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景霞  朱景丽 《职业》2011,(26):114-114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几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190人,考核鉴定合格率100%,安置就业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抚州市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群体也愈来愈大,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从而给大量本地企业带来了招工难等问题,因此,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对于抚州发展工业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士武  罗明飞 《职业》2012,(11):12-13
东宝区作为湖北省荆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勇当先锋,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作为推进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吸纳、农业产业化转移和劳务品牌化输出的运作模式,全面统筹城乡就业,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4.
李红玉 《职业》2012,(12):21
当前一些技校毕业生盲目追求就业的高层次、高薪酬,造成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而一些企业也出现了"企业用工难",劳动力供求脱节的现象。技校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难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进行全程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技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增强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全国各个省份的推进,我省的城乡统筹进程也在逐步加深,随着十八大"三农"问题的推进,"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落实与完善。目前,我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工作重心,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尽管农村建设速度加快了,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城市支援农村力度。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也对吉林省的城乡统筹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必须通过健全促进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与劳动力的合力,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持续扩大就业总量。深入推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有效加快郊区新城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郊区新城分流人口、扩大就业与推动增长的作用。继续完善创业环境,构建鼓励创业的城市文化与社会氛围,深入促进新兴业态发展,切实发挥创业促就业的作用。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维护劳动者权益,适时制订、修改、完善劳动政策法规,推进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就业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1,(32):12-12
近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有培训愿望的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新录用人员、新生劳动力和来京务工人员等政府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意见》明确,北京市将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职业培训制度,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沈卫东  杜立钧  邹盛瑜 《职业》2011,(19):55-55
"一人创业兴家,全民创业兴县"。湖北英山县是个地处大别山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创业就业压力大,但英山县劳动就业局以"培训激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稳步实施"农村富余劳动者培训创业计划",克难奋进,培训了一批又一批“一专多能”的实用人才。2009年以来,培训学员757名,其中有620人实现创业,带动3800余人实现就业。英山县就业训练中心被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评为“全省十佳优秀训练中心”,英山县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培训现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义龙 《职业》2011,(2):133-133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才能、知识和创造力已代替金融资本成为新的稀有资源。现代企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因此,必须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朱雷 《职业》2014,(29):19-20
中职学校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是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能有效促进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就业率和稳定率,有利于形成"学校育人、企业用人、供需衔接"的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海波  赵兵 《职业》2011,(26):118-118
最近,江苏省出台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试行)》(苏人社发[2011]147号、苏财农[2011]51号),决定从2011年起,针对农村劳动力实行普惠制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发放补贴的主要依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笔者认为此项惠农政策为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工作,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舒玲玲  邵玩玩  周怡俊 《职业》2011,(13):74-74
2011年的"用工荒"来得非常猛烈,"几个坑等一个萝卜"一时成为企业招聘难的形象比喻,不断扩大的劳动力缺口背后,呈现出的是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福利保障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社会矛盾。据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任建军主任介绍,浙江省的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居家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工种上看,  相似文献   

13.
钟霞 《职业》2011,(29):56-57
一、仪征市劳动力现状以及未来五年用工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建设汽车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黄金关键期。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任务对我市劳动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现有人才储备和劳动力现状却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党、全路上下都在开展"四强四优"活动。近期以来,我们桦南站党支部结合铁路企业特点和本站工作实际,对"四强四优"活动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本文就如何推进"四强四优"活动,更好地推进铁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惠琴 《职业》2011,(26):150-150
我们英语教研组针对我校大专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主题,并且结合平时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构建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就是要根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分层次"、"自主式"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教学课程。唯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构建有特色的大专英语教学体系,就是在有特色的教学体系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6.
李永超 《职业》2011,(18):16-18
一、珠江三角洲"技工荒"的现状 1."技工荒"出现的宏观环境 广东珠江三角洲技术工人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奇缺。据不完全统计,仅靠本地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占总供给不到10%,那么90%的劳动力资源需要靠本省或外省劳动力供给。按广东省职业协会的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十一五"期间,广东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缺100多万人,这个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大。  相似文献   

17.
黄清锋 《职业》2011,(12):32-32
实训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能力。"7S"活动是一种规范行为、提升职业能力的活动,源自于企业的有效管理制度,即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的制度。将现代企业"7S"管理模式引进校园,引入实训室,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开始训练培养职业能力,必将会使学生缩短与企业的距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着力推行"7S"管理。  相似文献   

18.
冯亚如 《职业》2011,(33):67-67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只有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19.
吴伦华 《职业》2013,(2):61-62
主张"以胜任岗位群需要为出发点"的课程目标满足了企业要求从业人员快速顶岗的愿望,但违背了学生要求继续发展的愿望,对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不利;主张"以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的课程目标满足了学生和家长要求继续发展的愿望,但缺乏职业教育的特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吸引企业仅有的优势。要满足学校、家庭和企业三方要求,就必须做到既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满足学生和家长要求,又使学生具有专业综合能力,吸引企业,满足企业要求,能做到这样从理论上讲是最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县当前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现阶段我县的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及根源,最后就实现我县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