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因拍卖标的与拍卖人所述不符的案件越来越多,相关判决也存在较大分歧。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拍卖人瑕疵说明义务的特征与履行标准并不清晰。通过明晰瑕疵说明义务的特征、厘清瑕疵说明义务的履行标准,可以规范拍卖人描述拍卖标的的行为,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一步优化我国拍卖市场的营商环境。从一般信息披露义务的层面,拍卖人的瑕疵说明义务具有确保合意正当性的重要功能;从拍卖机构的专业性层面,拍卖人的瑕疵说明义务也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一种体现。审查标的与如实说明是拍卖人的瑕疵说明义务的两个重要内容,前者的履行标准需要考量拍卖行的不同层次;后者则是结合拍卖人“尽其所知,尽其所信”标准予以判断。原则上来说,拍卖人的瑕疵说明义务是限制免除瑕疵担保义务的一种手段,拍卖人免除瑕疵说明义务又受到明示担保与格式条款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拍卖师对委托人负有根据委托人的指示行为,对拍卖物做准确描述,不得以低于保留价的价格出卖拍卖物,与买受人订立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并取得价款,保管拍卖物等的义务以及忠实义务和保密义务;对竞买人和买受人负有拍卖物瑕疵说明义务,保证公平竞争的义务,交付拍卖物并转移所有权的义务,瑕疵担保义务;对第三人负有尊重其所有权和其他权利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3.
海事法院在强制拍卖船舶中,涉及多方当事人,只有理顺其中的法律关系,方能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然而,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有些问题仍争议颇大,如究竟谁是拍卖法律关系中的出卖人,被申请人是否需要承担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等,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涉及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辨析造船合同的性质,从德、日民法和中国《合同法》中规定的承揽瑕疵担保责任入手,探讨大陆法系中物的承揽瑕疵担保责任之定位,指出造船合同项下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构成要件一般有建造之船舶必须存在瑕疵、瑕疵在风险转移给买方时已经存在、买方是善意的且无重大过失以及买方及时履行通知义务等。比较不同法系下物的瑕疵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大陆法系下物的瑕疵损害赔偿范围和普通法下损害赔偿的方法和范围,并对NEWBUILDCON35(b)条款展开评析。  相似文献   

5.
意思表示瑕疵是一个底蕴悠长而又异议纷呈的论题,规制瑕疵以求真意是各国理论与立法的不倦追求.谭和平先生之力作《意思表示瑕疵理论与立法比较研究》对该论题做了系统深入研究.该书视野开阔、论证详实,观点新颖务实,既可弥补目前国内理论之不足,也可对民法典的编纂以及司法适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决议的无效及可撤销等瑕疵情形,以及就该瑕疵得提起形成之诉与确认之诉,对相关权利进行救济。但是,该条规定不完整,缺乏实际操作性。从公司决议的瑕疵入手,进而具体分析决议可撤销之诉、无效确认之诉及决议不存之诉中的当事人、期间、管辖、效力以及滥诉的预防等具体制度,以期真正实现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的立法目的与精神。  相似文献   

7.
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立法、区域立法和国际层面的买卖法,为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奠定了先进简约的规范理念。现代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以瑕疵概念为连接点,无瑕疵给付成为出卖人的主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亦已实定化,积极侵害债权制度再无存在之必要,因为任何瑕疵给付的行为均构成义务侵害。在学理认识上,"瑕疵担保说"和"履行说"的论争以"履行说"的全面实现而告以终结。再履行作为买受人的瑕疵权利构成原级履行请求权之延伸,居于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习作一课:我谓宜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叶老这段含义深刻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认识和研究学生的作文,首先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要搞清作文的性质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缺失效果意思者和效果意思存在瑕疵者一样,皆不影响意思表示的成立,但影响意思表示的效力。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效果意思缺失与效果意思存在瑕疵的内涵。实际上,效果意思缺失与效果意思存在瑕疵不一样,前者是指意思表示缺少了法效意思,从而导致意思表示不成立;后者是指效果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或者效果意思不自由,显然此时的效果意思并不缺失,而只是存在瑕疵而已,从而导致意思表示之效力有瑕疵。故意思表示中效果意思缺失之内涵应该仅限于效果意思不存在之情形。  相似文献   

