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加入社工行业,我在社工前线实务及管理岗位一做就将近5年.就在从事社工职业快5年之际,我做了一个很重要也很艰难的选择:和几个社工朋友一起创办社工人才培育方面的公司. 很多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做社工而要办公司?我回答:我们并不是不再从事社工工作,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支持社工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以社工的成长为需求,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培育社工,服务社工.  相似文献   

2.
督导答疑     
, 《中国社会导刊》2013,(4):58-59
社工与学校老师的合作之道 社工A问:我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一间学校开展服务,学校年纪大的老教师比较多,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虽然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也有很多欠缺之处,例如缺乏对学生的同感、缺乏对学生成长足迹的发现和及时回应、工作的激情与热情不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社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与老师们合作,提升学校给予留守儿童的支持呢?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要求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保持专业的关系,但服务对象未必能认清这种关系,社工的“友好”容易使他们把社工当成朋友看待,他们也就会按照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社工,例如在节日送礼给社工,以表示对社工辛苦工作的肯定和感谢,或者希望通过送礼而获得社工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4.
和同行的交流中,我们曾经笑谈到社工行业里最好做的肯定非青少年社工莫属了,因为孩子们天真活泼,极易打交道,接受能力强,而且社工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但五年的社会工作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从事青少年的社工服务容易,但是想把服务做好却没那么简单.对于如何做好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社工C问:我是一名学校社工,学校的老师刚转介了一名怀疑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给我,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很多人都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并不属于我们的服务范畴,需要转介,但是现在又无法确诊这名学生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我应当如何介入这类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6.
记得某次与我们机构的一位香港同事对话,她发问:"社会工作管理是不是社会工作?"我被这个问题惊到了.虽然我一直都在讨论社工机构管理,却没有追问得这么彻底.其实,社会工作管理本身就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没有管理的服务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因此,每一个社工都不应该拒绝自己在社会工作管理上的责任,同时也必须精进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对服务对象负责.对此,我想利用当下的几个时点,来分享"管理"与"服务"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社工D问:我是一名司法领域的社工,服务对象都是犯过罪的人,我们在针对服务对象开展小组时遭到了用人单位的反对,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觉得把这些犯过罪的人聚集在一起会产生“交叉感染”,造成不好的影响.请问我们该如何开展小组,既能完成小组指标要求,也能避免“交叉感染”,争取到用人单位的支持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3,(1):57-57
社工B问:我在医院做医务社工。社工办公室是开放的,有时服务对象到病房拿药,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也会顺便到社工办公室“坐坐”、“聊聊天”。但此时服务对象未必需要即时的辅导,社工花时间陪着他们聊天也不是,不陪着也不合适。我们一般会安排一个同事接待他们,这样正常的工作难免会受影响。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社区矫正社工,在时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个别访谈是常用的方式,而访谈的次数和内容倒是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矫正初期对象,因他们与社工彼此都还不熟悉以及他们刚开始接受矫正而心理和行为上易出现波动的现实,社工每月要与他们进行个别访谈2~4次;一级矫正对象每月个别访谈2次,而对于三级矫正对象,则每季度个别访谈1次就够了. 个别访谈的内容虽然根据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围绕如何增强在刑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协助矫正对象解决一些基本生活问题或者对个别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展开,总之谈话内容除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协助其解决好基本生活问题后,无非就是苦口婆心地劝其吸取前次的教训,不要再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不然就要接受撤销缓刑或者假释、收监执行、数罪并罚的处罚.久而久之,翻来覆去总是这一套,有时候连社工都觉得有点倦怠,但是预警工作不做又不行,所以社工一直期盼能看到一个新的变化.在对阿陆的帮教工作中,社工终于体会到了言传不如"身教"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广州,由于目前学校并未专门配备学校社工,政府也尚未专门出台政策要求为学校配备专业社工,所以,目前学校社工服务工作主要由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领域的社工开展.青少年领域社工的服务对象包括辖区内所有学校的学生,学校性质或公立或私立,学校类别包括中小学、职中、大专院校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在进入这些学校开展服务之前,与学校的前期洽谈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校方是否允许社工进入学校开展服务.下面就结合笔者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来分享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如何做好入校服务前的洽谈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在我国推开后,民政部门便开始推动"社工、义工联动",以期两项服务能相辅相成,都得到理想的发展,却产生了谁带领谁的问题.有社工表示,社工有专业能力,义工项目应由社工带领,但也有义工质疑社工对义工服务不了解,没有能力带领义工服务.这一问题其实源于对义工服务的不同理解,本文尝试找出社工和义工分工合作,进而实现双赢的策略. 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加入义工的行列,以往的很多义工服务对义工能力的要求都不太高,最重要的是义工能参与.为了让义工达到服务的能力要求,还会提供简单的服务技能培训.而随着我国教育程度的提升,义工的能力也同时增强,很多义工服务都由义工自行组织和开创,不一定要由他人来带领,这就使得社工和义工需要在不同的社会服务中重新定位其角色.  相似文献   

