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7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召开了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研讨会。 通州检察院于去年6月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探索司法社工参与未检工作。作为北京市检察院指定社会调查工作的试点单位,通州检察院引进北京市东城区助人社工事务所的专业社工力量担任社会调查员,  相似文献   

2.
要做好个案社会工作,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与案主建立牢固、良好的专业关系。然而,由于服务对象(药物滥用者)长期脱离社会,普遍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和负面情绪,所以社工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取得案主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经过机构管理人员、督导人员与前线社工一年多时间的合作与努力,春雨社工服务社三大服务领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一批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对象、禁毒帮教对象、上访者提供了生活帮助和心理疏导;在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服务社在实际服务开展过程中,充分运用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以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为服务对象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处于多发阶段.作为关爱未成年人的措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处罚的非刑罚化渐成趋势,因此社区矫正服务对象中未成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借鉴香港经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在荔湾区22个驻街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适应指导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以探索和建立符合广州实际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司法社工制度,广泛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有效的预防重新犯罪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常听新入职的社工说经常要在社区开展活动,不知道在活动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在与政府合作的过程中,社工开展的活动也经常受到质疑:“开展活动,随便找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找社工去做?”诚然,开展活动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工作相比,更难凸显社工的角色与作用。然而,在内地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社工要想在社区深入提供专业服务,首先需要扎根社区,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而社区活动正是社工建立社区关系的一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1.将个案工作运用到社会救助中,增强救助对象的社会功能 社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会救助,首先是对救助对象进行家访和家境评估。社工在家访时应该秉承尊重、平等和接纳的价值观,从链接资源协助救助对象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帮助救助对象,这样可以减轻救助对象的戒心和敌意,与救助对象建立和谐关系,以便收集救助对象的具体资料,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社区矫正社工,在时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个别访谈是常用的方式,而访谈的次数和内容倒是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矫正初期对象,因他们与社工彼此都还不熟悉以及他们刚开始接受矫正而心理和行为上易出现波动的现实,社工每月要与他们进行个别访谈2~4次;一级矫正对象每月个别访谈2次,而对于三级矫正对象,则每季度个别访谈1次就够了. 个别访谈的内容虽然根据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围绕如何增强在刑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协助矫正对象解决一些基本生活问题或者对个别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展开,总之谈话内容除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协助其解决好基本生活问题后,无非就是苦口婆心地劝其吸取前次的教训,不要再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不然就要接受撤销缓刑或者假释、收监执行、数罪并罚的处罚.久而久之,翻来覆去总是这一套,有时候连社工都觉得有点倦怠,但是预警工作不做又不行,所以社工一直期盼能看到一个新的变化.在对阿陆的帮教工作中,社工终于体会到了言传不如"身教"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普遍面临着服务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内容单一及服务资金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广东省江门市社工机构从2010年7月开始介入白沙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坚持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化及增权视角,在个案管理工作方法指导下探索"社工+家政+义工"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社工与家政人员、社工与义工、社工与居家养老对象及社工、家政、义工、居家养老对象四者之间的有效联动,在满足居家养老对象综合需求、提升居家养老对象能力、促使政府资源及社会资源有机结合、促使政府转变职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联动关系见右下图).  相似文献   

