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雪君 《职业时空》2010,6(6):80-81
"订单式"办学模式已在全国职业院校普遍流行,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此模式具有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针对性等特点和优势,是保证人才培养优质高效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2.
苑士学 《职业》2014,(27):99-100
"产学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师学院办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作者学校与天津三英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出发,介绍了学校数控加工专业与天津三英"产学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成果。  相似文献   

3.
闫春荣 《职业》2012,(2):34-35
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是在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  相似文献   

4.
卢守潮 《职业》2013,(2):106-107
甘肃农村有"三缺":一缺致富带头人,二缺基础技术人才,三缺走向国际的商业人才。因此,甘肃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从办学思想、教育教学内容、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学习需求、时代要求、人才交流等方面都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亮 《职业》2011,(36):182-182
一、举办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意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好检验。  相似文献   

6.
李尤举 《职业》2011,(20):48-49
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决定了技工院校必须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既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方向,也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7.
陈辉  符智坤  韦春 《职业》2013,(6):112-113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笔者学校化学应用技术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紧贴广西工业产业需求,通过创建"三方联动、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互动、产教合作"的校企合作运行方式,重点实施"三共三双"工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本文就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企合作的做法进行分析,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刘立明 《职业》2014,(29):25-26
随着产业企业的转型换代升级以及人才需求方的变化,原有的中职"2+1"和五年制高职"4+1"人才培养模式渐显弊端,学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出现理论基础薄弱、岗位实际动手能力低下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新的"2.5+0.5"和"4.5+0.5"人才培养模式避免了原有模式不足,是对原有模式的优化。要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转变教学思想和实训理念;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挖掘合作内涵,密切校企融合。  相似文献   

9.
王正 《职业》2011,(29):52-53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发展,逐步形成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践证明,以学校和课堂为改革中心,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构建办学集团,推行"企业专班"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并对"企业专班"的办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推动当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鲁琳雯 《职业》2011,(33):52-54
一、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本专业教学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共育、课程开发、教学考核,目的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毕丛娣 《职业时空》2014,(6):100-101
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要求,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的结论。就目前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陈春花  肖淑衡 《职业》2013,(36):23-25
本文阐述了笔者学校城市燃气输配与应用专业与港华燃气集团在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做法、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职燃气专业"联合招生,订单培养"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胜元 《职业》2011,(20):20-21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当代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类: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学校、企业、社会三者要相互渗透、互相配合,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6.
纪克玲 《职业》2013,(36):34-35
多年来,笔者学院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进教学评价模式,逐步探索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交替、订单培养、定标培养、顶岗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实施订单培养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忠国  符裕  施伟 《职业》2011,(9):74-75
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2010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模式的设计者们必须在充分了解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类型以及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条件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找准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杨觉荣 《职业》2014,(23):32-33
在湖南化学工程技师学院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学校对兴山县职教中心开展了"1+1+1合作办学模式"的援助。在项目的开展中,我们对"1+1+1合作办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在项目的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成果。本文就该模式的价值和模式建设需主要注意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惠玲  陈祥 《职业》2014,(14):7-8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学生精彩的"第二课堂",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成功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琢玉"教育,在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中共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