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县(市、区)委书记怎样用人、用什么人,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用人风气和质量,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之一,醴陵市委书记通过一年试点实践而总结出的“制度、民主和自我的提升是调研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值得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2.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选好用好一个人,就能树起一面旗帜、确立一种导向,就会调动一大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作为山西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神池县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8,(3):10-10
从2006年11月起,安徽省委组织部在肥西、五河、定远、无为、潜山、镜湖等5县(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试点地立足于制度规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用人责任难认定的问题: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了用人责任难追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举措     
安徽:用制度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从2006年11月起,安徽省委组织部在肥西、五河、定远、无为、潜山、镜湖等5县(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试点地立足于制度规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用人责任难认定的问题;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  相似文献   

5.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选好用好一个人,就能树起一面旗帜、确立一种导向,就会调动一大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作为山西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神池县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巢湖市从2006年底开始,在无为县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等,选人用人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用人风气得到净化,社会各方面反映良好。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将试点工作拓展到各县(市、区),有效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来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如何以换届为契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呢?一、端正用人导向,把好换届选人用人的正确方向一是全面贯彻党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集安市自被中组部确定为"科学规范与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以来,我们对书记的用人行为进行了系统规范,特别是在初始动议提名、重要岗位缺位差额公推、考实考准干部和完善监督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9.
何英平 《领导科学》2007,(19):10-11
县(市)委书记在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和全面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在县(市)委书记的全部领导行为中,用人行为又占有比较突出的位置。县(市)委书记能否做到科学选人、正  相似文献   

10.
县(市)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是党在当地执政团队的带头人.选准用好干部,是县(市)委书记的重要职责;行使一定的用人权,是县(市)委书记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力之一.界定县(市)委书记的用人权力,保证县(市)委书记正确行使用人权力,不仅关系到一个县(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一个县(市)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相似文献   

11.
潘道津 《领导科学》2007,(19):12-13
响水县于2006年10月被确定为中组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县之一.我们按照"边调研、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的要求,对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为从根本上解决地方"一把手"权力过大引发的问题,中央组织部早在2002年起便在浙江、吉林、四川等6个县市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试点。2007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17个省份。此举将给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套上一个"紧箍咒",有望防止和杜绝其在用人方面的"一言堂"。  相似文献   

13.
王国红 《决策》2007,(3):42-43
变隐性权力为显性权力 从2002年开始,"科学规范与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试点在吉林桦旬市实施.在赋予书记干部调整动议权、提名推荐权、主持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的同时,为了防止干部任用动议行为的随意性,桦甸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秋风 《领导文萃》2008,(2):37-39
报道说,些年来。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试点已扩大到17个省。在这一机制下,选拔任用一名干部,一般要经过十多道关口:事前沟通、民主推荐、考察预告、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评价、考察结果反馈、组织部部务会、酝酿征求意见、党委常委会、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据说,如此一来。“一把手”的用人权就能被有效地制约。  相似文献   

15.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3,(8):15-15
四川省委、省政府2月25日发布"一号文件",确定了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的工作目标,实行农民增收工作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并提高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中农民增收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28):14-14
湖北省从今年3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至今,已经初步"修成正果"——中央领导对该省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的"湖北经验"先后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有关部  相似文献   

17.
约稿启事     
一、"县(市、区)委书记的职权运行问题"约稿意向在目前的权力层级运行体系中,县(市、区)委书记的权力巨大被社会所公认,本刊今年7月上"特别关注"栏目,拟将视点对准这样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18.
巢湖市从2006年底开始,在无为县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等,选人用人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用人风气得到净化,社会各方面反映良好.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将试点工作拓展到各县(市、区),有效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来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县(市)委书记的权力运行问题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县(市)委书记可以说"位不高"但"权重".一些县(市)委书记常以"一方诸侯"自居,老百姓也把一些县(市)委书记看做"土皇帝".目前,一些县(市)委书记权力没有边际,使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从而导致权力膨胀,产生腐败,损害了党在基层的形象与威信,破坏了党群关系.笔者认为,明确县(市)委书记的权限,监督与制约其权力的行使,关键要突出"抓大放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用人"潜规则"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再次严肃强调,要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不正之风的力度,用制度和机制遏制用人"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