9.
2008年初,深圳引入司法社工,为社区矫正对象及安置帮教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协助他们缓解家庭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矫正不当认知及行为模式、学习求职技能及技巧、提升自身能力.但由于各方的衔接与机制问题,社工对在监在所的服刑和劳教人员的帮教机会甚少,这也导致了社区矫正衔接工作在现实中存在一定困难.只有联手监狱、劳教所开展联合帮教,与监所共建帮教平台,做到提前介入,才能更好地完善社区矫正无缝衔接机制.本文试图从在监在所人员的个体需求、心理发展阶段及如何提高改造质量出发,根据社工的三大工作手法,分析社工对社区矫正服务提前介入的可行方法及具体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个案工作中,当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了服务对象的信任时,须切记"助人自助"理念,激发案主自己内在改变的动机,这是有效治疗的关键.那么,如何针对案主自身的因素来激发其改变的动机呢?这就需要做好个案的评估与分析,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个案介入策略.个案评估需要多面向评估,一般在1~2次面谈中完成,其中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和综合成多面向的评估.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逐渐修订完善.多面向评估一般包括四个方面:问题评估与确认、个案自身的评估、家庭系统的评估以及生态系统的评估. 问题的评估与确认.此阶段需收集的信息有:问题的时间、地点、人和物;问题的严重性(频率、危险);案主针对问题曾经尝试的方法;问题的优势与劣势;外界资源的需要以及生活发展的历程.以小强偷钱、迷恋网吧和拒绝上学为例:小强的问题从近日开始,已经连续三天缺课,伴随该问题发生并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小强因为成绩不好、身材肥胖而被同学取笑.小强的母亲曾针对这个问题尝试责骂和打孩子,但都没有效果.该问题的优势是产生时间不长,频率不是很高,弱势是如果问题延续下去的话,小强有自杀的危险(扬言要自杀),而小强的母亲也有暴力对待孩子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孩子正处在独立自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社工C问:社工在介入社区矫正工作时常常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彰显自己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答: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领域并非天然就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工作起源于对妇女、儿童、长者等的个案探访服务,最初并未涉及司法矫正领域。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服务契约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发挥着建立服务双方信任关系以及明确双方责权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过程中,服务契约的签订却面临困难。就目前来看.应该建立与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社工服务契约签订模式,即通过人情往来建立初步信任.形成服务双方非专业关系,再将非专业关系引入专业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契约对中国社工服务的规范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制度信任下的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供应链各方能够长期合作并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理想模型。建立制度信任下的供应链伙伴关系,需要在评估供应链各方价值的基础上,确定各方的角色和决策权力, 签署有效合同,设计一个良好的冲突解决机制,从而建立起一种合作、双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福利机构的高龄老人是社工服务群体中的重点对象,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们往往给人记忆力差、情绪易激动、固执己见等印象。社工则需要对这些传统印象“去标签化”.以平等、尊重、不批判的态度去按纳他们。专业服务的首要环节便是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让老人能够尽快认识社工、接纳社工,确立社工在老人心中的专业形象。为此,笔者从实务的角度,结合社工理论,对社工和老人初建专业关系进行了总结,在此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强调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开始实施,我们急迫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等几项特殊制度在少年司法过程中顺利实施。这需要社会支持体系的搭建,也离不开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和介入。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明星曾志伟等数名香港政协委员曾联名提议广州将社工纳入公务员系统.对此,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副总干事谭翠莲认为,内地和香港情况不同,若急于把社工纳入公务员系统,将会使社工队伍走进"取悦上级,而非取悦老百姓"的死胡同. 在香港,社工"入仕"并不鲜见,注册社工除了在NGO供职之夕l、还可以应聘到政府机构提供服务,但香港的经验未必适合内地.事实上,社工的独立第三方角色,正是内地各级政府引入社会工作最为倚重的一点,也为各地社会工作制度政策所强调.也正是因为社工中立的旁观者角色,与矛盾问题双方都无利益瓜葛,社工才为服务对象所信任和认可.因此,在官民互信基础不足的环境下,让社工"入仕",转变为公务员的身份,并不利于社工做好这份常常需要充当独立第三方角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本应是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之一,但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未受到应有重视,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立法上,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独立性不足,适用的对象过于狭窄,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在司法实务中,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偏低,尤其是外地户籍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更低。在执法中,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构尚未专门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化,也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个性化社区矫正项目。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以来,上海宝山区张庙街道的矫正社工配合有关部门帮助解决过8名服务对象的上访问题,其中既有落户、就业问题,也有房屋纠纷问题,最终,这些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问题的圆满解决,不但解了服务对象的生活之忧,也维护了社区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在社区开展矫正工作的社工来说,服务对象要上访等事情是经常会碰到的,在帮助他们解决上访问题时,社工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手法和技巧,顺利将问题化解于无形呢?  相似文献   

19.
个案来源根据《深圳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服务对象H作为缓刑人员,于2008年4月23日由派出所正式移交到Q街道接受社区矫正。在做好相应的法律文件衔接准备工作后,社会工作者通过查阅H的档案、询问司法所矫正工作人员,对H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在入矫仪式上,社会工作者与H及其家属进行了初次面谈,并向他们认真介绍和解释了自己作为司法社工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0,(25):56-57
社工a问:在建立服务关系的初期,为了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我往往对他们说我们是朋友,但是到最后就绕不出朋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又重新告诉服务对象说我们是专业关系,或者工作关系,可这样又会伤害他们,而且关系会变糟。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