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明浩 《职业》2014,(21):143-144
本文提出,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要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将乡土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变传统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改变教学形式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凸现地方文化的人文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中职学生的自豪感及服务家乡的意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简要说明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它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乡土地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实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学科特点,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3.
乡土地理与学生生活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的融合,有助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本文从乡土地理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入手,探究乡土地理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郑阳伟 《职业》2014,(12):146-146
乡土历史素材是以记述乡土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素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乡土历史教育,是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乡土历史素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化是乡村力量的重要源泉,是乡村力量凝结的粘合剂,是承载乡村力量的火炮架,是我国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扶贫治贫的巨大文化资本。乡土文化力量的振兴就是要分析乡土文化的现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移风易俗、批判继承,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保护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积蓄乡土文化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因而乡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在此背景下,我们的乡土文化也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历史挑战,对于乡土文化的探索与建设,对其价值的再定位、再更新、再塑造、再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出的新的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与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是乡土文化力量再生长,再次振兴、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沈阳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沈阳市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延用国家发布的统一课程,实行统一的课程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社会实践活动,完善中学英语乡土资源课程开发支持机制,构建英语乡土课程资源库,创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沈阳市中学英语乡土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曾经着力去描述过的乡土中国在今天的巨变,绝不意味着乡土社会真正的消失与瓦解,只要人类还必须从土壤的种植中获得赖以为生的食材,乡土社会的消失就只可能是一个现代人编造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强调要打破把教材作为一的课程资源的局限。在高中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思政课德育性的体现。将乡土课程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堂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课程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成才等深远意义,在乡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合理性,特色性,时效性等原则,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素质与能力,建立乡土资源库等路径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要求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的教育理念,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注重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中使用乡土地理案例,可以在课堂的各环节中进行。在导入环节、自主思考问题和课后评价环节中可以得到高效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瑜芨 《职业》2012,(18):98-99
一、职业学校开展乡土史教学的意义乡土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可见乡土史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锻炼锻炼》是反映五十年代时期农村社会面貌的小说,是对农村农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作品通俗风趣,雅俗共赏。人物更是活灵活现,耐人寻味。"小腿疼"与"吃不饱"是短篇小说《锻炼锻炼》里面的两个人物。她们性格各异,各具特色,但是无不体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大背景下农民缺乏安全感的生活状态。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基层干部的主观主义,作家的乡土情结来重新认识"小腿疼"与"吃不饱"。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是著名的文化大省,乡土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量。乡土文化是考核一个城市文化传承、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基点。本文对乡土文化品牌的内容和必要性进行了剖析,并就乡土文化品牌创新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泛滥、语言文化同化和社会风险加速扩散带来的同质化危机,使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诸多困境。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土文化需要更多的认同和关注。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为乡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建立在优化整合内容资源、打造头部产品基础上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即多渠道分发网络模式),用产品思维为乡土文化资源提供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相对稳定持续的价值链与发展生态,在打破城乡区隔,修补乡土文化的断裂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汪吾金  廖志林  芦京昌  王颖 《职业》2013,(8):131-132
高职语文类课程在教学中"结合专业"是必要和可能的,但其改革的深化尚存若干问题。应总结经验,确立语文类课程与专业互动互融的思路,设定中长期目标,培养精干、高效的语文教师队伍,开发"结合专业"的课程资源并实现共享,在借鉴专业教学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乡土文化线索出发,以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和乡土版画的创作取向为重点,论述近十余年来河南乡土版画及风情版画走过的历程。河南版画在鲁迅先生所引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大氛围下开始起步。在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地域性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受新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特点和面貌。河南版画由此开始逐步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6.
白鸽 《现代妇女》2014,(2):14-15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因此,在乡村旅游的人类学研究中,同样也必须立足于乡土文化之上。本文以费孝通先生的人类社会学研究为基本知识背景,试图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化对比分析,论证正是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土文化质态的转变,使其开始了从结构到解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丁一厚 《现代交际》2011,(3):99-100
毕业后基本上在本地乡村工作的师专生在阅读世界性、全国性的经典美文的同时,要读点乡土经典美文。这样有利于师专生走进阅读,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师专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有利于师专生加强修养,传承地方文化。学校应该编写素材,并通过多渠道组织学生阅读好经典。  相似文献   

18.
韩达敏 《职业》2014,(20):135-135
近年来,中职学校德育教材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日益脱节,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作用。因此,必须以结合教材、贴近学生和就业导向为原则开展乡土德育资源的搜集与开发,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陈鹏  丁维 《现代交际》2012,(12):34+33
借助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对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现状进行反思,中国传统农村属于礼法社会,现代社会需要农村转型为法治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乡土中国》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研究精彻,本文主要借助于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重点理论从农村中独特的乡土经济、乡土政治两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0.
吴海芳 《职业》2013,(36):142-142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笔者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论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龙""蛇"共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