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职业》2012,(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牛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后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和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1,(29):8-11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座谈会,也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换届调整后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和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期间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推动“十二五”期间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了企业提取教育培训金的比例,但没有涉及到接受劳动力实习和培训的要求。这是否可在一些地区先试行,规定企业可提取比现有法规稍多的比例,用于所接纳的劳动力职业培训,参与这个计划的企业可获得政府的补贴或税收减少,不参与者需要多交纳教育基金。对于政府来说。这种补贴可来自于职业教育经费预算。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自己培训会比院校培训更有针对性,避免应用性不强,另一方面促使企业把培训劳动力作为一种社会责任。针对这一问题,国际上已有不少先例。  相似文献   

4.
邢晓宇 《职业》2013,(1):104-105
2010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共培训各类人员19.7万人,其中失业职工培训4.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9.7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7万人,创业培训4.1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5.8万人、稳定就业8.1万人,创业成功率30%以上,创业带动就业4.9万人,累计支出培训补贴6514万元,全面提升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     
《职业》2013,(8):14-14
全国百家城市将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精神,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广大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全国百家城市中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6.
彭铁山 《职业》2020,(9):27-28
职业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提出,技工院校应注重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着力打造职业培训品牌,不断增强职业培训能力,丰富职业培训内涵,提升职业培训质量,充分发挥了职业培训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海波  赵兵 《职业》2011,(26):118-118
最近,江苏省出台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试行)》(苏人社发[2011]147号、苏财农[2011]51号),决定从2011年起,针对农村劳动力实行普惠制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发放补贴的主要依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笔者认为此项惠农政策为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工作,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职业》2020,(13):10-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推动各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司组织指导下,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技术支持下,疫情期间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将免费开放全部功能和资源内容,支持各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线上培训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0,(11):48-48
国务院研究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指出:一要开展各种形式勺职业培训。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0.
保承军  岳桂杰  王文卓 《职业》2011,(5):121-121
一、职业院校发展职业培训是履行法律责任 1996年9月1日,我国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明确了职业培训的类型及其承担机构:“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2,(17)
重庆市将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通过实施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工程等8类培训项目,构建全体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在终身教育、促进就业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14,(13):30-30
【本刊讯】近日,青海省印发《2014年全省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细化培训项目,明确工作责任。按照方案,第一产业计划组织农牧技术培训2.115万人,二、三产业计划组织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9.965万人。  相似文献   

13.
近日,河北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加快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建立高龄老人基本信息库,确定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按照《意见》,河北省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高龄老人基本信息库,原则上由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负责建立高龄老人信息统计和动态管理制度,逐人建立基本信息台账,并负责发放生活补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1998年以来,职业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这一中心任务,认真贯彻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实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改革,大力推进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和集团...  相似文献   

15.
《职业》1997,(1)
本刊讯在1996年12月中旬召开的劳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1997年劳动工作的要点,关于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会议要求主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就业的结合。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加强对企业富余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规划和指导,并探索开发乡镇职业培训的途径与措施。抓好50个职业培训综合基础和10个地区的集团化试点,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在具备条件的30个城市(地区)中,开展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追加1至3年职业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  相似文献   

16.
数字     
《职业》2014,(4):67-67
1000万人 201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等配套政策,启动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基本实现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人社部推动全国百城技能振兴活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全年共计培训约2000万人次。2013年全国各项就业目标超额完成,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初步确定为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求控制在4.6%以内。  相似文献   

17.
邱媛 《职业》2014,(35):15-15
11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技工院校实验实训类优秀成果评审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评审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举办,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承办,深圳技师学院协办。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艾一平,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陈神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沈卫东  杜立钧  邹盛瑜 《职业》2011,(19):55-55
"一人创业兴家,全民创业兴县"。湖北英山县是个地处大别山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创业就业压力大,但英山县劳动就业局以"培训激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稳步实施"农村富余劳动者培训创业计划",克难奋进,培训了一批又一批“一专多能”的实用人才。2009年以来,培训学员757名,其中有620人实现创业,带动3800余人实现就业。英山县就业训练中心被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评为“全省十佳优秀训练中心”,英山县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9.
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对中国职业培训的考察评估意见和建议张永麟编译编者按:去年,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对我国城市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培训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对我国职业培训提出了一些中恳的意见和建议。现摘录供从事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职业》1997,(1)
本刊讯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1996年12月中旬召开的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由于培训能力不足,办学机制不灵活,培训结构不合理,培训与就业结合不紧密,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职业技能偏低。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刻不容缓。李伯勇部长要求把《职业教育法脚实施,与贯彻《劳动法》有关职业培训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根据就业工作的需要,加强对企业富余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规划和指导,探索开展乡镇职业培训的途径与措施。继续加强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