12.
残障人士是社会上的困难群体之一,怎样才能有效地为他们服务是我从事残障服务后一直思考的问题。记得刚开始进行残障服务社区宣传时,残障人士对社工不理不睬,认为社工只是做做样子,还把对过往的不满全部发泄在社工身上。部分残障人士甚至说:“我们需要钱,你能帮我们争取吗?”一腔热情为他们服务却得不到认同,我对是否可以继续为残障人士服务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08,(5):45-45
正心怡:我和男友同居快四年了,也打算在明年结婚,可是这几年时间里,我们因为大事小事不知道吵了多少回,分手也不知道说了多少次,因为他总让我失望。他事业不顺心的时候就出去和朋友玩,一玩就是一晚上不回,过年没时间陪我吃年夜饭,生日也不陪我,上下班  相似文献   

14.
一位同工出席一个检视社会工作发展的研讨会回来,跟我分享会议内容时表现出很委屈的样子,还有点生气地说:会上一些“老师”提出,见到我们的社工只会带游戏,好像说我们的社工就只会陪人玩,未能做到更深层的社工介入,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案主自决是个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与决定的权利和能力。但:葩专业实践中我发现,案主自决很多时候很难实现。因为,在专业关系中,社工虽没有自称“专家”,但把案主看成:有问题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社工与案主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社工处于主导位置。许多一线社工也是主导着所有计划的开展,案主则被动接受社工提供的服务和安排。这种情况下,要求案主去突破自我、发挥潜能是很难的。他们不习惯仅依靠不断的自我调节来解决问题,非:静希望社工给予权威性的、专业性的“指点”。如果社工不能给案主“引路”,则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对社工产生怀疑与不信任,使得工作目标无法达成。同时,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求助者为了“面子”,往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口求助,但—旦求助,他们就想得到实实在在的、实质性的帮助,甚至是彻底解决问题。于是,社工又习惯于向老师、督导、专家索取意见,以求对案主的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工,每个人都知道有一个理论叫“优势视角”.但在实际的督导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社工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他们总是觉得自身能力不够,不足以改变现实环境的束缚,或者服务对象要求的东西太现实,自己根本无法满足.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工作难以开展,社工也越做越没信心.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听到企业界的人谈及CRM(客户关系管理),却很少在提供助人服务的社工界听到。我在上一期专栏中说到了社工的关系处理事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客户关系(社工习惯称之为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本期专栏即借助对CRM的介绍,与大家分享在社工机构里如何推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中旬,山西省太原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多名优秀专业社工,入驻太原市万柏林区5个老工业基地社区,试点开展“守望·相助”老工业基地社区空巢、独居、病残老人养老支持项目.两个多月过去了,社工在社区的项目开展得怎么样了?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哪些有益的经验?日前,记者走进试点社区,与社区干部、社工、居民一起感受专业社工服务带来的变化. 社工:居民认可让我们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19.
有些服务对象意志消沉、自卑,脾气暴躁,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也不愿意多说话。对于此类服务对象,社工们往往比较头痛。如何才能让他们打开心结。在面谈时畅所欲言呢?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在对案主提供帮助服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一种理念,那就是“助人自助”,简单说就是帮助别人,然后在这样的帮助中使服务对象最终能够自己帮助自己,获得更为基本的能力。这一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我们最终的服务目标紧密相连。我们为案主提供的服务并不是要案主从此可以依靠社工来解决问题,或是从社工这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要力图让案主在经过社工帮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