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探讨当前新形势下职校技校青年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状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从而找到方法不断提高职校技校青年教师的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幸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出发,阐述了经济学对于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幸福经济学的最终研究目的就是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兴起了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热潮,幸福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幸福感体现了个人在社会中生活的质量。特殊教育教师这一群体的幸福感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将对当前特教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韩兵兵 《现代交际》2011,(10):177-17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一名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幸福感研究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研究对大学生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积极性情绪占优势,排在前三位的情绪是快乐、愉快、幸福.具体生活领域中,最满意的是道德、健康、家庭.价值观排在前三位的是成功、智力和知识、快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幸福教育建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包容性发展观、广义福利观和全面幸福观内涵,以"发展目标应体现地方民众主观愿望"为设计理念,借鉴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测度民众幸福指数。通过幸福指数与GDP的对比,考察民众在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幸福的真实感受。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间和区域间的民众幸福感差别较大,反映了心理层面区域不平衡的现实;许多事实都说明幸福感并不必然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这一认识具有现实意义。未来广东"双转移"战略应在追求全面幸福目标、推动包容性发展和构建新型政绩观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释了员工幸福感的内涵,继而分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强员工幸福感的若干思路,旨在站在员工的立场为员工创造幸福,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观幸福感,也简称幸福感,基于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观幸福的感的定义包括: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发展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一般被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而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目前呈现出整合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测量方法日益多样化。而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状况,国内外学者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需要深化和完善的东西还有很多。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强主观幸福感和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如生活事件和抗逆力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包容性发展观、广义福利观和全面幸福观内涵,以“发展目标应体现地方民众主观愿望”为设计理念,借鉴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测度民众幸福指数.通过幸福指数与GDP的对比,考察民众在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幸福的真实感受.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间和区域间的民众幸福感差别较大,反映了心理层面区域不平衡的现实;许多事实都说明幸福感并不必然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这一认识具有现实意义.未来广东“双转移”战略应在追求全面幸福目标、推动包容性发展和构建新型政绩观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了自我建构的理论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在台湾学者对台湾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假设:当代中国大陆大学生群体应当同时具有两种自我建构的特色;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以2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建构量表》、《自尊量表》、《相融和谐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并存,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路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独立自我可以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则以与他人的相融和谐为其主观幸福感来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12.
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具有幸福感的学生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幸福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优秀品格,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开启幸福人生之路。为培养具有幸福感的学生,教师应清楚认识幸福教育的本质以及建立正确的幸福教育观,着眼于教学过程,洞悉幸福教育所遭遇的困境及如何搭建幸福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市长在寻找GDP的增长点,而市民在寻找幸福的增长点。收入与幸福感并不完全成正比,美满婚姻和美满的性生活也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的领地,指数是经济学的强项。但现在,研究幸福成了一门经济学,为幸福所依赖的外在环境设定指数成了一门生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什么?心理专家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对生活满意的积极情感.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人的幸福感却逐渐在降低.工作几乎占了我们生命中的1/3时间,生活幸不幸福,和工作是否幸福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5.
赵志华 《现代妇女》2014,(12):I0059-I0060
生产力飞速发展,应该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幸福的物质基础,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提升,相反很多人感到越来越不幸福。认真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针对中国当代发展实际,在不断满足物质需的同时,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提升自己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人的幸福感,做一个幸福的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建设幸福城市,就是要求在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市民的生存状态和幸福指数,把市民的幸福感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建设幸福城市,不仅是顺应市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城市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河北、香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多,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还不多见。心理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通过对自我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Ryff等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他们采用了“心理幸福感”这一术语编制了心理幸福感量表,从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积极的人际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等六个维度测量心理幸福感。刑占军、黄立清对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中指出,该量表运用于我国城市居民时同质性信度较好,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4,各分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也在067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美好的。而人的一生。有l/3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到生命的质量及其工作效果。教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青年辅导员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9.
宋焱 《现代交际》2014,(10):98-98
幸福感源于人的主观感受,影响一个人体会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性因素是心态健康与否,认识客观事物的角度。本文试图消解人们对于幸福体验的消极心态和片面追求,来增加人们对幸福感的真实体验,和为追求对幸福感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经济的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何国民的幸福感却没能相应的提高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幸福感缺失现象也不少见,按常理大学生是“最幸福的一代”,而其幸福感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文章力图探析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走出幸福困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