10.
对投票委托书瑕疵,国外有诉讼救济和诉前禁令等救济方式,而我国对此无规范的救济方式。通过比较研究方法,认为我国应针对投票委托书瑕疵的具体情况分别建立救济机制:如果瑕疵征集尚未结束,被征集者可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禁止征集的继续进行;如果瑕疵征集已结束,则被征集者可通过撤销或确认无效之诉来阻止决议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名人书信被拍卖风波此起彼伏。拍卖名人书信行为是否合法,在拍卖过程中是否存在侵权等问题,引起法学行业的广泛讨论。私人书信在满足著作权法对作品的特定要求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本文结合钱钟书书信手稿拍卖事件,通过对私人书信受让人的所有权及发表权的双重限制进行法律分析,论证了书信所有人及拍卖公司应当履行相应法律义务。在保护私人书信方面,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著作追续权制度,以及名人书信拍卖征询制度,以保护书信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强制拍卖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协调拍定人和案外第三人的利益冲突。本文以利益平衡机制为视角,探析了公法说及私法说的理论缺陷,主张法院强制拍卖应采折衷说,在维护拍卖公信力和拍定人利益的同时扩张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区分拍定人的善意或恶意,在拍定人和第三人利益协调问题上取得圆满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艺术品的微信拍卖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2014年3月,“艺麦微拍”推出的朱新建的《美人图》以16.1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微信平台拍卖艺术品的最高纪录。随着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微信拍卖的群体也在迅速扩大。一方面,微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拍卖方式也饱受人们争议。由此探讨了艺术品微信拍卖的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线逆向拍卖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网上拍卖模式。该技术是将采购招标与网上竞价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采购方法,目前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品的采购、政府采购等领域中。通过对在线逆向拍卖特征和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讨论,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鉴于A+B拍卖在美国等国家逐渐成为政府采购拍卖实施的一种常见方式,为了降低工程建设周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对传统的A+B拍卖机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基于企业信誉与能力综合评价、价格和非线性时间成本的评标函数,并设计了一个在线智能拍卖系统的实现框架。改进的A+B拍卖机制一方面突出了企业能力、价格和时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扩展了传统A+B拍卖的适用范围,特别为中国政府或企业采购提供了更多贴近实际需要的拍卖机制选择。通过与传统的A+B拍卖机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和易操作性,为A+B拍卖机制的广泛采纳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独立私人价值(IPV)框架下,文章构建了投标者风险偏好非对称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模型.基于分布函数相同前提,对强、弱两种风险规避度情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风险偏好非对称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存在非对称均衡投标策略且风险规避度强者投标更为激进;若风险偏好对称,则存在对称均衡投标策略,且强风险规避水平上的投标更为激进;对风险规避强弱的对称与非对称情形投标策略进行排序;拍卖的非效率性可能出现在风险偏好非对称的密封拍卖中,而风险偏好对称的拍卖总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7.
网上拍卖的模式、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对各种网上拍卖的模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拍卖网站的功能框架、设计原则及具体的开发平台、数据库结构、功能模块建议 ,论文最后分析了拍卖网站在实施、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 ,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拍卖网站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我国记账式国债的发行由单一价格拍卖转为混合式拍卖。通过从投标竞争情况和拍卖收入两方面,对单一价格拍卖和混合式拍卖在我国国债拍卖中的拍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考察这两种拍卖机制在我国国债发行中的相对效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线拍卖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商务模式在个人、企业、政府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线拍卖中欺诈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线拍卖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国内外主要的在线拍卖欺诈防范机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反馈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和二次评价系统,这对拍卖网站提高可信度、有效防范拍卖欺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股票交易中,一些机构投资者利用大宗交易市场和竞价市场的漏洞,联合坐庄套利,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应当从大宗交易市场参与者、大宗交易市场行为、信息披露与监管、大宗交易市场信用交易等方面建构我国大宗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