传统体裁的局限,注重表现生活情趣和主观感受;印象派艺术家重意,其作品呈出现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讲述了女主人公奥狄帕执行一大批遗产的故事。真实是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由于后现代文学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以致对真实的寻找越来越难以掌控。通过解读主人公、读者和作者三个不同身份对真实的寻找,认为只有不断地追求真实、追求人自身的价值,人们才能从中得到打破封闭系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莫奈是19世纪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其代表作品《日出·印象》、《睡莲》以其微妙、徇烂的色彩表现谱写了光与色的诗篇,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通过研究莫奈及其作品,能够启发、提高我们观察自然、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印象主义画家创造了灿烂的光与色的绘画效果。在印象派画家的笔下,一切都神奇地化成闪烁着光彩的色块。对色彩如此敏感的画家,却对黑白世界的版画同样有异乎寻常的偏爱。印象派主要画家,除个别外,几乎都热衷于版画的制作,而且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15.
在香港文学史上,刘以鬯以其不断追求探索和突破创新的精神,凸现了他的另类本色。其实验小说注重反映物化现实对人性的扭曲,展示香港社会里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特别是激烈的生存竞争、物欲横流的病态社会中香港人的生存焦虑以及病态人格。长篇小说《酒徒》的现代性体现了刘以鬯实验小说不断追求锐意创新的特点,他实质上是试图寻找一个能更真实地反映人的内在真实的现代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6.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独创性作品。作家在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悲剧性冲突当中,实现了对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双向消解。展现了中国农民原生状态的本体真实。表现了悟道之后的迷惘,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7.
茅盾文论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一方面,他从当时中国新文学创作实际出发,接受了自然主义“真实”概念,但他的“真实”与自然主义的“真实”有根本的区别。另一方面,对“真实”的追求,也给茅盾文论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进程中,大众对超验的追求并没有随着宗教的衰微而消减,而是以新的形式出现。根据大众的要求,大众文化试图建立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新的解释。明星神话是大众文化对人生价值的解释,而世界的本质被规定为技术,这种对明星和技术的崇拜与原始的巫术活动类似,只是对人的意识空间的暂时填充,不断地延宕人们对真实意义的追问,并不能解决终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王安忆都曾站在市民的立场上真实描绘了市民世界的生活和内心精神,表现了市民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精神理想的追求萎缩在社会功利之中,政治意识淡化于日常生活之中.不同于张爱玲的是,王安忆在描写市民的精神理想萎缩的同时,又在营建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之塔",政治意识淡化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忽略了社会背景观照.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绘画所以能够卓然成家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绘画艺术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有其特殊的文化因由:首先,是印象派画家普遍具有的对于传统的古典主义艺术教条的反叛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他们走出艺术院校的高楼深院,去向大自然寻求新鲜的艺术感受和艺术发现.其次,才是印象派画家们对自然光照下的自然景物的"光"和"色彩"的瞬间感受的领悟以及对这种领悟的艺术传达方式的探求和尝试.总结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意义对于对我们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